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1085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教学案 新人教版本章综合运用运动学、动力学和能的转化等方面的知识讨论了两种常见的运动形式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这两种常见的运动,既要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点,又要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其中振动的周期、能量、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机械波的干涉、衍射等知识对后面的交流电、电磁波等的复习都具有较大帮助。本章及相关内容知识网络简谐运动1 受力特征Fkx2 机械能守恒3 典型模型弹簧振子单摆振动是波动的根源介质中质点都作振动简谐运动的图象某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正弦曲线) x T o t机械振动A、T、f机械波、受迫振动f振f驱共振f驱f固阻尼振动波的叠加干涉衍射简谐波的图象某一时刻各质点所在位置连线(正弦曲线) y o x专题一 振动简谐运动【考点透析】一、本专题考点: 弹簧振子、简谐运动及其描述是II类要求,即能够确切理解其含义及其它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高考中主要考查方向是对简谐运动中概念的描述和运动过程的理解。在题目中往往与动量、机械能、图象等相联系。振动中的能量、受迫振动和共振为类要求,要对相关知识点有所了解二、理解和掌握的内容1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振幅A :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周期T: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时间;频率f:振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 f=1/T2对简谐运动的理解(1)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且总指向平衡位置(即与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反向)的振动,符合F回kx,其中k是常数,不一定弹簧的劲度系数。(2)简谐振动实例:弹簧振子的振动和单摆在摆角小于5时的运动。(3)F回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简谐运动物体的受到的合外力就是振动的回复力,是变加速运动。(4)简谐运动的图象 是位移时间图象,即反映了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从图象中可反映出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各时刻物体的位移、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3对全振动的理解 物体完成一个全振动的过程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物体回到原位置和具有与开始时相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4难点释疑(1)只有简谐振动的图象才是正、余弦函数图象(2)振幅与位移的区别振幅是标量,没有负值;位移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在简谐振动中,振幅与位移的最大值相等,大小不变;而位移却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例题精析】BOA图91例1 如果下表中给出的是做简谐振动的物体的位移或速度与时刻的对应关系,是振动的周期,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若甲表示位移,则丙表示相应的速度若丁表示位移,则甲表示相应的速度若丙表示位移,则甲表示相应的速度若乙表示位移,则丙表示相应的速度物理量时刻状态0T/4T/23T/4T甲零正向最大零负向最大零乙零负向最大零正向最大零丙正向最大零负向最大零正向最大丁负向最大零正向最大零负向最大解析:正确答案:、如图91所示,是做简谐运动物体的平衡位置在物体由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变化是由正向最大 负向最大O正向最大所以选向正确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选项也是正确思考与拓宽:此题可以通过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做出判定,位移减小(或增加)时,速度必定增加(或减小)位移增大时,速度的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位移减小时,速度方向跟位移相反例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周期为,则若时刻和()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一定等于的整数倍若时刻和()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一定等于T/2的整数倍若,则在时刻和()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等若T/2,则在时刻和()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Oyadbcx图92解析:如图92是某一物体的振动图线,对选项图中的、两点振动位移的大小、方向相同,但不正确、两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T/2,所以不正确对选项,因为所以和()时刻,则振子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都重复变化,加速度相同,正确对于,T/2振子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弹簧的形变相同,但弹簧的长度不一定相同,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思考与拓宽:做简谐振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能量等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解答此类问题要善于利用图象 