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4 拍手歌教案2 语文S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210067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4 拍手歌教案2 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4 拍手歌教案2 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4 拍手歌教案2 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4 拍手歌教案2 语文S版1.课文介绍本课是识字歌谣,它将识字和拍手歌这种游戏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巧妙地介绍了合体字的组字方法。课文每两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用儿歌的形式介绍一个汉字。前一行是引句,用拍手游戏的形式,引出后一行。后一行是重点,介绍合体字。课后列出了本课的会认字、会写字和要求掌握的偏旁。会认字在横线格里,会写字作为习题第二题,在田字格里。要求掌握的4个偏旁提手旁、人字头、虫字底、三框儿,分别在“拍”“合”“蚕”“匹”4个会写字中用红色标示出来。本课插图是一边拍手一边说汉字的情景,与课文中“休”“蚕”“拿”三个字相对应。2.教学目标1.会认“拍、靠、蚕、插、根、棍、把、掰、苞、鸣、闯、匹”12个生字。2.会写“拍、合、豆、谷、蚕、匹”6个字,学习提手旁、人字头、虫字底和三框儿。3.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懂内容,复习巩固“合在一起成新字”的方法。3.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朗读时读出节奏,并注意韵律。拍手歌节奏感很强,指导学生朗读时,一方面要根据标点停顿,另一方面,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朗读本课“人靠大树好休息”等七个字构成的句子时,要注意前四个字和后三个字之间的停顿。本课形式上是儿歌,每两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末尾押韵,指导朗读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体会课文押韵和灵活换韵的特点。2.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巩固识字成果。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合在一起成新字”的造字方法,学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识记生字,还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识字。如:拍,拍手,同学们喜欢玩拍手游戏。3.进行写字指导时,教师要板书示范,提醒学生注意笔画、笔顺。本课会写字中,“匹”字容易写错笔顺,“谷”字不容易写好字头,教师要加强示范。4.课外阅读建议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一年级下册)中的儿歌工加力字组成功左手和右手。5.课时安排。本课教学可安排1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 1、课件展示两个小朋友拍手的图片,引导学生猜猜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告诉学生我们今天的课文就是学会这个游戏。2、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让学生齐读。3、认识拍手歌。课件展示, 请一位学生朗读 ,其他学生拍手应和。教师简介 :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听教师范读,感受读课文的节奏 ,数一数课文有几 个小节。2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1、画一画,找一找。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合在一起成新字的字,然后交流。2、 开火车 认读 ,巩固识记。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 类字 ,采用开火车、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加以巩固。 再认字的时候,将生字放在词语里 ,再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里 , 再结合着理解句子、结合句子内容说话,将字词句运用整合起来。3 、自由读文,巩固生字。4.继续读课文 ,把课文背下来。第二课时一、拍手游戏,品读课文1、学 生 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2 、同桌拍手互读。3、全班拍手对读 ;教师引读。如教师读 你拍一 ,我拍一 ,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 : 第 1 /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2 、学生思考后交流。3、 让学生抓住文 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 ,交流对动物的了 解 ,升华情感。( 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去说。( 2 ) 让学生模仿例句 ,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 整话的基础 上,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 教学建 议勺。三 、写字。本课要写的 6 个生字,可引导 学生掌握写字要点 ,本课生字书写具体指导如下: 四 教学拓展资料你拍一,我拍一,巧记生字笑眯眯,你拍二,我拍二,观察记忆在一块,你拍三,我拍三,换换偏旁真简单,你拍四,我拍四,想象画面记生字,你拍五,我拍五,编个故事记清楚,你拍六,我拍六,唱个顺口溜溜溜,你拍七,我拍七,加加减减笑嘻嘻,你拍八,我拍八,表演记忆乐哈哈,你拍九,我拍九,编个儿歌记得久。五.课后练习说明本课设计了两道练习题,具体说明如下:第一题:“想一想,说一说。”创设了一个对话情境,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拆字、组字这种办法记住汉字。教学时可以采取“考考你”等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第二题:“描一描,写一写。”内容为本课会写字和要求掌握的偏旁,具体指导参见六.部分生字字源 蚕: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描绘的是一只虫子的形象。小篆字形变为上“朁( cn )”(表示声音)下“虫虫”(表示意义)。“蚕”这个字形最早出现在唐代的敦煌变文写本中,五代至宋代的相关文献中也收入了“蚕”字。1932年国音常用字汇和1935年常用字表也都将“蚕”字收入。现代简化字沿用“蚕”这个字形。 闩:指事字,外面是“门”,“一”提示门上横插的位置。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指事符号以标识字意所指只是所象之形的局部而非整体的造字方法。指事含有标识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 笔:小篆中的“笔”字,由“聿”和“竹”两部分组成。“聿”意为笔,秦用竹做笔,所以增加“竹”。“笔”这个字形最早见于北齐的相关文献中,北宋的韵书集韵将“笔”字正式收入。1932年国音常用字汇也收入“笔”字。现代简化字沿用“笔”这个字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