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207840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辨证施护》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医辨证施护》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医辨证施护》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辨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侯玲侠 内容 中医护理 概念 发展史 优势 基本特点 辩证施护 一般方法 基本原则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辨证施护 运用辩证施护的条件 结语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 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 在生活起居护理 情志护理 临证护理 饮食护理 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 预防 消毒隔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 基本上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 中医护理发展史 中医护理的起源 夏 春秋 头有疮则沐 身有疡则浴 饮食必时 洒扫庭内 土厚水深 居之不疾 男女同姓 其生不蕃 喜怒忧思悲恐惊初步形成 战国 东汉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华佗 中医护理发展史 发展阶段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孙思邈 千金方 首创葱管导尿法 灌肠等充实阶段 宋金元食疗养生 调护成熟阶段 明清李时珍 本草纲目 当代护理学的蓬勃发展1959 中医护病学 第一本中医护理专著 中医护理优势 理论特色中医护理方法优势中医养生保健优势护理操作优势 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 医护并行没有分家医家集看病 抓药 煎汤 护理于一身弟子和家属代劳专业的护理人员古老又年轻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辨证施护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 配以六腑 通过经络系统 内属以脏腑 外络于肢节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四时气候与人体地区方域与人体昼夜晨昏与人体 辨证施护 辨证是将四诊 望 闻 问 切 所收集的有关资料 症状和体征 通过分析辨清病因 病位 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 概括判断为何病 何证 施护是在辨证的基础上 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 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1 运用四诊方法收集辨证资料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运用问诊辨别疾病的虚实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观察病人的神志 形态 皮肤 五官 舌苔以及分泌物 排泄物的异常变化 测知内脏病变的情况 了解疾病的本质 如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 面部表情 目光神态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好坏 运用闻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通过听声音 嗅气味两个方面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 病位深浅 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详细询问病人的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治疗情况 生活习惯 饮食爱好 情志状态等 为辨证施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如疼痛的程度和性质 只能由问诊得到资料 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包括脉诊 按诊两个方面 判断疾病的部位 性质和邪正盛衰以及病变局部的部位 性质 大小等 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护理的基本原则扶正祛邪护病求本标本缓急三因制宜预防为主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辨证施护 1中医护理评估2中医护理诊断3中医护理计划4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中医护理评估 评估 是通过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 作出准确的推断 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 中医护理的评估方法须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 望 闻 问 切 的手段 收集与病因 病位 病性有关的资料 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中医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 心理 社会文化及精神 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 关于中医护理诊断的描述 不必强求全部采用中医理论 但某些护理诊断是从中医护理评估中产生的 其健康问题和相关因素是应用中医辨证分析作依据的 描述中可采用中医理论或增加中医辨证的相关因素 以更全面 细致地反映病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中医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 预期达到的目标 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教育 制定一份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计划 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在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随时评估的基础上 敏锐地发现病人有关健康问题的各种反应 应用中西医理论提出护理诊断 及时实施有效的中西医护理措施 并进行正确评价 通过中西医理论观察 分析病人现存的健康问题 给予辨证施护 达到预期效果的护理过程 运用好辨证施护方法的几个条件 学习中医护理必须学好辨证施护必须认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打破一张文凭包用一生的观念 学习中医知识绝非一日之功 临床护理中要勤于思考 勤于观察 要有整体护理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建立中医护理的学习和应用氛围 结语 学习中医 发展中医大势所趋 运用辨证施护 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 发挥中医护理的理论和技术特色 在实践中完善 尊重中医学自身的规律 积极吸取并融汇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中西医并重 不断创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