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教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98401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教学案学习目标高考考点:物质、运动、规律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规律客观性哲理备考重点:物质、运动、规律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规律客观性哲理重点难点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学情分析】在教学中主要以引导为主,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概括课本的知识点,在重难点部分着重细讲,巩固和加强知识点。【导学流程】自主学习内容 一、 回顾旧知:哲学的基本问题二、 基础知识感知 阅读课本2834,思考以下问题 一、世界的物质性考点一:物质含义:物质是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放映的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针对训练】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A万事万物的特性 B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考点二: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针对训练】1、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B.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C.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的许多宇宙间的物质新形态,比如像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等,在地球上有的已经有局部的发现,有的并没有普遍的存在。这些发现表明( )A现象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 B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D那些未经证实的新发现往往成为科学进步的干扰因素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考点三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_的根本属性。 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_。物质只有在_中才能存在,_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2)物质是_的主体。世界上没有不是_的运动。运动是_物质的运动,_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离不开_的。【针对训练】 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正确的是认识有(多项) ( )A.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C.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 D.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2、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是 (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的观点考点四:3静止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的_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 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 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事物相对于_来说没有发生_,或者说五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_.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区别静止是_、_、_;运动是_、_、_、(2)联系静止是 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 和 的统一。只承认 而否定 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 而否定 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巩固练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据此回答12题。1“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联系A BCD2正确表述运动、静止、条件之间关系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考点五:5规律(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 、 的联系。【巩固练习】1下列属于规律的是(多选)A水往低处流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月亮绕地球转E、红灯停,绿灯行 F、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2)规律的特征客观性:规律是 ,规律是 ,它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 。普遍性: 、 和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 的。【针对训练】“花开花落各有时。”传说武则天曾下令百花一夜之间开放,唯独梅花不开,被贬洛阳。今天,“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菏泽春天才开的牡丹,冬天就能在难过怒放。1、“花开花落各有时。”表明(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规律具有普遍性(方法论要求)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按照 办事,而不能 。2.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 和 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和 ,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三、小组讨论湿地是地球的肾,对于湿地保护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一味地追求原始,存在“打碎新世界、恢复原生态”的冲动。时空变化是不可能复原的,盲目追求原始的生态环境就像春秋时代楚人刻舟求剑一样可笑。因此,我们既要反对改造自然的狂妄,认为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也不能因敬畏自然而无所作为。请回答:(1)材料中说:盲目追求原始的生态环境,就像春秋时代楚人刻舟求剑一样可笑。从哲学角度分析楚人刻舟求剑的可笑所在。(2)“我们既要反对改造自然的狂妄,认为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也不能因敬畏自然而无所作为”这句话蕴涵了什么哲学道理?。四、 基础知识拓展与迁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请及时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提问展示问题预设规律的原理及方法论课堂训练问题预设1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句话说明了()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2人们按照元素有规则的变化进行推论,发现了一些“空位”上的元素,这表明()A有的规律也是可以创造的 B有些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D自然规律是主观对客观的映象整理内化1、 课堂小结2、 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