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实验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06175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实验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实验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实验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实验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 共计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春秋时期,诸侯国争夺王位现象频繁发生,像齐国公子小白、晋国公子重耳这样的王室贵族流落他乡的情形较为多见。这主要反映当时A. 贵族政治已经崩溃 B. 王位世袭难以为继C. 宗法秩序受到冲击 D. 诸侯争霸异常激烈2.西周晚期,鲁公与两个儿子一起去朝拜周王。周王觉得少子戏年幼可爱,就让鲁公废长子括而立戏为太子。鲁公十分郁闷,但也只能照办,最终戏继位。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周王权力仍在但其行为有损王室威信B. 鲁公违反了分封制但遵守了宗法制C. 在戏继位后括会成为鲁国国内的大宗D. 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社会等级发生逆转3.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A. 中央集权 B. 家国一体C. 天下为公 D. 官僚政治4.“汉承秦制”也有创设,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A什伍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5.柳宗元称郡县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认为郡县制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D. 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6唐前期,地方上的死刑要报大理寺和刑部复核,还要在处决犯人之前向皇帝请示三次,以确保没有冤判和错判;唐朝后期,各地方的武将在其藩镇内判处的死刑不向皇帝上奏,更不交刑部和大理寺复核。这种变化反映了A. 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削弱 B. 唐政府死刑审核权下放C. 政府谨慎对待死刑判决 D. 唐朝地方郡县各自为政7唐制规定,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说明唐代三省制A对皇权构成一定制约 B提高了行政效率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D政事堂权力膨胀8.“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考试的做法起始甚早,如乡举贤能过程中的射选,贤良的策问,秀、孝的策试等,皆可视作不同类型的考试”。材料反映出A. 科举制具有一定历史渊源B. 选官方式丰富多样C. 古代选官唯才是举D. 考试选官已成趋势9.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事错误的是A. 以红楼梦为例浅议宗法制下的社会生活B. 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C. 从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到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0.“后来皇帝便只有偷懒,把政权交付与内阁,阁权慢慢地重起来。不过阁权虽重,而他们的官阶还是低,仍只五品所以明代内阁大学士,就官制论,绝对不能和汉唐宋时代的宰相地位相比论。”这表明明代内阁A. 因皇帝索质低下而产生B. 地位与前代的宰相相当C. 具有权重职轻的特点D. 标志着皇权强化至顶峰11.明代万历年间的刑部尚书王世贞曾说:“百余年来,天子不独断必有所寄,不能不归之内阁而至嘉靖中,遂操丞相之柄,而出其上。”下列关于明代内阁的表述,错误的是A成为辅佐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B阁臣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C成为控制六部的最高中央机构 D权势日重皆因君主集权的结果12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唐朝中书省 B宋朝政事堂 C明朝都察院 D清朝军机处13.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更深层次的意图是A. 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B. 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C. 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D. 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14.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下列条款与此意思相符的是A.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B. “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C. “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D. “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15.下列言论可以用来解释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是A“(内地将兵)皆睹面接仗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B“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C“没有好的革命军,中国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D“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16.1895年,台湾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出现这一局面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7.关于鸦片战争,近代史主流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又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材料意在说明A. 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B. 清史鸦片战争观是错误的C. 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D. 不同史观必得出不同结论18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该材料评价的领事裁判权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9.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 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 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 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20.“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宜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B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C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D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21对于近代“列强为什么没有瓜分掉中国”这一命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英国殖民者会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太庞大了,以我们的力量根本应付不了B法、俄等窥视者和我们的意志老是不一致,以至于无法协调行动C中国人和印度人一样都那么好战D清朝政府常常阳奉阴违,难以驾驭22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其中“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秋收起义 红军长征 南昌起义B国民革命 红军长征 渡江战役C抗日战争 土地革命 解放战争D秋收起义 红军长征 渡江战役23.1938年10月31日,将介石在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军民书中说,“保卫武汉之军事,其主要意义,在于阻滞敌军西进,消耗敌军实力,准备后方交通运输必要武器,迁移我东南与中部之工业,以进行西北西南之建设。盖唯西北西南交通经济建设之发展,始为长期抗战与建国工作坚实之基础”。材料表明蒋介石的战略思想是A. 迟滞敌人以空间换时间,建设后方支持前线抗战B. 保存实力,消耗敌军,争取英美的支持和援助C. 以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并大力准备长沙会战D. 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发西北,西南地区24.有关抗日战争的起始以及持续时间的争议颇多:除八年、十四年外,还有四年、十年等。2017年,“十四年抗战”概念取代以往的“八年抗战”说在全国中小学课程教材中落实。下列说法最为可能的是A.此学术争论就此盖棺定论 B.“十四年抗战”重在肯定国民党的抗战贡献C.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D.“十四年抗战”认识到局部抗战的重要意义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候,建立候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是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8分)(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6分)(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7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4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三 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碟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并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8分)27.百年近代史,不仅是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主要内容如下:1.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 卅(30)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材料三 辛亥革命失败后,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一个变更现状的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张用新民主主义的方法,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扫除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国家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前提,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了前提条件。