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一 民事权利和义务 2 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5.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10714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一 民事权利和义务 2 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一 民事权利和义务 2 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一 民事权利和义务 2 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2积极维护人身权走进生活目标导航罗某今年大学毕业办理教师资格证时,发现因为有人与她的身份证重号而无法办理。后来发现是她的同学王某冒用她的高考成绩就读于浙江省某大学,毕业后在当地找到了工作,并结婚生子。思考王某侵犯了罗某的什么权利?提示王某冒用罗某的姓名和身份信息上大学的行为,侵犯了罗某的姓名权。了解人身权的意义和种类、各种人身权的内容与法律保护。学会用法律思维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类纠纷,提高实践能力。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能够自觉维护自己及他人的人身权。1生命健康权(1)生命健康权的地位生命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2)侵害生命健康权的法律责任侵权责任法规定了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民事法律责任,包括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生活辅助具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2姓名权和肖像权(1)姓名和姓名权姓名:是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姓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姓名权: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2)肖像权含义: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内容: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和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他人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选一选(1)关于肖像权的表述正确的是()A肖像权是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B法律禁止一切使用自然人肖像的行为C即使经过自然人同意也不能用其肖像做广告D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不享有复制权(2)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这说明,一个人最基础的人身权利是()A姓名权 B肖像权C隐私权 D生命健康权提示(1)A(2)D3名誉权和隐私权(1)名誉和名誉权名誉:对于人格的社会评价。名誉权: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依法享有名誉权,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2)隐私和隐私权隐私:是针对私人生活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息。隐私权:我国宪法关于通信自由、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对公民隐私的保护。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判一判(1)只有公民才有名誉权。()(2)隐私一定是不可告人的秘密。()(3)保护隐私权是为了保障人们私人生活的安宁。()提示(1)(2)(3)4简要回顾探究点一积极维护生命健康权探究导引2016年杨小娜15周岁。现在,她是历城职业中专的一名学生,而在8个月前却是一家农药厂的童工。由于没有任何保护措施,2016年4月中旬,刚刚“上班”才一个月的她,就因为有机磷中毒而住进医院。(1)农药厂雇佣童工合法吗?农药厂侵犯了杨小娜的什么权利?(2)你认为杨小娜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说一下你的法律依据。答案(1)农药厂雇佣童工是违法行为。并且因为缺少安全防患意识和措施,严重侵犯了杨小娜的生命健康权。(2)杨小娜应该在家长的监护支持下,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要求农药厂赔偿医疗费等。因为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权;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核心归纳准确理解生命健康权(1)生命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2)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法律的保护。(3)公民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典型例题例1某火锅店老板吴某和厨师刘某因使用“地沟油”被警方抓获,并被检察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批准逮捕。该火锅店老板吴某和厨师刘某的行为侵害了顾客的()人身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肖像权A BC D答案A解析有毒有害食品侵害了顾客人身权中的生命健康权,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隐私权、肖像权无关,不选。故选A。探究点二积极维护姓名权和肖像权探究导引安女士原是北京某民办高校教师,于2014年6月离职。但直到2016年5月,安女士发现该高校仍使用自己的肖像在中国教育在线网站上刊登广告,用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广告宣传。安女士认为,学校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自己的权益,请求法院判令其立即撤下在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刊登的照片及文字说明,并赔偿其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1)案例中该民办高校侵犯了安女士的什么权利?(2)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答案(1)该高校未经安女士许可,使用其肖像进行广告宣传,侵犯了安女士的肖像权。(2)该民办高校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核心归纳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表现(1)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自然人的肖像,是侵犯自然人肖像权的行为。(2)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损毁自然人肖像或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典型例题例2张某到某整形医院做了隆鼻手术,效果非常好。该医院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张某的面部进行了拍照(以作前后对照),未经张某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一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了张某的真实姓名。