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课时分层作业13 柳永词二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98464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课时分层作业13 柳永词二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课时分层作业13 柳永词二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课时分层作业13 柳永词二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分层作业13 柳永词二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00362075】 A伫倚(zh)黯黯(n)凭阑(ln) 强乐(qing)B参差(cn) 差使(chi)憔悴(cu) 谯楼(qio)C沙堤(d) 天堑(qin)珠玑(j) 罗绮(q)D叠巘(yn) 羌管(qing)钓叟(su) 图将(jing)BA项,“参”读cn。2下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导学号:00362076】 A望极春愁,暗暗生天际。B无言谁会凭阑意?C为伊消得人憔悴。 D嬉嬉钓叟莲娃。AA项,暗暗黯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伫倚危楼风细细危:高B为伊消得人憔悴 消得:消瘦得C千骑拥高牙 高牙:高高飘扬的军前大旗D参差十万人家 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B消得:值得。4下面均是摘自宋代词人的词句。请按词人词风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A/B/C/ D/A婉约,豪放。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八声甘州”,简称“甘州”,唐边塞曲,后用为词牌。因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B张先,字子野,乌程人。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反映。语言工巧。C柳永,人称“柳七”、“柳三变”,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他擅长写小令、慢词。D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突破五代词的绮靡风气。C柳永只擅长写慢词。6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请选出组合正确的一项()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词至柳永,体制始备。柳永不仅_,而且_,_,_。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即变“雅”为“俗”A BC DA注意“创作方向”“音乐体制”,与的衔接关系。7国民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改善了,消费观念变化了,而奢侈浪费的行为也悄然成了一部分人的“时髦”。请你针对这一现象,拟一条公益广告词。要求:立意明确,能起到警醒或劝诫的作用。用语文明,措辞得体。句式要整齐,不超过30字。_【解析】本题要求针对“奢侈浪费的行为”这一现象,拟一条公益广告词,需要我们明确:此类广告词的对象目标是“公益”,其旨在警醒或劝诫社会上的人,因此,注意语用要求,结合立意要求加以构思即可。【答案】实用是原则,节俭是美德,做文明消费者!物质消费的奢侈时髦是精神消费的贫困和落伍!经济要发展,生活要改善,消费要理性!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和人脸识别技术一样,虹膜识别是被产业界看好的身份识别技术,_一是虹膜识别安全性高,_即便是同一人的左右眼或者同卵双胞胎,其虹膜纹理也有显著差异。一是虹膜纹理在胚胎发育的第三个月到第八月就形成,_稳定性好。此外,采集虹膜图像不用接触,方便易用。_【答案】虹膜作为身份识别有许多优势。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虹膜纹理。并且终身保持不变。二、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导学号:00362077】 芳草渡宋贺铸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撚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此夜为谁排。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注】“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犹如飞雁斜行,故称。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运。B“撚青梅”的“撚”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撚梅的形象。C词的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丈夫的依恋。D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目一新。CC项,“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分析有误,“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是女子对丈夫的关怀,女主人公让丈夫把烦恼给自己送来,体现出的是一种令人感动的为对方着想的牺牲精神,所以“幽怨”是没有依据的。10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_【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分别时与丈夫难分难舍、内心伤痛、深爱丈夫,愿为丈夫付出的痴情女子形象;主要通过动作(或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形象;“留”“送”“撚”“泪下”“问”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子离别时内心的伤痛和对丈夫的依恋,从“低声问道几时回”一句以后,全是对女子的语言描写。她告诉丈夫,你在他乡相思烦恼,不妨把你的烦恼送来给我,让我一人承受。表现了这个痴情女子深爱丈夫,愿意为丈夫付出的一面。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临江仙冯延巳秣陵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晌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注】秣陵:今南京,旧称金陵,后更名为秣陵。一晌:很短的时间。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冯延巳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以富艳精雕的意象来表达缠绵的情致,如以对“雨晴芳草烟深”“天长烟远”等局部细景的雕琢来烘托离人的缱绻情怀。B“路遥人去马嘶沉”写出了离人去远,人影不见,马嘶不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C“沙头惊起双禽”中“惊”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指主人公被惊吓,埋怨吹笛人不解自己心中愁怨,把自己从与意中人相会的美梦中惊醒。D“徘徊一晌几般心”写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他叹惋与意中人天各一方,哀怜自己孤独寞,更从“一晌”中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道理。BA项,冯延巳虽继承了花间词传统,题材较狭窄,但词风被王国维评为“深美闳约”,善于用大境写柔情,空间境界阔大,如“天长烟远”意境开阔,并不是局部细景的雕琢。C项,“惊”字并非指笛声将送别之人吓了一跳、从美梦中惊醒,而是从满腔愁绪中惊醒。且“禽”被惊飞犹成双成对,离散的人却天各一方,人不如鸟,更增离人心头愁苦。D项,“一晌”指时间之短暂,该句表达的是在短暂时间内感情变化剧烈。对时间、生命无常的感悟并无依据。1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柳永风霖铃的下阕。请比较“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异同。_【答案】(1)相同点:两句都借“柳”的形象来表达惜别留恋之情。(情感角度)(2)不同点:冯词描绘了春光中万枝新柳闪烁金光的鲜丽春景(画面角度),以乐景写哀情(手法角度),倍显主人公离索惜别的愁情;柳词是虚写(手法角度),想象分别后晓风残月下杨柳岸清冷萧索的秋景(画面角度),渲染了离别后的寂寞相思之意(情感角度)。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导学号:00362078】 高阳台西湖春感张炎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注】张炎: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即落魄纵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韦曲:在长安南皇子陂西,唐代诸韦世居此地,因名韦曲。13下面对词的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春暮时景的咏物词。诗人虚写春天的景色,实写内心的亡国之痛。以景示情,以情带景。耐人寻味,耐人咀嚼。很有婉约派的词风。B“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词人暗用了辛弃疾的两句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意谓连悠闲的鸥,也生了新愁。白鸥之所以全身发白,似乎都是因“愁”而生的,因此常借用沙鸥的白头来暗写自己的愁苦之深。C“见说新愁”以下,词人倾诉个人的满腔哀怨、痛苦难当,尤其两个“怕”字,真切地勾画出词人睹物伤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D“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开帘”照应“掩门”,“飞花”照应“卷絮”,“啼鹃”应“巢莺”,首尾呼应,营造了一种花飘风絮,杜鹃啼血的悲凉氛围。AA项,实写春天的景色,虚写内心的亡国之痛。14这首词中,词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写出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并作简析。_【答案】愉悦之情:莺歌燕舞、春意深厚。惜春之情:东风已逝,蔷薇花开,只留下一抹荒烟。国破家亡的哀伤之情:漂泊在外,愁思满怀,怕见落花,怕听杜鹃啼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