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0403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期末试题高二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 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卷(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事例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分明C站得高,看得远 D海边远方驶来的船,先见船帆,后见船身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3、4题。2、读地球仪模式图,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m线是赤道,它的长度大约是4万千米 Bn线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o处为北极点,写作90N DR岛位于低纬度地区3、有关经纬线的表述,准确的是( )A纬线长度都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C0和l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经纬网就是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4、图中P点的经纬度是( )A30、30 B30E、30S C30W、30N D30E、30N5、在下列纬线中,纬线圈最长的是( )A.7N B.33S C.31N D.1S6图中 A点的纬度和经度分别是( )A20S,30W B20S,30EC20N,20W D20N,20E7、下列各洲轮廓图中,实际面积最小的应是( ) A B C D8、下列哪些现象说明地球在运动( )一年365天 白天、黑夜的更替 夏季白天长,冬季夜晚长春夏秋冬的变换 长江水滚滚东流A B C D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卫星云图中,绿色分别表示的是( ) A.平原,陆地 B. 丘陵,陆地 C.山地,海洋 D. 盆地,陆地10、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11、下列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集中在南半球B海洋与陆地的面积之比约为7:3C世界上的陆地彼此连成一片,海洋被陆地分割D世界上的陆半球指的是北半球,水半球指的是南半球12、图中、四个半球分别是( )A 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 B 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D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13、下列词语反映天气现象的是( )A四季如春 B大风降温 C终年炎热 D冬暖夏凉14、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的原因是(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15、读漫画“愁”,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人口越多,人均耕地越多B地球上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C地球上的耕地有限,所以人口越少越好D地球上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并不突出 16、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向,原因是( )A太阳辐射增强 B暖流增强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D降水增加17、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中午12时左右B测量气温时温度计应直接放在太阳光下C南半球陆地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出现在1月D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随纬度的增大而升高18、下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 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炎热多雨的气候 D地势高峻的高原19、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 ) A中低纬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B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C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D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20、下列关于人种、语言与宗教的搭配中,正确的是( )A西亚-白色人种-佛教 B巴西-黄色人种-西班牙语 C美国-白色人种-基督教 D日本-黄色人种-汉语 21、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 D.基督教22、世界上跨经度和纬度最广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大洋洲 B.大洋洲、亚洲 C.亚洲、南极洲 D.南极洲、亚洲 23、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 B人口问题只在发展中国家存在 C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的越慢越好 D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4、“南北对话”中的“北”指的是( )A北方的国家 B北半球的国家 C发展中的国家 D发达国家25、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正式确定为57个国家,其中亚洲34个,欧洲18个,南美洲1个,非洲2个,大洋洲2个,亚投行通过繁荣亚洲经济带动中国经济,有助于“一带一路”融资,亚投行的创立体现了( )A.国家之间和平共处 B.各国经济自成一体C.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 D.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弱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26、家住王庄的小明计划明天陪外地同学去郊外游玩。他心想:“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0分)(1)图中小明家乡王庄所处的地形类型是_(盆地、山地、高原)。(2)由图可知,古寺位于王庄的_方向。古寺与王庄的图上直线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千米。(3)根据所学知识,小明告诉同学悬崖飞瀑在_(A、B)地,若想观赏日出美景应选择_(A、B)地为最佳观赏地。(4)山顶A海拔最大不超过_米,已知王庄的海拔高度为68米,则古寺与王庄的相对高度是_米。(5)沿图中两山坡C和D爬到山顶A,较省力的是沿_坡,理由是 。(6)小明看到的甲地地形景观可能是下图中的( ) (填字母)27、读“某三地各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分配图”,回答问题。(10分)(1)写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A_,B_,C_。(2)A气候主要的分布在_附近,气温的年较差比较_,气候特征是: 。(3)B气候主要的分布在_半岛和_半岛,气候特征是_。(5)C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的 (“东岸”或“西岸”)。28、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以下各题:(11分)(1)中东作为东西方交通走廊的地位非常重要,其中的咽喉要道是 ,它沟通了 和 (字母及名称)。 (2)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该海域出入阿拉伯海的门户是 (字母及名称),石油主要输往 。(3)中东是世界“热点”地区,冲突不断,你能说出冲突的主要原因吗?(至少三条) 29、 读日本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岛屿:A B C D 海洋:E G (2)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和 沿岸狭长地带,这样分布的原因: 。(3)日本3.11发生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日本如此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 运动比较活跃,所以多地震。三、选作题:任选1题:30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8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3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8分)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图11)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的风险。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高二地理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DDDBCC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BDBCCCAC题号2122232425答案BDDDC二、 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26、(1)盆地 (2)东南 6 (3)B A (4)700 332 (5)C C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更省力 (6)( B ) 27、(1)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2)赤道 小 全年高温多雨 (3)印度 中南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5)东岸28(1)苏伊士运河 A C或地中海、红海(2)B 或波斯湾 西欧、美国、日本、阿拉伯半岛(3)石油、种族、水源 29(1)岛屿 A北海道B本州 C四国 D九州 海洋 E日本海 G 太平洋 (2)太平洋、濑户内海 (3)太平洋、亚欧、地壳30 提高环境容量,降低环境压力,有利于在旅游开发和生产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有利于保障游客安全,减轻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风险;有利于加强景区的管理,及时发现隐患;有利于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品质;有利于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保持并提高旅游资源的价值;扩大农牧发展区可以增加优质农牧产品的供应,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强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31 有利条件:纬度高,气候严寒,有利于种子保存;山体深处风速较小,空气干燥,氧气含量小,氧化微弱;山体深处动物活动少;地处偏远,几乎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隧道长,位置封闭,环境安全;远离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等灾害影响小。风险:冰川、永久性积雪融化,样本库裸露;气温提高,降水量增加,风化、侵蚀等作用加强;温度上升,种子腐烂或萌发,无法长期保存;动物生存环境改变,此地受到动物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