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09307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2)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3)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2、难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陷入了低潮,国际社会主义再次走向高潮的伟大开端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在俄国爆发,过程又是怎样的,又有何意义,这就是本课所探讨的问题。新课讲授:一、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看课文,分析归纳一下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在分析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时,教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客观方面,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但同时又是最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一战”使得它各种矛盾激化,人民群众无法生存,故而发动武装起义。主观方面,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成熟。客观历史条件:1、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师要明确指出:这是俄国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政治上沙皇专制、贵族特权依然没有废除,经济上贵族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获得自由的农民依然一贫如洗,所以俄国国内市场依然十分的狭小,这些成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俄国在19世纪末20实际初处于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环节的原因。(2)、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已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俄国帝国主义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色彩。2、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国内矛盾。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第二段内容,分析一战对俄国各方面的影响。沙皇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从国际范围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使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突破而取得革命的成功。教师着重分析为什么此时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沙皇专制制度依靠贵族地主阶级和军队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性。英法等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使俄国帝国主义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侵略压迫其他弱小国家和民族、争霸世界的帝国主义本性,另一方面又因实力不足而处于对西方强国的依赖地位。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即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上述两方面情况,构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观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俄国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极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形成。俄国无产阶级深受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俄国工人阶级开展斗争比西欧各国晚,受机会主义危害较小。经过1905年革命洗礼,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俄国无产阶级有农民作为自己的同盟军,从而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更为重要的条件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关于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策略原则,关于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成为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教师进一步总结:上述三点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唯一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的国家,其它国家或是主观条件不具备,如德国;或是主客观条件不具备,如英、法、美。2、 二月革命(1)、二月革命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内,1500万壮丁被强征入伍,饥饿席卷全国,沙皇统治日趋虚弱,资产阶级也左右不了局势,各种社会矛盾都集中到沙皇专制制度上。在国际上,有力量镇压俄国革命的英、法、德三国正厮杀得难解难分。正如列宁所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2)、二月革命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苏维埃得到武装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的支持,管理国家事务,这表明它是新生政权的萌芽。但是,在苏维埃中占多数席位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反对社会主义革命,他们支持资产阶级成立了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是主要政权。(3)、二月革命后的形势。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愿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1917年4月,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了首都彼得格勒。成千上万的工人、士兵和革命群众争先恐后地奔赴车站,欢迎自己爱戴的领袖。请大家看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从这张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我们把同学们说的概括为三点。第一,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第二,人民群众手中掌握着武装;第三,列宁号召人民要把革命进行到底。第二天,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 1、列宁的四月提纲。(1)背景: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革命向何处去,布尔什维克党应采取什么路线、方针和策略,这关系到革命的前途和命运。(2)内容: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希望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3)意义:四月提纲给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因为武器在人民手中,列宁认为可以和平地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但是,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2、七月流血事件。(1)原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强烈不满。直接原因是俄军在前线惨败。(2)经过:1917年7月,工人和士兵在彼得格勒举行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镇压。(3)影响:临时政府开始大规模搜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转向暴力革命。3、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学生回答)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的工人赤卫队、革命士兵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接着,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此处,教师为便于学生记忆经过,可用以下顺口溜:“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1)武装起义的决议: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通过了在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作为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口号。(2)经过: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首先在彼得格勒发生。到11月7日,起义军已占领主要经济部门、交通要塞和政府各部。晚上9时45分,“阿芙乐尔”号炮声,革命工人和士兵向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发动猛攻,并于次日凌晨完全占领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成功。(特点:城市中心论。与中国比较,差异:国情。与二月革命比较,性质。)从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可以看出,俄国革命的胜利首先是在城市取得的,再由城市扩展到全国乃至广大的农村,这就是我们之后归纳的“城市中心论”,而这样一条革命道路是适合俄国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中国革命前期失败的原因,最终得出结论:必须按照本国的具体国情来制定政策,而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三、伟大的开端1、巩固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1)时间:1917年11月7日(2)内容: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随后,苏俄政府退出了世界大战。通过了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其目的在于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3)意义:大会表明了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 教师从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分析苏维埃政府的性质。请同学们思考,列宁在十月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教师解答:列宁的作用,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方向;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担任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了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十月革命的特点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总结一下,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有哪些特点呢?(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指出。)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在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5、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师:请阅读课文来回答十月革命对俄国有什么影响?生:(思考、回答)师: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改造成为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师: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有什么影响呢?生:(思考、回答)师:它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它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师: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有什么影响?生:(回答)师: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讲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时,教师一方面要强调它打破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更要强调它对世界各地特别是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鼓舞和引导作用,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革命运动,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再次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原因就在于此。列宁还创立了第三国际,指导并支持被压迫民族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使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来还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即苏联,30年代苏联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二战”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争霸和对峙的局面,苏联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但90年代苏联解体,教师由此引导学生讨论:苏联的解体,是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吗? 在发动学生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否是必然的”为题进行课堂讨论。本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俄国的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俄国的各种矛盾趋于尖锐化,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成熟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了正确的革命方针、路线,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历史,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十月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问题交流:单元小结 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社会弊端也愈加深重,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逐渐高涨,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发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他们在批判的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来临。 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争取建立理想社会制度的一种尝试,俄国十月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率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打开了一个缺口,向世界宣告了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学习本单元要抓住以下三个重点:1、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巴黎公社革命;3、俄国十月革命。着重理解以下观点:理解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等多种社会历史发展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习本单元,一是要宏观上把握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理论产生革命实践制度建立;二是要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和各国具体的国情,分析比较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的确立,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结合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归纳整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的重大举措,认识其阶段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