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8 拿来主义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96827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8 拿来主义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8 拿来主义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8 拿来主义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随笔、杂文8拿来主义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一条消失的河流的源头阎豫昌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河流虽然消失了,源头仍有清泉从地心喷出。这不是一条无名小河的源头,而是古代著名的济渎。济渎东西两源汇合的清波曾经能够独流入海。尔雅释水记载:“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如今,济渎源头的泉水,仍似珠玉般从地心涌出。今人不见古人面,但古人留下的笔迹和行踪,却是可以寻觅的。一串泉水如一串闪光的故事,诉说着古老的史实和神话。这儿曾使司马迁留连忘返,他在史记封禅书写道:“四渎者,江淮河济也。”我站在司马迁曾漫游过的济渎源头。这源头在至今犹存的豫北济源县的济渎庙里。庙里有几棵古老的汉柏,枝头的新叶仍然青翠芬芳,在它们两千多岁的年轮里,也许还收藏着司马迁的足音。“四渎”和“五岳”一样,受到古代帝王隆重的封禅。济渎庙现存庞大的古建筑群,仍占地一百多亩,保留着清源洞府门、济渎神寝宫等七十多间宋元明清建筑。人们由此可以遥想它自隋代开皇二年兴建庙宇以来的繁荣。醉心于畅游名山大川的唐代文人,曾于月夜泛舟济渎。如今,唐时的河道消失了,那歌吟却依然在全唐诗中回响: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濮泉数眼沸,平地清流通。这是诗人李颀的歌吟。如今,诗人赞叹的那可通舟船的清流,只有那几棵两千多岁的“将军柏”在朦胧的月夜中、在如梦的忆旧中才能闪现吧?“将军柏”当然也记得,那位名叫白居易的大诗人,倚在它的树干下,深情地注视着济渎的泉水向东涌流,放声长吟: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这位大诗人从济水东流不到大海决不停留的奔腾向前之势,悟到了人生哲理。济水哺育了两岸的百姓,也哺育了诗人文豪,给他们以哲理和诗情。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这里,曾诞生过许多绚丽的神话。济水源头,汇出的一潭清水曾被称为“小北海”,也是济渎神的“河宫”。皇帝和大臣们,曾毫不吝啬地向河宫抛下长长的金银项链,名曰“抛长生”,祈祷长生不老。他们没想到,不但皇帝王公大臣要老,要死,连济水也老了,死了,消失了只有几座古碑,记载着海市蜃楼般的“济渎朝霞”的美景,叙述了一个从洞庭湖来的旅人向济渎神击石投书、传达玉帝命其行雨的神话。令人叹息的是,如今济源县的年轻人,也许不明白他们的故乡竟是以济水之源命名的。济源县的地图上,也没有济水,甚至连济渎庙的标志也没有。济渎的济水流进蟒河,蟒河又流进黄河。古代济水独流入海的河道,早被黄河吞没了。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我的脚下,是济渎水汇成的小潭。潭上有石桥,桥畔可供凭栏观鱼的“灵渊阁”是古代帝王大臣们“抛长生”时投掷下金链的地方。如今,这“灵渊阁”下的小北海,只有几个洗衣妇将肥皂泡涮进潭水,枯枝败叶和碎纸屑在潭中漂移。何处去寻“苍螭送飞雨,赤鲤喷回风”的济渎胜境?谁能相信这儿竟是沉过金链、诞生过许多美丽神话、激发过古代第一流大诗人激情的济水之神的“河宫”?由济渎庙西行里许,便是济水西源延庆寺含利塔西墙外著名的“龙潭”。这是出自王屋山的流水,出山后潜流地下,至此又从地心涌出,汇成济水西源。此处被誉为“龙潭夜月”济源八大景之一。那景色是:“潭水莹澈,夜间潭光塔影,相映如画。”我来到这景色如画的西源一看,大吃一惊:“龙潭”周围的草坡上,支着一个个大铁锅,锅里煮着黑黄色的碱水,碱水里放着黑的白的羊皮。羊皮又拖到“龙潭”里漂洗,刚涌出地面的清泉,立刻被污染成一潭黑黄恶臭的污水。看来,人们的生计和致富,比保护自然环境更胜一筹。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济水消失了,黄河吞没了它下游的河道。但是,黄河并没有吞没济水之源!济渎依然存在,泉水依旧涌出,为什么河南省分县地图册上都不再标示济渎了呢?为什么济渎清源刚涌出地心,就变成一潭恶臭的污水呢?这哭泣般依然涌着泪珠儿的济水之源呵,你也要消失吗?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它们两千多岁的年轮里,也许还收藏着司马迁的足音”中,“收藏”把抽象的足音化为可收藏的物品,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异曲同工。B.如今济源县的年轻人不知道故乡的命名缘由,济源县的地图上没有标识济水和济渎庙,作者抚今追昔,指出了这就是济水今不如昔的深层原因。C.文章中,古老的汉柏、“龙潭”等自然景观和济渎庙、古建筑群等人文景观以及神话传说、人文掌故等文献资料相映成趣,增添了文章的厚度。D.曾经独流入海、繁华一时的济河如今已经消失,曾经清澈的济源如今已被严重污染,触目惊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人们的批判、对现实的忧思。解析:B“这就是济水今不如昔的深层原因”错,今不如昔的深层原因不在于年轻人不知道故乡的命名缘由,不在于地图上没有标识济水和济渎庙,而在于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对环境的掠夺性开发。2.文章引用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解析:解答时首先从引用古诗文的通用作用分析“增添了文章的文化色彩”,然后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从内容的角度看,“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濮泉数眼沸,平地清流通”佐证了济渎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再现了济渎泉眼水沸、清流贯通的事实,增强了历史真实感,从结构的角度看,下文描写的济水已经消失的现实,二者构成对比,强化作者对当今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忧虑。答案:引用古诗,增添了文章的文化色彩。佐证了济渎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再现了济渎泉眼水沸、清流贯通的事实,增强了历史真实感。