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知能演练 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09246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知能演练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知能演练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导致这一改变的重要因素是 ()A服饰的中西合璧 B报刊杂志的创办C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B交通通信工具的改变解析:选D。题目中强调传统的粗略时间观念被精确的时间观念替代,A、C两项与时间关系较远,所以可以排除。B、D两项虽然都与时间有关,但是报刊发行时间的精准程度显然要低于交通通信工具,所以选D项。2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邮政事业开始起步的是()A大清邮政局的成立B清朝海关试办邮政C邮传正式脱离海关D新中国邮电部成立解析:选B。1866年,清政府海关开始试办邮政,标志着我国邮政事业的起步,故B项符合题意。3“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描述的新事物是 ()A电话 B电报 C邮寄信件 D电子邮件解析:选B。关键信息是“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与之符合的只能是电报,故B项正确。4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而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电话 B有线电报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解析:选A。从材料中的信息“入手而能用”“着耳而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可以判断是电话。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掘了第一口竖井。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铁路建成后,守旧人士认为机器会震动皇陵,破坏风水,因而加以反对,不得不把机器动力改成用驴马来拖车。材料二 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材料三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近代化进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的目的。(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导致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3)结合材料三,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为了运输煤炭”这一关键信息予以解答。第(2)问主要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等角度归纳缓慢发展的原因。第(3)问注意要分析出推动中国近代化这一最重要的影响。答案:(1)解决煤炭运输的问题。(2)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外国列强的阻挠和侵略。(3)便利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