【能力提升】I 知识与技能1关于简谐振动的位移,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B位移方向总是跟加速度方向相反,跟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背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物体朝左运动,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朝右运动,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2关于简谐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回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时,物体的振动一定是简谐振动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总跟位移的方向相反物体做简谐振动,速度的方向有时与位移方向相同,有时与位移方向相反物体做简谐振动,加速度最大时,速度也最大AOB图93如图93所示,物体可视为质点,以为平衡位置,在、间做简谐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体在和处的加速度为零物体通过点时,加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回复力的方向总跟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运动是匀减速运动4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 )A振子所受回复力逐渐增大B振子的位移逐渐增大C振子的速度逐渐增大abcd图94D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如图94所示,在张紧的绳子上挂了、四个单摆,摆长关系为,让摆摆动起来(摆角不超过5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摆发生振动,其余摆均不动所有的摆均以相同频率振动 1.000.750.500.250150200250A/cmf/Hz图95所有的摆均以相同摆角振动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如图95所示,为某物体作受迫振动的共振曲线,从图中可知该物体振动的固有频率是_z,在驱动力频率由150Hz增大到250Hz的过程中,物体振动的振幅变化情况是_. II 能力与素质ABOab图96如图96所示,有一弹簧振子经过、两点时动量相同,从到经历0.2s,从再回到的最短时间为0.3s,则这个振子的周期为( )1s 0.8s C0.6s D0.4s图97如图97所示,质量为的物体放置在质量为的物体上,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时,、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 一个水平方向振动的弹簧振子以O为平衡位置在AB做简谐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t=0),经过周期,振子具有正向最大的加速度,则图98中正确反映振子振动情况的是( )O图99xO txO txO txO tABCD图9810一个弹簧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当弹簧伸长使小球在位置O时处于平衡状态,如图99,现将小球向下拉一小段距离后释放,小球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则( )小球运动到位置O时,回复力为零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小球的速度最大C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形变量最大21图910D在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11如图910所示,两个木块1、2质量分别为m、M,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将木块压下一段距离后释放,它就上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木块刚好始终不离开地面。则木块的最大加速度大小是_,木块对地面的最大压力大小是_.专题二单摆【考点透析】一、本专题考点:单摆在小振幅条件下所做简谐运动的规律在高考中属II类要求。要求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在考试中主要是单摆周期公式、振动图象的应用。二、理解和掌握的内容1关于单摆的几个问题(1)单摆是一个理想物理模型,只有在摆角小于时的振动才可以视为简谐运动。(2)单摆的周期公式中的l为摆长,是悬点到摆球重心的距离,g是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与摆动的振幅无关。(在一些习题中存在计算等效摆长和等效加速度的问题)(3)周期为秒的单摆叫秒摆,摆长约为米。【例题精析】左右图911例如图911两单摆摆长相等,平衡时两摆刚好接触现将摆球在两摆线所在平面内向左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碰撞后,两摆球分开各自做简谐运动以 mA 、mB分别表示摆球、的质量,则如果mAmB,下一次碰撞将发生在平衡位置右侧如果mAmB,下一次碰撞将发生在平衡位置左侧无论摆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下一次碰撞都不可能在平衡位置右侧无论摆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下一次碰撞都不可能在平衡位置左侧解析:碰撞后两球各自做简谐运动,两摆的摆长相等,周期的大小与振幅、质量无关,两摆的周期相等摆碰后一定向右摆,而摆碰后可能向右,也可能向左摆动,但两球将同时到达平衡位置,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思考与拓宽:两球的碰撞不一定是弹性碰撞,它们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与碰后两球的速度大小无关,碰后经过T/2,两球都回到平衡位置例一单摆在海平面处做简谐振动的周期为,当将它移到高为的山顶上做简谐振动(已知地球半径为)时,其振动周期变为多少?