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203100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课程总复习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5年1月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保育和教育的立场出发 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塑造及指导 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治 注重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 促进儿童智能 行为 人格个性 社会性等全面和谐地发展 现代心理健康的由来 皮耐尔 Pinel 1792年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是倡导心理健康的历史起点 现代心理健康发源于本世纪初 由美国人比尔斯 Beers G W 倡导 他将自己在精神病院的见闻写成书 一颗失而复得的心 Amindthatfinditself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 判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不同角度 1 统计学标准 将 正常 看作平均状态 从统计学角度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 2 病理学标准 将 正常 看作不存在心理病理问题 3 理想状态标准 对照各种理想的行为而评估被评估者的行为 4 适应过程标准 将正常人的生活看作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 早期开端计划 是美国联邦政府为与贫困作斗争所提出的一项较早的早期干预项目 其目的在于支持社区帮助处境不利幼儿克服各种障碍 1965年经济机会办公室发起了为期8周的夏日活动项目 早期开端 向低收入家庭的幼儿提供综合性服务以满足他们情感 社会性 健康 营养和心理需要 自1994年始开始扩展到低收入家庭的孕妇和有婴儿 学步儿的家庭 现在每年约有751 000名幼儿和及其家庭参与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 补偿教育 是指针对在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处于不利地位的 没有机会享受正规教育的 丧失了良好教育权利的儿童 包括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 主要是少数民族儿童 进行的教育 补偿教育是以 文化剥夺理论 为基础的 文化上的欠缺 成为他们学业不佳进而导致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 而要想从根本上断绝这种 经济和文化上的贫困 智力低下 发展缓慢 学业不佳 就业不利 贫困 的恶性循环 就必须对这些儿童实行在教育上提供帮助的政策 即补偿教育 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布鲁姆的健康公式布鲁姆提出了一个决定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式 HS f E AcHs B Ls 公式中HS Healthstatus 指的是 健康状态 f是一个函数 E表示环境 B表示生物学因素 LS表示生活方式 AsHs表示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 布鲁姆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为环境因素环境 生物因素 生活方式以及保健设施等四类 随着对健康概念认识的深入 人们认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应由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 心理 社会模式 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防御性行为 在经常挫折时 个体会需要设法适应挫折情境 以达到和保持人与环境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平衡状态 为了减缓心理冲突和挫折 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某些机制解脱困扰 以恢复情绪平衡 这种机制或策略叫做心理防御机制 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被称作防御性行为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估 谈话法 通过与儿童和与儿童熟悉的人的谈话 获取有关儿童心理发育和行为表现的信息 从而初步估计儿童心理发育的水平 观察法 是在自然条件下 观察者为评价学前儿童的心理发育状况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筛选测查法 其目的是运用尽可能简便的方法获取有关儿童心理发育方面的信息 筛选只提供对儿童的粗略的评价 发现儿童是否存在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 而不能作结论性的诊断 第四章托幼机构中常见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拉扎鲁斯 Lazurus 1982 认为压力理论可分为三类 刺激理论认为压力是环境中潜在的 环境中紊乱的方面或环境对个体的要求都能产生压力 这种理论模式注重环境中能对个体产生影响的特性 反应理论认为压力是个体对环境中事件的反应 它注重测量压力的心理特性 相互作用理论认为个体的品质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 个人变量可以调节对压力的反应 也即压力随个体的不同而不同 Chandler 20世纪80年代 压力的四种一般反应模式 依赖的儿童 经常是被动的 不成熟的 具有攻击性和稚气的行为方式 冲动的儿童 很容易兴奋 冲动 一般活动过度 他们的行为朝向于权威人物或同伴 这种儿童具有敌意和攻击性 易于发脾气 行为外显 攻击的儿童 最主要的特征是成绩差 对自己成绩漠不关心 有时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有时又过分屈服 倾向于拖延 抑郁的儿童 安静 害羞和孤立 很少与别人主动交谈 喜欢发呆 表现更多的焦虑 过分敏感 第四章托幼机构中常见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第五章学前儿童主要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 自闭症 又称孤独症 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引发的 以社会性障碍 言语障碍和刻板行为为核心症状的普遍性发展障碍 自闭症的表现 社会性障碍 缺乏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兴趣 对他人反应冷淡 无微笑反应 面部常无表情 眼神有特殊表现 常常避开他人的目光 言语障碍 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迟缓 常常缄默不语 倾向用手势 强求一致的刻板行为 自闭症儿童往往强烈要求保持现状 不肯改变其所在的环境 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智力障碍 一些调查研究报告自闭症群体中大约四分之三的人伴有智力障碍 特殊关注与依恋 自闭症儿童专注于某些事物或其特征 收集并携带各种物品 第五章学前儿童主要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 第五章学前儿童主要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 