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民版思品九年《依法治国》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03231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民版思品九年《依法治国》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人民版思品九年《依法治国》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人民版思品九年《依法治国》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民版思品九年依法治国word教案课题名称依法治国学科政治总课时数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年级九年级册 次全册单元章节名称第八课第一框 从行政诉讼说起 页 码第88 89 页教材分析地位:本课是第八课的第一框题,第八课是按照从行政诉讼说起来引出依法治国这个中心,因此本课内容是前提和基础。作用:行政诉讼案件的增多表明我国已选择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作用;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学重点要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难点要让学生理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一定的难度,需加以探讨和引导。教具学具补充材料教具学具:录像补充材料:法律短片一口痰引来的麻烦:张某在街心公园玩耍时,不小心将一口痰吐在法院干警王某鞋上,王某以张某侵犯了其人身权利为由,强行将张某带到法院罚了他200元钱。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执教者个性化调整一、新课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小 结四、课堂练习1、播放法律短片一口痰引来的麻烦;2、提出问题:普通公民处于弱势,状告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如同鸡蛋碰石头吗?抢答:什么是行政诉讼法?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行政诉讼法讨论:普通公民告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犹如鸡蛋碰石头,不会赢的;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为老百姓服务的,工作上出差错是难免的,动不动就上法庭太不尽情理了。这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归纳总结点拨王P54第11题观看短片,感悟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归纳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我国制定了行政诉讼法积极思考,抢答,归纳观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引导归纳总结:公民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是理所当然的事;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更应该依法行政。让学生回答:行政诉讼案件的增多说明了什么?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在轻松的氛围中竞争。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行政诉讼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国家为什么制定行政诉讼法 3、行政诉讼案件的增多,表明中国已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教 学 内 容课题名称依法治国学科政治总课时数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年级九年级册 次全册单元章节名称第八课第二框谁都大不过法律页 码第 90 93 页教学分析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八课的第二框题,此前,学生已经学了依法治国,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的重点就是依法治国,所以此框题是这一课的中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教学难点要让学生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一定的难度,需加以引导和探讨。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教具学具:录像、漫画补充材料:1、法律短片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2、漫画:点拨王P5612题:2003年10月25日,13岁的孙海独自在一家小商店中用12元钱购买了一只无产品质量合格证的某品牌保暖袋,随后用拳头将袋打热,放入贴身裤腰处取暖。不料这个温度高至60摄氏度的保暖袋没落至其右小腿上,留下了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创面。经治疗,用去医药费近3000元。事发一月后,当地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无果。孙海的父亲逐向法院起诉,要求店主王某赔偿医疗费、交通费和精神损失费等。教学流程第 2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执教者个性化调整一、新课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小 结四、课堂练习1、让学生阅读书中短文朝令夕改2、提出问题:国君为什么早上说定死罪,到了晚上又说没罪了呢?3、归纳学生发言后,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讨论:究竟是权大还是法大。2、依法治国的含义3、播放法律短片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归纳总结点拨王:P5612题、漫画题阅读短文,感悟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谈到:法治的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在法律与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将学生分成二组讨论,通过引导,归纳总结让学生抢答观看短片,思考问题:“怎样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学生回答:公民应怎样提高法律意识从学生熟知的情境入手,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为导入新课作铺垫。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归纳总结板书设计一、法治与人治的区别二、依法治国的含义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公民应提高法律意识教 学 内 容课题名称喜中有忧学科政治总课时数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年级九年级册 次全册单元章节名称第八课第三框题依法治国页 码第 93 96 页教学分析教材分析自新中国建国以来,一直朝着依法治国的方向迈进,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它彻底改变我国过去的人治历史,因而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材就设计了喜中有忧,这一框题在第八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到在生活中,我国完善依法治国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存在的不完善的方面;2、能力目标: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明确知道依法治国中的不足方面,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真法律知识,用实际行动推动依法治国进程。教学重点依法治国在各领域内存在的障碍教学难点解决法制不完全的措施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幻灯片若干张材料一:熊德明(女):重庆市云阳县人镇龙泉村农民2003年熊德明的一名“实话”引发了全社会对欠薪问题的关注。2003年10月27日温家宝总理路过龙泉村,熊德明“向总理说了实话”,反映丈夫的2300元工钱被拖欠。总理当即指示地方政府要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六个小时之内好就拿到了被欠的工钱。熊德明一句“实话”直接促使重庆市开展百日欠薪大检查活动。北京市政府部门也宣布:今后凡是严重拖欠民工工资的企业将被赶出北京建筑市场。江苏广东湖北等地也相继出台政策维护民工权益。材料二:2007年9月24日,中央决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陈良宇同志的问题立案检查,免去陈良宇同志上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据调查,陈良宇同志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材料三:肖扬的发言:2007年3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第五次全国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表示,人民法院正积极推进行政案件管辖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通过加大指定管辖、异地审理的力度,防止和排除地方非法干预,为行政案件依法独立公正审理提供制度保障。被公众形象地称为“民告官”的行政审判,通过异地审理的方式,能有效地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材料四:图片以假买“假”教学流程第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执教者个性化调整一、新课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小 结四、课堂练习1、教师提问:我国是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你们能列举出吗?2、根据学生列举的事例,教师进行归纳。3、教师列举关于2003年度经济人物熊德明的事迹,由此引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4、教师列举陈良宇一案5、播放短片肖扬的发言。6、观察图片“以假买假”提问,这幅图片反映了什么?7、归纳总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列举出身边有关反映社会存在的一些负面事例,如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主要观点:我国法制不健全的问题。自由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谈到,我国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观看短片,谈感受,感到有些部门徇私舞弊、贪赃枉法,阻碍了法制进程实话实说: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违法行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列我国法制不完善的方面。启发学生善于自我剖析,明确自身要增强法律意识。进上步明确依法治国中的忧虑,为下节课做好铺垫。板书设计依法治国一、喜(整体)1、制订并构成了“法律之网”2、出台了大量的行政法规,为社会做出了大的贡献3、司法机关公正执法4、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自觉守法二、忧(局部)1、存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地方2、一些国家机关不依法行政,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3、有些司法部门徇私舞弊、贪赃枉法4、有些地方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时有违法行为发生教 学 内 容课题名称我们共同的责任学科政治总课时数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年级九年级册 次全册单元章节名称第八课第四框题依法治国页 码第 96 98 页教学分析教材分析依法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而我国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又喜中有忧,因此有必要让每一个人积极参与到依法治国中来,树立法律权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教材设计了我们共同的责任,这一框题在第八课中起到总结归纳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到生活中,依法治国需要国家各机关和人民群众参与推动的。2、能力目标: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明确我们的责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承担责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点1、依法治国需要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参与;2、我们应积极承担责任推动依法治国。教学难点我们应积极承担责任推动依法治国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教学流程第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执教者个性化调整一、新课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小 结四、课堂练习1、首先挑选部分同学分成两组,代表正反双方,组织辩论会,主题为“依法治国是政府和国家的事,与百姓有无关系”。2、教师对辩论会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依法治不仅是政府和国家的事,也与老百姓密切相关”。3、学生做P97的问题。4、联系上一框节喜中有忧,警示大家依法治国阻力重重,但我们应承担自己的责任。5、呈现P97“阅读角”6、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应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我们的行为,保护合法权利,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两方在教师的评判下展开激烈的辩论。学生独立完成,再举手发言由学生朗读该材料,并让学生各抒已见,谈感受。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社会责任感意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依法治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进一步提出号召和呼吁,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板书设计我们共同的责任:1、 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老百姓的事。2、 依法治国喜中有忧,我们应承担责任。3、 呼吁: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我们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