和下文所描写的济水已经消失的现实构成对比,强化作者对当今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忧虑。3.“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请从文章结构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两个方面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解析:从文章的结构的角度看,呼应文章题目,用这句话把文章划分为四部分,层次清晰,条理清楚;从思想感情的表达看,这是反复的手法,反复咏叹,强化思想感情的表达,让作者的感情从淡淡的哀愁到愤怒的呼吁。答案:文章结构:呼应文章题目;用这句话把文章划分为四部分,层次清晰,条理清楚。思想感情的表达:反复咏叹,强化思想感情的表达;是作者思想感情逐层推进的标志:从淡淡的哀愁到愤怒的呼吁。二、语言运用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兹定于本周日上午十点在艺术楼401召开会议,请各班班长、团支书务必准时参加,不准迟到。B.那些所谓的书法算得了什么?以后有机会我让您看看我的墨宝,体会一下什么样的书法才是真正的书法。C.小张刚到外地工作,有一天接到了父亲的电话,小张对同事说:“先父要我多向工作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请多指教。”D.市教育局在今年教师节前夕评出九位师德标兵,从今天开始,书刊将陆续刊登介绍他们先进事迹的文章,以飨读者。解析:DA项,这是一则会议的通知,在通知中用“务必”“不准”语气过于生硬,不得体。B项,墨宝,指宝贵的字画,也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的画。不能用在自己身上。C项,“先父”一般指已去世的父亲,用于此处不得体。5.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A.B.C.D.解析:C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是对的具体阐述,是总分结构,是总述句,文段后三句分别阐述“追述的”“预言的”“悬想的”,故句应该在句之后,由此知应选C。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传统的道德教育以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这种教育方式没有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回归现实生活才是道德教育的理想路径。,人们才能感受到道德教育的丰富多彩。当然,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并不是一味地服从于现实生活,这种引导是积极向上的引导,是对幸福生活的追寻。解析: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根据前文“这种教育方式没有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知应该填写“因而难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之类的句子;第空根据前文的“回归现实生活才是道德教育的理想路径”和后文的“人们才能”可知应该填写“只有回归现实生活”;第空根据前文“现实生活”以及关联词“不是”和后文的“这种引导”,可知应该填写“而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引导”。答案:因而难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因而难以提高道德教育的效率)只有回归现实生活而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引导7.认真观察这张照片,按要求回答问题。1月8日早晨,留守儿童“冰花男孩”穿着一件不太厚的外衣走进教室。由于天气太冷,一路赶来上学的他,头发、睫毛上沾满了冰霜,脸蛋也冻得通红,一双脏脏的、红肿的小手已经起了冻疮。他站在教室里、萌萌的样子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看到这张照片,你有何感受? 如果你是网友,请结合材料和你的感受给“冰花男孩”写一封短信。要求:有一定激励性;使用排比手法;信的格式要正确(落款写“一名网友”);100字左右。解析:根据图片中小男孩头发、睫毛上所结的冰花,不厚的外套,可知小男孩正在忍受严寒之苦,可以进一步想小男孩忍受如此严寒之苦的目的是什么,并展望如果男孩继续这样坚忍下去,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写信时可以围绕以上内容进行,对小男孩进行激励和认可。并注意题目要求。答案:(示例)亲爱的“冰花男孩”:你好! 看到你头发、睫毛上的冰霜,便想到你上学路上所受之寒苦,心里感慨万千。冰霜实寒,但请你足够坚持,坚持自己的梦想;路途实艰,但请你足够坚定,坚定自己的选择;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相信自己的未来。一名网友年月日三、片段写作8.请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写作提示:该片段的写作,要在明确比喻论证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选取形象生动的比喻诠释“生命”的意义。除比喻外,还可以运用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答案:(示例)生命是山,我们无法预估它的长度,我们却可追求它的高度。生命是路,它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沙石组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平平淡淡中尽显生命之完美。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于茫茫沧海之中,只有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才会迎来明天海上初升的太阳。君不见轻音浅唱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君不见自信乐观的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君不见高歌猛进的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们倾尽一生的热情与执着,尽情挥写生命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