摘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1)任选南京条约中的一点内容,论述其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6分)(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怎样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6分)(3)根据材料三,扼要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历史意义。(3分)实验高中2018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定稿)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诸侯国争夺王位现象频繁发生”表明宗法制度下的等级秩序受到破坏,故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史实;B材料无法体现;材料无法体现“诸侯争霸”,排除D。2.【答案】A【解析】周王的行为严重违反分封制下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但是此事件说明周王仍有权力,故A正确;周王违反了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故B错误;戏被废除不可能再受分封,故C错误;D中逆转说法绝对,此时仍然是世袭制。3.【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森严的等级制度”;而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根据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故可知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国一体,B项正确。西周时期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A。天下为公开始于夏朝,排除C。官僚政治在秦朝得以确立,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4.【答案】C5.【答案】A【解析】据材料“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可知,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与君主专制无关,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无关,故C项错误;郡县制有利于抑制封建割据,但不能达到“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的作用,故D项错误。6【答案】A【解析】唐朝后期各地藩镇不再向中央请示死刑,这说明地方掌握了司法权,中央集权被削弱,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体现出唐代地方藩镇各自为政,不是地方郡县,故D项错误。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得出唐代三省制对皇权形成制约,但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掌握最终决策权,所以制约有限,故A项正确;唐代三省制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制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但是并没有尖锐,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政事堂对皇权形成制约但皇帝掌握最终决策权,权力不会膨胀,故D项错误。8.【答案】A9.【答案】D【解析】A选项论题合理,红楼梦中涉及到四大家族,能够体现出宗法制下的社会生活;B选项论题合理,隋唐时期政治制度主要体现为三省六部制;C选项论题合理,涉及到的是汉代的中央集权问题;D选项错误,丞相制度在明朝已经被废除,本题选择D选项。10. 【答案】C【解析】“阁权虽重,而他们的官阶还是低,仍只五品”说明内阁大臣权高位低的特点,故C正确;内阁是因为皇帝政务较多产生,故A错误;内阁大臣显然不如宰相的职位,故B错误;D是军机处的作用。1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天子不独断必有所寄,不能不归之内阁”可知明朝的内阁成为辅佐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百余年来,天子不独断必有所寄,不能不归之内阁而至嘉靖中,遂操丞相之柄,而出其上。”可知阁臣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符合史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朝的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最高中央机构,它只是一个内侍机构,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明朝皇帝为了加强集权,防止大权旁落,有时给予内阁很大的权力,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2.【答案】D 【解析】誊写字机器,指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其机构是军机处,D选项正确。13.【答案】D14.【答案】C【解析】“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指的是外国人可以管理在中国的外国人,而中国人则不必插手,这明显的是领事裁判权的内容,故选C;A属于关税协定权,B是租地、建屋权,D是片面最惠国待遇,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15.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时间1895年并由“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可以分析出本题答案选C,因为马关条约中割让台湾给日本引起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A、B、D与题意不符合。16.【答案】D1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根据材料“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又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可知,材料认为鸦片战争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又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事件,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18. 【答案】A【解析】由“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和“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可知,通过引进西方的法律制度使中国开始了解西方,引起了中国法制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是在不平等条约的背景下对中国的一种侵略,故B项错误;领事裁判权的丧失是中国近代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故C项错误;直接促使人们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因素是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坚船利炮的威胁,故D项错误。19.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C选项不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设立总理衙门。“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20. 【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清政府没有彻底放弃,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宜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表明清政府外交衙门的建立是被动的,故C项错误;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名称上看,衙门体现了封建性,总理各国事务体现了殖民地的特征,故D项正确21. 【答案】C22.【答案】A23. 【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蒋介石的以空间换时间、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空间换时间而非保存实力,消耗敌军,争取英美的支持和援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联合中共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抗战之前,材料反映的也不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抗日战争的时间界定问题。“十四年之说”并非是盖棺定论,故A项错误;“十四年抗战”主要指的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突出东北地区的抗日,不是突出国民党的贡献,故B项错误,D项正确;C项说法不科学。25.【答案】(1)原因:王室衰微; 宗法制遭到破坏(血缘关系疏远)。破解:统一国家; 推行郡县制。(2)制度: 郡国并行制。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3)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制度); 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认识: 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2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6. 【答案】(1)标准:西周以血缘为标准;汉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隋唐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 趋势: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公开、科学。27.【答案】(1)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开放和通商,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说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含义: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路战线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3)意义:建立了独立的新中国;有利于国家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创造了前提。【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任选一条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即可。如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开放和通商,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说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路战线。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等角度说明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