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筋基本手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203144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5.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筋基本手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理筋基本手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理筋基本手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宫廷理筋术基本手法 隔壁老王 推拿禁忌症 恶性肿瘤部位 骨折部位 正在出血或内出血的部位 皮肤疾病 湿疹 癣 脓肿等 患处 皮肤破损 水火烫伤患处 骨与关节结核患者 化脓性关节疾患 妇女妊娠期 月经期腰骶部和腹部 剧烈运动后极度劳累 饥饿状态等 或极度虚弱者 醉酒后神志不清者 手法的要求 手法要求持久 有力 均匀 柔和 从而达到深透 其中持久 有力 均匀 柔和是手段 而深透才是目的 注意事项 手法操作前要求 应了解被操作者的身体状况 推拿适应症禁忌症 以便合理选择手法 体位的选择 被操作者要舒适 自然放松 操作者要便于手法运用 力量发挥的操作体位 同时步法随手法便于变化 手法的选择 根据被操作者情况 疾病性质 病位体质 结合手法特点 作用辨证选择 力量的运用 根据被操作者年龄 体质 性别 病情等灵活掌握 一般遵循 轻 重 轻 的原则 操作时间的把握 根据被操作者年龄 体质 性别 病情等灵活掌握 一般每个部位操作10 20分钟 手法操作的顺序 自上而下 先左后右 从前到后 由浅入深 先松解手法后整复手法 循序渐进 并可依具体病情适当调整 常用基本手法 1 按法 以指端 掌 掌根或肘尖着力 先轻渐重 由浅而深地反复按压治疗部位的手法 动作要领 垂直体表 慢慢用力 达到得气 坚持片刻 慢慢放松 2 点法 本法从按法演化而来 动作要领 在按法的基础上旋转90 角 垂直体表 慢慢用力 达到得气 坚持片刻 旋转90 慢慢放松 本法与按法的区别是 点法作用面积小 刺激量更大 3 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用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 手握成空拳状 四指不着掌面 拇指伸直 食指中节桡侧抵住拇指面或指间关节 使拇指关节活动时起稳定作用 掌虚 沉肩 垂肘 悬腕 以肘部为支点 前臂作主动摆动 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 4 摩法 摩法是用指面 掌根 或大 小鱼际 或全掌贴附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作环旋而有节律的抚摩动作 称为摩法 动作要领 指面 掌根 或大 小鱼际 或全掌贴附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作环旋而有节律的抚摩动作 肘关节自然屈曲 腕部放松 以腕关节为中心 连动前臂或掌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动作宜轻缓柔和 5 推法 用肢体按压在受术部位沿直线向前作单方向的推动 形成滑动摩擦的方法 动作要领 用指 掌 肘着力于一定部位上 指 掌或肘要紧贴体表 在着力部位作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6 擦法 平推法 以手掌掌面小鱼际或大鱼际为着力面 在治疗部位沿直线进行往返摩擦的方法 谓之擦法 操作要领 沉肩 垂肘 用手掌或大鱼际 小鱼际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 以肩关节为支点 上臂主动 带动手掌或大鱼际 小鱼际进行直线擦动 或上下 或左右 不可歪斜 动作稍快 用力要均匀 也可运用肘关节屈伸往返直线移动 7 捏法 用拇指与食 中指或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罗纹面着力 做对称性用力进行捏挤 提捻刺激的一种手法 动作要领 用大拇指与食中二指或其余四指夹住某些部位或肢体 相对用力挤压 分类 三指捏 用拇指与食指 中指相对用力 五指捏 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 8 拿法 以拇指与食 中二指或其他四指 