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蜜蜂教案 湘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19653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蜜蜂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蜜蜂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蜜蜂教案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蜜蜂教案 湘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蜜蜂珍视生命、顽强执着精神的赞叹之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蜜蜂顽强执着精神的赞叹之情。【教具学具】字母投影片、录像片。【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这是什么?2.说到蜜蜂,你想到了什么?3.说实话,其实我不太喜欢蜜蜂,因为我小时侯曾经被它蛰过一回,但是后来听老人说蜜蜂轻易不蛰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蛰,一蛰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就原谅它了。可是从此看到它,总觉得心里有疙瘩。直到我看到了这篇文章,(板题)才知道自己对它了解得太少。4.相信大家在读完课文后,必定会对它有新的认识。二、初读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课文。1.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2.学习2-5自然段(1)你是从哪看出作者的厌烦?重点:理解词语锲而不舍指导读出我的不耐烦、厌恶之情你看到一个怎样的作者,一只怎样的蜜蜂?(2)小结: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我先是赶它,然后拍它,接着踏它,最后还使出全部力量碾它,恨不得置它于死地。可这只蜜蜂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和退缩,它两次从土里钻出来。3.学习6-11自然段(1)我再也不想去伤害它,我心中充满疑问,我开始静静地观察它,我看到了什么?蜜蜂做了什么令我感动?默读6-11自然段,同座合作补充板书。指名回答。(2)它是怎样修补自己的翅膀的?划记修补过程中的动词,完成填一填。(3)被修补的翅膀伤得怎样?从哪看出很严重?(4)尽管伤得这么严重,但它仍然(引读填一填)(5)师引读9-11自然段。(6)读完了蜜蜂振翅起飞的经过,你想对蜜蜂说什么?(7)这可爱的小生灵折服了我们,同时也折服了作者,从哪可以看出?(8)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引入原名翅与祷四、总结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两次钻出来 不怕困难15*蜜蜂 一次又一次修补翅膀 坚持不懈三次试飞【教学反思】本反思以蜜蜂一课的教学设计为基点,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谈几点看法:一、尊重和信任学生,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一部分,在授课时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出发,学生喜欢怎样学习,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心理需要。因此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读文中的句子,并和同座一起合作完成板书。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和信任学生,允许学生提出各种意见,包括与教师相反甚至错误的见解。教师要尽力避免简单的指责和训斥,避免有损学生尊严的讽刺和挖苦。只有这样,学生在确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才能在同学们面前,在教师面前,无拘无束。坦露心声,并逐步养成自尊、自信的品质。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特别想要阐述自己的见解,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他们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引导学生补充板书时,我就是先让学生跟同座讨论,等每个学生都经历了动脑,动口的过程后,再指名回答,从而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三、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读课文。 俗语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上,我采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有自读、轮读、引读、指名读等,学生在一遍遍的感情朗读后,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多的体会,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一种最好的自学方法。四、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学习教学结束后,我向学生推荐阅读阳朔的荔枝蜜,力求将课内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