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湘教版 .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203186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湘教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湘教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湘教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湘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 3.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生齐读课题两遍。示范读。(老师读得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说了些什么?)生齐读全诗。二、讲授新课。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放幻灯片1、2)(学生思考讨论)1.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生:老人节)2. 忆:想念,思念。3. 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幻灯片3)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四、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1、独在异乡为客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2、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当。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茱萸(zh y):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五、总结。【板书设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作业布置】:1、 查找并讲述重阳节的来历。2、 背诵全诗。【教学后记】: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 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 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 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 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 3.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深刻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二、朗读、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考:1、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3、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注意下列带点的词,说说诗句的意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倍:格外;加倍、更加。(我单独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三、练习:1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2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阳登高了,会对身处外地的王维哥哥说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四、总结。谁愿意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作业布置】:1、默写古诗 2、写一段话,表达你对一个人的思念之情。【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