缓缓地对称用力 将治疗部位挟持 提起 并同时捻搓揉捏的手法称为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 动作要领 用大拇指或食中二指 或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 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的提捏 9 弹筋法 以拇 食 中指捏拿住受术部位肌肉或肌腱 向外牵拉 然后突然放开使其弹回原位的方法 动作要领 在拿捏的基础上 稍用力向外牵拉 然后突然放开 10 滚法 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第2至第5掌指关节背侧部分为着力面 沉肩 垂肘 立臂 竖掌 肘关节与前臂做周期性的屈 伸与内 外旋臂摆动 并带动腕关节屈 伸 使弓成圆形的手背在施术部位上作来回滚动的手法即谓滚法 动作要领 沉肩 垂肘 松腕 小指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 小鱼际掌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上 掌背侧中 无名 小指部位 以肘部为支点 前臂作主动摆动 带动前臂旋转和腕关节伸屈的复合运动 11 搓法 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近心端一定部位 或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 相对用力做快速的交替或往返搓动的一种手法 动作要领 双手伸开 掌心空虚 对治疗部位作对称性托抱 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 或两手平行挟住肢体 动作如搓绳状 作上下往返移动 12 揉法 以指 掌根 大鱼际或肘尖等肢体为着力点 吸附于一定部位或穴位 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作轻柔缓和回旋揉动的一种手法 称为揉法 动作要领 用手掌大鱼际或掌跟或手掌或手指罗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 腕部放松 以肘部为支点 前臂作主动摆动 带动腕和掌指做轻柔的揉动 分类 指揉法 掌根揉法 大鱼际揉法和肘揉法 13 抖法 用双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 用力做连续的小幅度上下颤动的手法 称为抖法 动作要领 用双手或单手 一般都是双手 握住患肢远端 用力做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 14 拍法 用虚掌或特制拍子等为着力部位 有节律性 轻重交替地拍打施术部位的一种手法 动作要领 手指自然并拢 掌指关节略屈 使掌心凹成 虚掌 先将术手抬起 腕关节放松 对准治疗部位以一种富有弹性的巧劲向下拍打后 随即 弹起 并顺势将术手抬起到动作开始的位置 以便于进行下一个拍打动作 15 击法 用拳背 掌根 指等为着力部位 有节律性 轻重交替地叩打施术部位的一种手法 分类 拳击法 掌击法 侧击法 指尖击法 棒击法 动作要领 拳击法 手握空拳 腕伸直 运用肘关节屈伸 使拳背叩击在治疗部位上 掌击法 腕伸直 腕部放松 击打时运用上臂力量 使掌根部叩击体表 侧击法 小鱼际击法 手指自然伸直 腕略背屈 运用肘关节屈伸 用单手或双手小鱼际击打体表 指尖击法 腕关节放松 运用前臂力量 使指端轻轻叩打体表 如雨点落下 棒击法 用特制的桑枝棒或钢丝棒击打体表 棒击法的特点是力量大 刺激强 应用时 击打力量必须控制好 由轻到重 适可而止 击打时 棒的方向要与肌肉平行 击打时棒的接触面积要大 不要用棒尖打 一般在一个部位打3 5下即可 击打前要用引棒 16 叩法 用小指及小鱼际外侧缘轻快地捶击受术部位的一种手法 轻击为叩 动作要领 术者手指自然分开 微屈曲 以手腕带动肩 肘部 用小指侧轻轻捶击治疗部位 或五指微屈并齐 指尖靠拢 手握空拳 以手腕带动肩 肘部 用小鱼际部叩击治疗部位 17 点穴法 动作要领 掌指关节微屈 食指按于中指背侧 拇指抵于中指末节 小指 无名指握紧 操作时 医者以中指端快速点于选定的经络和穴位上 利用手腕和前臂的弹力迅速抬起 如此反复叩点 18 摇法 用双手分别握住治疗关节的近侧端与远侧端 在关节的生理运动范围内 顺着关节运动轴的方向 使关节做前后伸屈 左右侧屈或环转等被动运动的手法 称为摇法 动作要领 术者一手握在受术者被摇关节近侧上端 使受术关节固定 另一手握在受术关节远侧下端 根据关节运动轴的不同结构 用力使受术关节做各个不同方向与幅度的被动摇动 