解析:设摆球的质量为,地球的质量为,根据摆球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的万有引力可知:在海平面时有 在山顶时有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由两式得 由式得 思考与拓宽:理解单摆周期公式,即位置变化、摆长变化对周期的影响,周期变化与时钟快慢的关系【能力提升】I 知识与技能在一个单摆装置中,摆动物体是个装满水的空心小球,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当摆开始以小角度摆动时,让水从球中连续流出,直到完全流出为止,则摆球的摆动周期将( )逐渐增长逐渐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已知在单摆完成1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单摆完成次全振动,两摆长之差为1.6m则两摆长a与l b分别为( )120C图912a2.5m,l b0.9 a0.9,l b2.5a2.4,l b4.0a4.0,l b2.43如图912所示,用两条长度都是的细线悬挂一个小球,两条细线的固定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两线间夹角为120,求小球发生微小振动时的周期x/cmt/so图913乙甲4同一地点的甲、乙两摆的振动图象如图913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两个单摆的摆长相等甲、乙两个单摆所具有的机械能相等甲、乙两个单摆的质量相等甲、乙两个单摆的周期相等而振幅不一定相等5一个单摆摆长为,在悬点的正下方有一细钉挡住摆线的运动,钉与悬点间的距离为l,(摆线在左右的最大偏角均小于),则此摆的周期是( )A . C. D. II 能力与素质6一个摆长为的单摆,在地面上做简谐运动,周期为,已知地球质量为,半径为另一个摆长为的单摆,在质量为,半径为的星球表面做简谐运动,周期为,若,则地球半径与星球半径之比:为( )A2:1 B2:3 C1:2 D3:2OABC图9147如图914,一个光滑曲面AB是半径为2m的一小段圆弧,圆弧长为10cm点是弧的中点,点位于圆心的正下方从圆心点、弧面上的B点、C点同时释放三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不计阻力,当小球运动到A点时,三个小球的速度分别用v1 、v2和v3表示,运动所用时间分别用t1、t2和t3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t1t2t3v1v2v3t1t2t3 v1v2v3t1t2t3v1v2v3t1t2t3v1v2v3MNP图915有一摆长为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将被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现使摆球做小角度摆动,图915为摆球从右边最高点摆至左边最高点的闪光照片(悬点和小钉未摄入),点是摆动中的最低点,且每次闪光时间间隔相等则小钉距悬点的距离为( )图916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x/cm3o-3t/s0.5 1 1.5 2图917如图916所示,一小球用长为的细线系于与水平面成角的光滑斜面内,小球呈平衡状态若使小球偏离平衡位置一个很小的角度无初速释放,则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所用时间为( )10如图917所示为一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图象,由图象可得单摆的振幅为频率为摆长约为在图象中的一个周期内加速度为正并与速度同方向的时间范围是间,势能先减小后增加的时间范围是间ABCV0O图91811如图918所示质量为0.99 kg的物体放在光滑的弧形轨道的最低点质量为0.01kg的子弹m以100m/s的速度水平击中物体,并留在其中求物体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到处所用的时间(已知圆的轨道半径为10m,g=10m/s2)12如图919所示甲为测定长木板运动时的加速度的装置,A为沙摆,当沙摆摆动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设为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当它第30次经过平衡位置时测得所需时间为29s;图乙为某次实验在运动木板上留下的沙子的痕迹,测得数据如乙图所示,则木板的加速度为_m/s2(不考虑沙摆的重心变化)甲AB0.490.801.091.40乙单位:cm图919专题三机械波【考点透析】一、本专题考点: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为II类要求。与波有关的现象(反射、折射、叠加、干涉、衍射、多普勒现象、声波、超声波及应用)为I类要求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对波的传播过程的理解;图象的应用;对有关现象的定性解释二、理解和掌握的内容1机械波的特点:(1)在简谐波传播方向上,每一个质点都以它自己的平衡位置为中心做简谐运动;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它前一质点的振动(2)波传播的只是运动形式(振动)和振动能量,介质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3)同一列波上所有质点的振动都具有相同的周期和频率2波长是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也是波在一个周期内向前传播的距离波的周期决定于振源的周期,一列波上所有质点振动的周期都相等3衍射、干涉是波的特有现象。