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沁园春》2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1104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沁园春》2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沁园春》2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沁园春》2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沁园春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革命先辈青年时代树立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2、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3、培养学生读诗词、品赏诗词的能力,进而能对诗词作出正确的评价. 4、有感情的朗读诗词,了解情景交融的特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悟作者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 1、通过品味臆象,进一步感悟诗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作者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教学难点: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诗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深刻领会“浪遏飞舟”的含义. 2、准确把握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语言品读法、点读法、两比较法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教时导入课题: 初中我们学习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请大家一起来背诵一遍。如果说沁园春雪表现的是毛泽东高屋建瓴的宏大气魄,那么,我们今天再学一首同一词牌的展示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豪情的词作-板题: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解题:沁园春:词牌名。这是一首词。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又叫诗余、曲子词,起源于隋唐,大于宋。它原本是配合宴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最初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有的按词制调,有的依调填词,曲调的名称即词牌,每个调名只标志某种固定的文字、音韵、结构格式,与内容无大联系。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中长调按照音节分为上阕、下阕。阕是音乐中止的意思,分成上下阕表示奏乐时在中间要停一下,文字上则用空一格或隔行表示。1911年,十八岁的毛泽东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 长沙长达十三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年至1918年,他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等校任教。“五四”时期,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领到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9月,与何叔衡等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并任书记。1923年4月,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从而写下这首词。本词首次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分析:放课文录音,学生齐读全词。全词分为上下两阕,又叫上下两片。这首词是一首记游之作,其特点是塑造了主人公“我”的形象。请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语:(立 看 怅 问 携 忆 记)“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深秋时节,毛泽东同志独立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望:鹰击长空俯视:鱼翔浅底这是湘江秋天的美丽图景。在这幅美景图中,有静景,也有动景。第二教时提问: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面对广阔的宇宙,作者感慨万千,“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主沉浮”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的意思。作者当时想到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1925年秋天,当时正是工农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革命形势下,统一战线内部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加紧了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在共产党内,党总书记陈独秀错误估计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等主张,拱手将革命领导权让给资产阶级。这首词上阕写景,主要通过寒秋、霜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些意象,表现出了作者独特和深沉的思绪.学生齐读上阕,背诵上阕.上阕侧重写眼前之景,下阕则是通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而含蓄地给“谁主沉浮”作答,主宰中国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学生齐读下阕. 下阕开头两句在全词的结构中起承接过渡的作用.“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个“忆”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从1911年至1925年,毛泽东同志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有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就像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一个“恰”字统领下面七句,引出回忆,回答“谁主沉浮”(同学少年).“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写同学们的精神面貌,青春年少,热情澎湃,坚韧不拔,才华出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写同学们的活动和志趣.同学们激昂慷慨,奋笔疾书,为着革命理想,讥时弊,褒先进,评论国事,宣传真理,向军阀官僚、帝国主义展开了英勇斗争.在这里,作者借对“同学少年”的回忆,展现了第三幅图景,“峥嵘岁月稠”,流露出了对往事的无限怀念,表现了作者和他的革命战友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思想感情.最后三句是作者展现的第四幅图景:中流击水图.“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里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浪里乘风破浪,鼓帆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学生齐读全词,背诵全词.总结:我国古典诗词很讲究情和景的交融.这首词上阕虽然着重写景,但却处处景中寓情.词以“独立”开篇,以“江洲”为背景,构成以作者为主体的画面,流露出作者激荡的思潮,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仅仅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而且寄寓着作者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的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也不仅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而且包蕴着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下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字直贯下面七句,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艺术地回答了上阕的发问,真可谓是景中寓情,情中显志,气势恢弘.布置作业:1、语文书第五页“研讨与练习”二2、 背诵默写全词.3、 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同志生于湖南,可这里说“千里寻故地”,该怎样理解?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过了三十八年重游.请找出这首词中写景的句子,并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写景的句子: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景物的特点是:生气蓬勃,充满活力请谈谈对“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理解.这不仅是说黄洋界是井冈山的最险处,过了此处,其他地方就不须看了,也是说经过了革命战火严峻考验的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是任何艰难险阻也吓不倒的.教学后记:附板书设计: 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 万山红遍 远眺 层林尽染 静 漫江碧透 问 谁主沉浮沁园春 湘江秋景图 近观 长沙 百舸争流 毛泽东 仰望 鹰击长空 动 俯视 鱼翔浅底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峥嵘岁月图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答 同学少年 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