颈项部摇法 病人坐位 颈项放松 医者站于一侧 用一手扶住其头枕部 另一手托住下颏 双手相反方向缓缓地使头摇转 左右各数次 肩关节摇法 有三种 托肘摇 中摇 病人坐位 肩部放松 屈肘 医者站于一侧 上身稍为前俯 用一手扶其肩关节上部 另一手托起患肢肘部 使患手搭在医者肘上部 作缓缓的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运转 握手摇 小摇 同上势 患肢自然下垂 医者一手扶住其肩关节上部 另一手与患手相握 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缓运转 大幅度摇法 患者端坐位 上肢放松 自然下垂 术者立于其外侧 双手握住患肢腕部上举 然后一手反握虎口向下抓腕部做大幅度摇转肩关节 髋关节摇法 患者仰卧位 髋膝屈曲 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足跟 另一手扶位膝部 作髋关节左右环转摇动 踝关节摇法 患者仰卧位 下肢自然伸直 医者一手托住足跟 另一手握住足大趾 作踝关节环转摇动 19 扳法 医者用双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扳动的一种手法 称为扳法 包括颈项部扳法 胸背部扳法 腰部扳法和四肢扳法 动作要领 颈项部扳法 颈项部斜扳法患者头部略向前屈 医者一手抵住患者头侧后部 另一手抵住对侧下颏部 使头向一侧旋转至最大角度时 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 此时常可听到扳动 喀喀 响声 一达到目的 随即松手 旋转定位扳法 患者取坐位 头略向前屈 将健侧之手置于头部 即头旋转方向对侧之手 术者站于患者侧后部 用一手拇指抵住偏歪的棘突 向左偏歪用右手 向右偏歪用左手 一手扶住对侧的下颏部 将头旋转至最大限度 棘突左偏头左旋 右偏则右旋 双手同时用力推扳 胸背部扳法 扩胸牵引扳法 患者坐位 令其两手交叉扣住 并上举 医生两手托住患者两肘部 并用一手拇指顶住患处 嘱患者自行俯仰 并配合深呼吸 作扩胸牵引扳动 胸椎对抗复位法 患者坐位 令两手交叉扣住 置于项部 医生在其后面 用两手从患者腋部伸入其上臂之前 前臂之后 并握住其前臂下段 同时医生用一侧膝部顶住患部脊柱 嘱患者身体略向前倾 医生两手同时作向后上方用力扳动 腰部扳法 腰部斜扳法 患者侧卧位 医生一手抵住患者肩前部 另一手抵住患者臀部 或一手抵住患者肩后部 另一手抵住髂前上棘部 把腰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 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 直腰旋转扳法 患者坐位 医者用腿夹住患者下肢 一手抵住患者近医生侧的肩后方 另一后从患者另一侧腋下伸入 抵住肩前部 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 另一种操作 取患者前屈 按需要角度 坐位 一助手按住其下肢及骨盆 术者坐于患者后侧方 用一手拇指按住需要扳动的棘突 另一手从患者健侧腋下伸出 钩扶住其颈项部 将患者腰部从前屈位向健侧旋转 当旋转至最大限度时 一手用力扳动腰部 一手拇指同时用力推按其棘突 腰部后伸扳法 患者俯卧位 医生一手托住患者的两膝部 缓缓向上提起 另一手紧压在腰部患处 当腰后伸到最大限度时 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 或医生用膝部顶压住病人腰或坐其腰部 两手分别握住病从两踝或两膝部 慢慢向上提拉 使腰椎过伸 20 拔伸法 用两手分别握住肢体的远近端 做相反方向用力牵拉 或利用肢体自身的重量做反牵拉力 两手握住肢体远端 向上或向前牵拉的一种手法 动作要领 头颈部拔伸法 颈椎拔伸法 患者正坐 术者站在其后 以双手拇指顶住枕骨后方 亦可置于风池穴上 用两前臂分别压在患者两肩 双手拇指的向上顶推力及双前臂的下压两肩的力 使颈椎处于持续的慢慢向上拔伸的力量中 形成拔伸 肩关节拔伸法 患者坐位 患肢放松 医生用双手握住其腕或肘部 逐渐用力牵拉 嘱患者身体向另一侧倾斜 或有一助手帮助固定患者身体 与牵拉之力对抗 也可向上牵拉 常用于肩关节功能障碍 腕关节拔伸法 医生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端 另一手握住其手部 两手同时作相反方向用力 逐渐牵拉 常用于腕部伤筋 腕骨错位等 指间关节拔伸法 用一手握住病人腕上部或捏住需拔伸关节的近侧端 另一手捏住其远侧端 两手同时用力作反方向牵引 适用于指间关节脱位及屈伸不利等病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