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九 君主极权:大明帝国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0454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九 君主极权:大明帝国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九 君主极权:大明帝国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九 君主极权:大明帝国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九 君主极权:大明帝国教案有明一代的经国规模和制度是由太祖、成祖两代奠定的,中国帝制进入极端君权时代。而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达,更是刺激了以皇室为中心的统治集团对财富的贪婪,加速了统治阶层的腐朽。本章主要讨论明王朝在政治与经济发展趋向的相互背离,揭示其帝制衰亡期的若干征兆,引导学生注意明朝在商品经济活跃的大背景及其内敛的对外关系,特别是明代中后期的整个社会形势与明亡前的诸种情状。第一节两祖开国“祖制”一、两祖奠定国基大明帝国创立于朱元璋之手。朱元璋在位31年,承元代法纪荡然,吏治败坏,经济凋蔽之后,力行拨乱反正,创制国家规模,厘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种制度,马上得之,马下治之,显示出起草泽平民皇帝的气魄风范。开国制度,择其要点有:重视农业,强调“农为国本”;改革兵制,在全国实行卫所制度;官制大多仍承宋代以来分化事权的传统;作为起自元末的平民皇帝,朱元璋深恶元朝的臣僚腐败、地主吏治混乱,故开国后一再颁示祖训录、铁榜文、臣戒录等。朱棣即位后,大政一承太祖遗制外,亦有所更张,有利有弊。二、大明“祖制”要旨太祖开国建制,基本面都由唐宋制度历史传承而来,但与其出身经历甚至个人性格都不无关系,颇有特点。其中有些较宋代后退,显示出特有的保守性。太祖建制的第一大特点,从农耕为本,严格管理吏、民的目标出发,构建了一套周全和富操作性的地方管理系统,对农村基层控制的严密性大大超越前代。太祖建制的第二大特点,便是改变宋募兵由国家财政负担的制度,实行军户屯田、军队自给的方针,耕战合一,“寓兵于农”。以上为社会控制大政要旨。有关监督官僚、强化皇权方面,大明“祖制”有两条创制为前代所无。一是设立“厂卫”,对官民实行特务统治。二是废丞相,设立内阁。此外,太祖开国时犹能不拘资格用人,但发觉其非贤或恃才作弊者,诛戮不少姑贷,法在必行,无情可循。科目仍沿唐宋之旧,惟考试内容与作答方法改为制义八股,更趋教条僵化。成祖较之太祖,为害明一代最甚者,莫过于开宦官用权祸端。第二节中期政衰与外患一、瓦刺之患外患不备而来。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也先借口贡使来京受到欺凌,明朝失信于他,统率各部,兵分四路大举南下,大有灭明之势。越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到嘉靖时,又有倭患兴起。此事既是外患,实亦内乱。明朝对海上贸易的保守与处置不当,是引起此事的深层背景。二、沿海倭患元明之际,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期。在战争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策动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一带进行武装走私和骚扰抢劫活动,明朝称此类海盗为“倭寇”(时人称日本为“倭国”,故名)。中国沿海从事非法走私的商人与之勾结,甚至冒称“倭人”。故历史上所称的“倭寇”,其中不少实际上是中国的海盗商人。元明之际“倭寇”为患于沿海,至明中期,日益猖獗。第三节“白银资本”与明运隆替英宗而后诸帝,以世宗、神宗享国最久,两者相加在位九十年有余。两人差不多都活到了花甲之年,只比71岁的太祖差一截,高居其余明帝年寿之首。嘉靖、万历年间公私消费活跃、商品经济发展,被史家称誉为“资本主义萌芽”。此时大明“国家”虽无善政可言,“天下”繁荣似乎难以否认?但细究起来,相反而相成,在白银刺激下的明朝社会,只是朝着扰乱旧体制、旧秩序的路上走去。张居正改革的意义,就在于说明强有力人物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何况张居正本人也处于浊流之中。从这一角度来看,考察张居正改革前后的情势,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明朝逐渐走向末世的内在轨迹。一、张居正改革的前后二、白银诱惑下的“多事之秋”三、“外患内乱”与明亡第五节中西文化冲撞前夜从“大历史”看,大明王朝处在公元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的世界时空座标系上,它并不显得特别暗淡。其时农、工、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城镇繁荣的程度,通过商人和传教士的转达,西方世界对这个历史悠久的大帝国还不敢小视。然而,大明帝国正从内部悄然无声地一步步腐烂,大西洋沿岸的西方世界从十五世纪开始却发生了一系列决定世界未来命运的社会和产业领域的变革,步步向东方世界进逼。大明帝国在醉梦中,始终没有感受到这种压力。葡萄牙人占领澳门,西班牙人登陆基隆、淡水,以至崇祯十五年荷兰独占台湾,大明帝国高层还把他们看作落后的“蛮夷”,海外僻岛发生的“癣疥之疾”,不太在意。由传教士携带来的西方文化,当时还只是钟表、地球仪、地图以及数学、天文等科技成果,作为新奇之物在明末进入宫廷,也引起了一些官僚士大夫的学习兴趣。明末中国最杰出的文化精英则沉浸在检讨整个帝国历史的痛苦思虑之中,他们关注的仍是中华帝国视域内的治乱兴亡。当时谁也没有认真地去关注西方世界的变化,更不可能敏感到此后中西文化将发生严重冲撞,且有“亡国灭种”之忧。一、西方世界初次东进中国二、“治道危机”及其反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