医院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隐私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A BC D答案C解析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自然人的肖像,侵犯了其肖像权,选;未经张某同意,擅自使用张某的真实姓名,侵犯了张某的姓名权,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不选。故选C。探究点三积极维护名誉权和隐私权探究导引某媒体未征得艾滋病孤儿小兰的同意,发表了一篇关于小兰的报道,将其真实姓名、照片和患艾滋病经历公之于众。报道发表后,隐去真实身份开始正常生活的小兰再次受到歧视和排斥。媒体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小兰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并说明理由。答案(1)我国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依法享有名誉权,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本案中媒体报道事实真实,故不构成侵犯名誉权。(2)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不愿公开或让他人知悉个人秘密的权利。本案中媒体公开了小兰不愿为人所知的事实,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因而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核心归纳名誉权和隐私权的区别(1)两者涉及的内容不同。隐私是公民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息,而名誉是一种社会评价。(2)侵害的方式不同。侵害名誉往往是采取侮辱、诽谤等方式,而侵害隐私则表现为公开散布。(3)权利主体不同。名誉权的主体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而隐私权只能为公民所有。典型例题例3(2016嘉兴4月模拟)某报社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披露未成年人甲是乙私生子的事实,致使甲受到同学的嘲讽与奚落,甲因精神痛苦,自残左手无名指,给学习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该报社的行为()A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B侵犯了甲的隐私权C侵犯了甲的姓名权D侵犯了甲的生命健康权答案B解析报社有新闻报道的权利,但也同时必须履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义务,题干中报社的行为构成了侵权。根据题干,报社并非侵犯姓名权,甲自残手指也不是报社直接造成的,故也不属于侵犯生命健康权,属于侵犯隐私权。故选B。1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颁布新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均避开了“见义勇为”的字眼,改成了“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护自救”。这一修订表现了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_的重视和保护()A隐私权 B名誉权C生命健康权 D受教育权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等地的新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鼓励未成年人要从实际出发,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讲究策略,切实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重视和保护,故C项正确。2(2016杭州学考)甲用其拾得的乙的身份证在丙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列入银行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经查,丙银行在办理发放信用卡之前,曾通过甲在该行留下的乙的电话(实为甲的电话)核实乙是否申请办理了信用卡。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甲侵犯了乙的姓名权B甲侵犯了乙的名誉权C甲侵犯了乙的信用权D丙银行不应承担责任答案A解析甲未经许可,为不正当利益,擅自使用乙的姓名去办理信用卡,属于盗用他人姓名的行为,侵犯了乙的姓名权,A正确;甲没有采取侮辱、诽谤等方式降低乙的社会评价,没有侵犯乙的名誉权,B不选;甲的行为导致乙被列入不良信用记录名单,对乙的信用带来影响,但我国没有规定“信用权”,C不选;银行在办理信用卡的过程中有审查办卡人身份的义务,D观点错误。3(2016丽水1月学考)某啤酒厂因使用啤酒瓶不当,造成消费者在饮用时被炸伤,消费者所在地的某报社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并提出批评,使该啤酒厂的销售额大幅减少。该报社的行为()A是侵权行为,侵犯了啤酒厂的名誉权B是侵权行为,侵犯了啤酒厂的财产权C不是侵权行为,该报社实事求是,没有侵犯啤酒厂的名誉权D不是侵权行为,该报社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可侵犯消费者的名誉权答案C解析新闻单位正确行使新闻监督权,内容报道基本属实,没有侮辱性内容的,不应当认定其侵害名誉权。因此,本题中的报社没有侵犯啤酒厂的财产权,也没有侵犯啤酒厂的名誉权,选C,排除A、B、D。4材料一2012年9月8日,消费者田某在某超市购买了酸奶饮料,其孙子喝下后却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田某遂与超市方面发生争执,经工商部门调解后和解。材料二事发后,该市工商局对本地相关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当地5批次乳饮料不合格,其中2个批次样品存在细菌总数、蛋白质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问题,其中娃哈哈、爽歪歪、益生菌发酵酸奶饮品细菌总数超标。当地政府表示将配合媒体一起密切关注此事。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男孩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厂家应承担什么责任?(2)相关媒体报道了这一事件,是否侵犯了厂家的名誉权?答案(1)男孩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害。厂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2)该报道内容属实,是新闻单位对生产经营者的监督和对公众知情权和人身权的保护,并不侵犯厂家的名誉权。一、选择题1某小学二年级教师张某,为惩罚考试不合格的学生董某,当众用教鞭抽打他的手心,并让董某自己记数。董某疼痛难忍,把手收了回来,张某一气之下朝董某的后脑打了一教鞭,董某的脑袋立即耷拉下来,这时张某又打了一鞭,董某的嘴里、鼻孔里冒血,瞳孔扩散,失去了知觉,生命垂危,后送到医院治疗脱险。董某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治病,花费了8万多元,误工半年之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老师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老师为了学生好,不承担法律责任,但要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老师应依法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学校也要承担相应责任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命健康权的相关知识。