自闭症的矫正 儿童最大的障碍是社会交往的障碍 言语障碍与重复刻板的行为方式 其生活能力和交往能力都很差 因此 教育改善的重点是教会儿童必要的生活技能 即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与人交往的技巧和方式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配合以及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等 一般来讲 游戏治疗 行为治疗 听觉综合训练 感官综合训练 言语治疗及音乐治疗等 对于自闭症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第五章学前儿童主要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 多动症 是儿童注意力缺乏 活动过多 冲动性和延迟满足困难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的总称 它是儿童期最常见 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 1949年格塞尔 Gesell 等研究发现此症与轻微脑损伤有关 将其命名为 轻微脑损伤综合症 此后 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多动症不是轻微脑损伤的结果 而是由脑功能轻微失调造成的 于是 1962年暂时命名为 轻微脑功能失调 1980年认为该症的主要问题是注意缺陷问题 故将其命名为 注意缺陷障碍 简称ADD 1987年改称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简称ADHD 1990年国际疾病分类组织将其统一命名为多动障碍 HD 而我国惯称为多动症 第五章学前儿童主要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 多动症的矫治 首先要了解其病因 改变常规的说教和批评教育的方式 对儿童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关心帮助 耐心倾听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 然后根据儿童的特殊情况 有针对性的制定长期和短期的教育目标 可以采取行为管理 心理治疗 自我控制训练 认知调节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等一系列方法 除了采取以上方法外 还可以采用药物治疗 饮食治疗等 矫治者不仅要制定并实施多种方案来矫治儿童多动症 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第六章学前儿童心理辅导概述 心理辅导 是指咨询者通过面谈 书信和电话等手段向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和咨询帮助 现代心理辅导 是以一定的理论 依据一定的手续为背景得以成立的 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不同 1 服务对象的不同服务对象的称呼 来源 程度 2 二者关系的不同 预防Vs矫治 3 过程的不同 第七章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特点 1 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特征 1 主要通过游戏形式来进行 2 激发儿童自愿接受辅导的愿望 3 父母同时作为心理辅导对象 2 托幼机构心理辅导的形式 1 电话咨询 2 面谈 3 连续面谈 4 团体面谈 第八章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传统理论与方法 1 重视早期经验2 对早期经验的分析3 对无意识的把握4 对梦进行分析 精神分析疗法非常重视幼儿期体验 认为个体的性格 人格等强烈地受其幼儿期体验的影响 一切神经症都是由于被压抑在无意识中的那些幼儿期的精神创伤和痛苦体验所造成的 精神分析疗法非常重视对早期经验的分析 这些早期经验包括幼儿期的各种体验 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的状况 生活的地区情况及幼儿园时所受到的对待等 精神分析认为 研究无意识最重要 它能说明人的行为的动因 知道无意识的主要方法有 自由联想法和催眠法 1 梦是愿望的达成 2 梦是思考的隐藏 3 梦是心理冲突的中心 第八章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传统理论与方法 游戏疗法是通过游戏活动达成治疗儿童问题行为的方法 是特别适用于学前儿童的心理疗法 游戏疗法的原理 游戏的特征使游戏疗法适合学前儿童 1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 2 游戏是儿童的自发活动 第八章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传统理论与方法 行为主义学者认为 行为是一种再教育或再学习的过程 通过行为疗法 适当的或有益的行为会被增强 同时偏差的或无益的行为会被消除 行为疗法的作用是利用强化方式协助儿童达成他们自己预定的目标 2 强化原理 强化 普雷马克原理 消退 消退有可能不是逐渐减弱 爆发 负强化不同于惩罚 正强化 负强化 代币强化 后援强化物塑造 行为技能训练 使个体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而最终养成训练者所期待的行为的整体过程就是塑造 系统脱敏法 是心理学家沃尔普在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治疗技术 它是一种逐步消除不良条件情绪反应的治疗技术 常被用于无法学会自我松弛 也不能对自己所恐惧的场景进行想象的学前儿童 包括三步骤 1 松弛训练 2 划分焦虑等级 3 脱敏训练 第八章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传统理论与方法 第九章个体心理学理论及其辅导方法 个体心理学是由心理学家阿德勒 Adler 创立的 阿德勒相当强调个体的独特性以及个体的生命风格 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为 个体心理学 生命风格 styleoflife 指的是个体不断前进达到目标时的一种特有方式和习惯行为 生命风格的分析包括个体在遇到挫折时的习惯反应 以及个体在面对需要主动出击时的情境时的习惯反应 大约到5岁时 儿童已发展出一套处理问题的 最佳模式 这就是个体的 生命风格 每个个体都有他独特的生命风格 它是一套行为模式 若没有处在干扰 个体的生命风格很少会改变 生命风格使个体能组织 了解 预期和控制他的世界 实际的辅导方法 鼓励 第十章沟通分析理论及其辅导方法 沟通分析 TA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波纳 Berne 提出的 波纳曾师从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 他摈弃了在精神分析疗法中常用的传统精神治疗的处理方式 发展了容易运用的TA心理治疗方法 5 安抚 1 结构分析 2 沟通分析 3 脚本分析 4 生活地位 波纳将人格分为P A C三种人格的独立自我状态 即父母 parent 成人 adult 以及儿童 child 三种 脚本分析 是指分析个人根据他的生活脚本而演出的心理之剧中所表现的内容 生活脚本的定义 生活脚本即是生活安排了个人从幼年时期挑选出来的儿童自我状态 而且绝大部分的信息 都是个人处于 儿童 自我状态时接受父母所给予的评价而来的 生活脚本指示着个人过日子的方式及寻求目标的内容 一个人 不管是有意识或是潜意识 都会依照脚本 近乎强迫地规定自己演出的方式与内涵 生活脚本有三种类型 赢家 输家及非输非赢家 大多数的人 80 85 的人 是非输非赢家的脚本 但至少 生活地位 lifeposition 是指儿童基于沟通与脚本的基础形成的自我价值与他人价值的综合感受 有四种常见的生活地位 1 我不行 你行 类型 2 我不行 你不行 类型 3 我行 你不行 类型 4 我行 你行 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