在两列波相遇叠加时遵从叠加原理,两列波叠加时不受波的频率限制;干涉是一种特殊的叠加,即在两波的频率相同时使某些振动加强点总加强振动减弱点总减弱的现象4难点释疑:(1)波速与质点的振动速度无关波的传播速度是由介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在同一种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不变;而波上各质点的运动是在自身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是变加速运动(2)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比较振动图象波动图象研究对象一振动质点沿波传播方向所有质点 x/m O T t/s研究内容表示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表示同一时刻不同质点的位移图线Oy/m x/m物理意义一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图线变化随时间推移图象延续,但已有形状不变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方向平移一完整曲线占横坐标距离表示一个周期表示一个波长(3)波的多解问题往往是由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波长的多种可能性周期的多种可能性而引起的,在个别问题中的多解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求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第一课时机械波的基本概念【例题精析】例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振动位移大小相等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便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相隔一个周期的两个时刻,简谐波的图象相同解析: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纵波上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故答案错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波上各质点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只是在自己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故答案错绳波可视为横波,相距半波长的两个质点总是振动方向相反位移大小相等;波上所有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都完成一次全振动而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所以相隔一个周期的两时刻图象相同,故正确答案为yabsxv图920例如图920所示,a、b是一列波上两个质点,它们在x轴上的距离s=30m,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当a振动到最高点时,b恰好经过平衡位置,经过秒,波传播了30m,并且此时a经过平衡位置,b恰好到达最高点,那么这列波的速度一定是10m/s这列波的周期可能是0.8s这列波的周期可能是s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24m解析:波向外传播是匀速的,v=s/t=10m/s,设这列波的周期为,由题意知,经秒a质点由波峰回到平衡位置,可得(n=0,1,2,3)另由得波长(n0,1,2,3)在n2时,对应的波长为24m,在n7时,T0.8s故答案为【能力提升】I知识与技能关于振动和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振动是波的成因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动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均匀介质中的机械波,各质点在做变速运动;而波的传播匀速的关于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公式说明提高波的频率f,波的速度可增大就公式中三个物理量来说,同一波通过不同介质时只有f不变由公式可知,波长m的声波比波长m的声波传播速度大倍该公式只适用于机械波3频率相同的两个振源产生的波叠加后,产生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波峰、波峰叠加处质点的振动始终加强,波谷、波谷叠加处质点的振动始终减弱振动加强点的振幅总是大于振动减弱点的振幅振动加强点的位移不可能为零 振动减弱点的位移一定为零一列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的波长为,则可知( )图921此声波比波长为的声波波速大 此声波比波长为的声波波速大此声波不可能发生反射现象 此声波不能被人听到II能力与素质如图921是观察水波衍射现象的实验装置,和是两挡板,为波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若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实验中可把两挡板中间缝隙调小若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实验中可把两挡板中间缝隙调大在缝隙后发生衍射的波的频率不一定与振源的频率相同若间缝隙的宽度不变,无论调整振源频率还是振幅都不能改变衍射的显著程度ABCDE图922如图922所示是两列频率相同的相干水波在时刻叠加的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cm,且在图中所示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为m/s波长为0.4m,点是连线和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两点在0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cm两点在0.1秒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cm点的振幅为cm在t=0.05s时刻,四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均为零S1S2ABC图923如图923所示,在均匀介质中,和是两个振动步调总相反的相干波源,在和的连线上有三点、和,为波长,由此可知( )点振动总是最强的,总是最弱点振动总是最弱的,总是最强,的振动都总是最弱的和,和之间都有一个振动最弱的位置.