题中老师的行为已严重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并造成经济损失,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偿损失;这是在学校发生的侵权事件,因此,学校也要承担相应责任。说法错误,故选C。2近日,浙江永嘉法院宣判了一起馄饨中掺硼砂的案件,林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两万元。林某侵害了顾客的()A人身权 B生命健康权C财产权 D肖像权答案B解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财产权、肖像权无关,C、D排除;A说法太笼统;有害食品侵害了顾客的生命健康权,故选B。3女青年牛某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而受到观众关注,一时应者如云。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关于网民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侵犯牛某的姓名权侵犯牛某的肖像权侵犯牛某的隐私权侵犯牛某的名誉权A BC D答案C解析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包括干涉、盗用、假冒等。在本题中,并不存在这些情形,因此,是错误的。构成侵犯自然人肖像权必须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本题中的网民并没有该目的,因此,不构成对牛某肖像权的侵犯,故是错误的。4张甲年幼时父母便已离婚,随其母李乙生活。张甲年满18周岁后,征得李乙同意,到户籍登记机关改随母姓,其父张丙闻知后,坚决不同意,并通过熟人到户籍机关将甲改回姓张。张丙的行为侵犯了张甲的()A名称权 B自由权C姓名权 D身体权答案C解析本题涉及姓名权问题。姓名权是自然人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自然人既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还可以选择父母姓氏之外的其他姓氏,对此任何人无权干涉。本题中张甲年满18周岁,已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权决定自己的姓氏。张父将甲的姓氏改回,侵犯了张甲的姓名权。故选C。5现在网络上经常有人上传一些偷拍到的别人的不雅状态的照片,如穿着衣服“走光”等。被偷拍者因此受到困扰,给他们的精神带来很大压力。偷拍者的行为()A值得肯定,因为这是为了呼吁公众人物要注意自己的形象B可以接受,这既不是对公民肖像的丑化,也不是非法利用C是不对的,因为这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是违法行为D是不对的,因为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答案C解析公民享有肖像权,偷拍他人照片并上传到网络上,是一种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是一种非法行为。故C项正确。6某女演员将未经允许用自己的照片做商业宣传的甲公司诉至法院,索赔损失30余万元。一审法院认定该公司构成侵权,赔偿该演员51 500元。下列属于未经本人同意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的是()广告商标装饰橱窗取证调查(司法机关按法定程序)A BC D答案A解析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中“广告”“商标”“装饰橱窗”均是以营利为目的,故选A。7小虎和王军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后来因一件小事两人产生了隔阂。这之后,王军便到处向别人述说小虎的隐私,最终引起了小虎的极度不满。上述事实中,王军侵害了小虎的_权()A名誉 B隐私 C姓名 D肖像答案B解析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是针对私人生活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息,B符合题意。8某校女生王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女同学张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张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王某将这些照片转发给同学,并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王某的行为侵犯了其同学的()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A B C D答案B解析材料并未涉及生命健康权、姓名权,与题意无关。王某偷拍生活照转发,并散布诋毁性语言,显然侵犯了张某的肖像权、名誉权。故选B。9(2016嘉兴高二检测)甲偷看了乙的日志,知悉其有一非婚生子的秘密并向他人宣扬,乙得知后不堪压力而自杀身亡。甲的行为()A不构成侵权 B侵害了乙的姓名权C侵害了乙的隐私权 D侵害了乙的生命权答案C解析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因此本题选C。10侵犯前妻名誉权的杭州下岗男子被判在百度上道歉一个月。对于名誉权,民法总则规定()只有自然人有名誉权,法人没有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自然人、法人的名誉自然人和法人都依法享有名誉权法人有名誉权,但不受法律保护,因为其不是自然人A BC D答案B解析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依法享有名誉权,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11李某和黄某原是男女朋友关系,后因李某品行不佳分手。李某将自己起草并打印的“黄某其人”等三种材料共10页,散发、张贴于包括黄某丈夫陈某单位在内的多个单位。材料中“黄某自幼在其养父的虐待下畸形成长,人格异常”等词语,给黄某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并导致其流产。后经查明,被告在材料中所述的内容完全失实。请结合所学法律知识,谈谈对本案中李某行为的认识。答案(1)我国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依法享有名誉权,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权,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费用。本案中李某违反了民法总则的规定,以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了黄某的名誉权和生命健康权。(2)李某严重损害了黄某的名誉权和生命健康权,应当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支付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等责任。12某校高二(4)班的陈元老师是一个相当负责的班主任,他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严中有宽,对学生很有爱心,学生们都争着来他班就读。为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他私拆学生的来信并每封必看,并根据信中反映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工作。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学生的反感,有学生说:“这是侵权行为。”陈元老师生气地说:“你们太不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了,这怎么叫侵权呢?”但在学生的辩论中,陈老师终于承认自己错了,并保证再也不私自拆学生的信了。(1)陈老师的行为是侵权行为吗?(2)学生们是以怎样的理由说服陈元老师的?答案(1)是侵权行为。(2)法律赋予公民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和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