一个人在高处用望远镜注视地面上的木工以每秒一次的频率击钉子,他每次听到声音时,恰好看到锤击在钉子上,当木工停止击钉后,他又听到两次击钉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则可知( )木工离他340米远 木工离他170米远他听到第一次声音时,看到木工第三次击在钉子上他听到第一次声音时,看到木工第四次击在钉子上第二课时波的图象及应用 y左dabcO图924【例题精析】例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924所示,由此可知( )A若质点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B若质点向上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C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向下运动D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向上运动解析:针对A:若波从左向右传播,那么根据波的概念:振动状态传播的形式,则点应在下一时刻重复点左侧毗邻的质点的位移,由于点左边毗邻质点位移比大,因此点此刻应向上运动,故选项A错针对B:若波从左向右传播,则应重复左侧毗邻质点的位移,即应向上运动,故选项B正确针对C: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应重复右侧毗邻质点的位移,即应向上运动,故选项C错误针对D: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应重复右侧毗邻质点的位移,即应向上运动,故选项D正确例在平面内有一沿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振幅为, y x Q图925 P O频率为在时刻,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则距为的点如图925所示( )A在时的位移是 B在时的速度最大C在时的速度向下D在到时间内的路程是 x P Q O图926解析:本题要求学生根据画出,间的波形,因为,所以,间的波形如图926所示又所以所以点经过后应该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此时速度最大。在内点的路程等于振幅。故正确答案为BD。图927例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两点,相距,点在点右方,如图927所示。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绳向右传播时,若点位移达正极大值时,点位移恰为零,其向下运动经后,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点的位移恰达到负极大值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A B C D解析:依题,点的位移达到正的极大时,点位移恰好为零,因此有:又依题,m,所以有:再依题经,点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则有:()即:()根据波速公式:,则有: 当时:,当时:故正确答案为AC。【能力提升】I知识与技能 y x/mAv图9281,是一条水平的绳上相距为的两点。一列简谐横波沿绳传播,其波长等于当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点( )A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B处于平衡位置上方位移最大处C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 处于平衡位置下方位移最大处 0.20.40.60.8 v y(cm) 5 -5M图9292如图928所示,是一列沿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其振幅为,波长为。某一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在该时刻,某一质点的坐标为(,),经过周期后,该质点坐标为( )A(,) B(,)C(,) D(,)3如图929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时的波动图波的传播速度为,则从到的时间内,质点通过的路程是_,位移是_一列在竖直面内振动的横波,从点出发沿水平方向向右传播,振幅为,波长为某一时刻,处质点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在其右方水平距离为的质点,正位于平衡位置经过周期后,质点 ( )A与点的水平距离变为,位于平衡位置B与点的水平距离变为,在平衡位置下方距离为处C与点的水平距离不变,在平衡位置下方距离为处D与点的水平距离不变,在平衡位置上方距离为处在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相距的、两点间只存在一个波谷的波形图如图930所示,设图中的四种情况下波速均为,且均向右传播,则由图示时刻起,点首先出现波谷的图是( )图930 t(s) x(cm)100.150.0510O图931一列波沿绳子传播时,绳上有相距的和两点,点和的振动图线如图931所示(实线为点的图线,虚线为点的图线),那么这列波的波长和波速的可能值为( ), , , , s(cm) t(s)1234 a b b a O图932如图932所示,一列机械波沿着直线ab向右传播,ab=2m,a、b两点振动的情况如图所示,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波速可能是 波长可能是波速可能小于 波长可能大于5 123455(1) 1234555(2)图933如图933所示,一简谐波沿轴正向传播,已知轴上和两处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又知此波长大于,则此波的传播速度_II能力与素质 246810图934 图935在一列横波传播方向上有,两点,相距,它们的振动图象如图934所示求(1)若点距振源近,求波速的可能值?(2)若距振源近,求波速的可能值?10如图935所示,一列波沿直线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两点,、两点相距,在时,、均处在正向最大位移处,且、之间只有一个波谷时,、两点都从正向最大位移处第一次运动到平衡位置,此时、间呈现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且波谷沿波传播方向与点相距则该波的波速等于多少?波传播的方向是什么? 242468101214图93611如图936所示,实线为一列简谐波在时刻的图象,虚线是它在时的图象求:(1)波速;(2)设周期小于,并且波速为,求波的传播方向效果验收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为原来的1/4,则单摆振动的( )频率不变,振幅不变频率不变,振幅改变频率改变,振幅改变频率改变,振幅不变一物体在行星表面上受的万有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的1/4,在地球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此行星上后,此钟的分针走一圈,所经历的时间实际是( )1/4小时1/2小时2小时4小时x/cmy/cm200400600O图9373两列振幅、波长和波速都相同的简谐波和分别沿轴的正方向、负方向传播,波速200m/s,在时刻的部分波形如图937所示,那么在轴上x=450m的质点P,经最短时间t1出现位移最大值,经最短时间t2位移为0,则t1、t2分别是( )A1.50s、0.25s B0.25s、0.75s1.501.000.502.00图938C0.50s、0.75s D0.75s、0.25s4图938表示一简谐横波波源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可确定该波的( )A 波长,波速 B 周期,波速C 波长,振幅 D 周期,振幅图9395如图939,在坐标系原点和x=3m处的A点各放一个完全相同的声源,发生的波长为,则在轴正方向上除点外,声音加强的位置还有( )A仅一处 B仅两处仅三处无数处6为上下振动,频率为100Hz的振源,所产生的横波同时向左边的A点和右边的B点传播,波速为80m/s,已知17.3,16.1m,当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两质点( )在波峰,在波谷在波谷,在波峰点振动方向向下,点振动方向向上点振动方向向上,点振动方向向下7一根弹簧原长为L,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时伸长为x,把弹簧和物体组成一个弹簧振子,在竖直面内作简谐振动,其振幅为A该物体作简谐振动的最大加速度为( )AAgL BAgx CxgA DLgAx/m0123APQB图940 8如图940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传到A点时,沿x轴负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恰好传到B点这时A、B两质点的速度都向上已知A、B相距3m,这两列波波长都是2m,各质点振幅都是2cm,且频率相同继续传播后,这两列波将叠加,叠加后(P点距A点0.5m,点距点1m)( )A质点的振幅为零B质点的振幅为2cmC质点Q的振幅为零D质点Q的振幅为2cm12345679810121311图9419在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图941中标出的各质点中,相邻两个质点间的距离为a. 质点1为波源,它开始振动的方向竖直向上。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上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周期T、波速v分别为( )At/2,16a/tB2t/3,12a/tCt,8a/tD3t/4,6a/t图94210如图942所示,质量为的木块放在弹簧上,弹簧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当振幅为时,物体对弹簧压力的最大值是物体重力的1.5倍,则物体对弹簧的最小压力是欲使物体在振动过程中不离开弹簧,其振幅不能超过0.2m图94311如图943所示,一列横波在t时刻的图线用实线表示又经过t=0.2s时的图线用虚线表示,已知波长为2m,若波向右传播,最大周期为s,若波向左传播,最小波速是m/s12有两个做简谐运动的单摆同时开始摆动,第一个摆动20次时,第二个摆动了30次,则两fAOf0图944个单摆摆长之比_13如图944是悬挂于天花板上的单摆的共振图线,设重力加速度g为已知的,则其摆长l=14在某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因所给出的摆球内部有一小气泡而无法测定小球重心的位置,请你设计一种方法用此小球和所给出的其它器材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所测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x/my1vO2图94515如图945所示是一列横波在时的波形图象,波的传播方向向右,已知x=2.5m处的质点在t=0.9s时第3次出现波峰,那么在x=4m处的质点何时出现第二次波谷?OAB图94616如图946,用很长的细线系一小球,做为一个单摆,在悬点处还有一固定的很长的细绳,细绳上串有一个小球,球能沿细线下滑,现将球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很小的角度,静止在点,然后同时释放,若球第一次摆到最底点时正好和球相遇,则球与绳子间摩擦力和球重力之比为多少?(取2=10)17一列简谐横波沿轴传播,t1=0和t2=0.005s时波形分别如图947实线和虚线所示若周期大于t2t1,则波向右传播时,波速多大?x/my/m48Ot1t2图947若周期小于t2t1,波速为6000m/s,求波传播方向?18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传播方向上有P、Q两个质点,它们相距为0.8m,当t=0时,P、Q两点的位置恰好是正最大值,且P、Q间只有一个波谷,t=0.6s末时,P、Q两点正好都处在平衡位置,且P、Q两点间只有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且波峰距Q点的距离第一次为,试求:波由P传至Q,波的周期波由Q传至P,波的速度波由Q传至P从t=0时开始观察,哪些时刻P、Q间(除P、Q外)只有一个质点的位移等于一个振幅第七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专题一 1C 2C 3B 4C 5B 6200;先变大后变小 7C 8D 9D 10A11;专题二 1C 2B 32s 4A 5D 6A 7C 8C 9103cm;0.5Hz;1m;1.5s2s;0.5s1.5s 11s 12 专题三(第一课)1C 2B 3B 4D 5A 6D 7C 8C(第二课)1C 2B 32.5;0 4C 5C 6A 7D 89(n=0、1、2);(n=0、1、2) 1010m/s;由A向B11(1) 沿x轴正向传播时,v=4(4n+1) n=0、1、2;沿x轴负向传播时,v=4(4n+3) n=0、1、2(2)沿x轴正向传播效果验收 1B 2C 3B 4D 5B 6C 7B 8C 9A 10;2A112;9 129:4 13 14实验步骤:(1)组装单摆,测出摆长l1及n次全振动所用时间t1 (2)改变摆长,测出摆长l2及n次全振动所用时间t2表达式: 151s 161:5 17(1)400m/s (2)沿x轴负向传播18(1)0.8s (2) (3)t=nT/2 (n=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