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木头》教学案例 青岛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19573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木头》教学案例 青岛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木头》教学案例 青岛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木头》教学案例 青岛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木头教学案例 青岛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青岛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10课)设计思路:本课内容以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和拓展活动四个板块的形式呈现,充分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理念。活动准备列举的实验材料:酒精灯、放大镜、小刀、电池、导线、水槽等,主要让学生课前准备。活动过程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本着“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并力主使探究活动更具自主性、开放性和科学性的原则设计。在上课伊始让学生从身边常见的事物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然后让研究兴趣相同的同学自由组合在一起,共同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这样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引导作用并有利于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进行探究;另一方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同一内容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既可以做实验,也可以查阅资料等,让学生开阔思路,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加强了对探究方案和探究方法的指导,做到有“放”有“扶”和“扶”“放”结合。为了让学生按照他们的想法来研究,还为学生准备了足够多的实验器材、图书资料和相应的网站信息,便于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研究。为了解决水、湿木头导电差、不易观察的难点,还引入了电流计。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后,让学生尽情汇报自己的研究所得,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条理的叙述和总结,以获得必要的知识。结合木材的应用,适时向学生进行合理使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情感教育。在课临结束时,引导学生将本课的研究向深处进一步拓展,以延伸到更广阔的课外活动中去。教学目标:1、能针对探究木头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2、在探究木头特点的观察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意识到不合理的使用木材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3、知道木头是天然材料,了解木头的性能及用途。教学材料及准备:1、各种木头,如:杨木、柳木、枣木、榆木、桐木、樟木、槐木、红檀木、酸枝木、紫檀木、鸡翅木、江南香木等。2、仪器:酒精灯、火柴、放大镜、电池、小电珠、导线若干、小刀等。3、各类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知识、百科知识全书、植物之谜等。4、网站信息:木头的有关知识(可以自制网页,如:把木头的用途、成长过程、人类对木头的利用与毁坏、我国的林场资源、木头的种类等制成简单的网页信息)。(学生所需仪器、书籍资料都放在一边,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自行选取。)教学过程:一、从学生身边常见事物引出探究的主题师: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家里有哪些家具吗?生:有桌子、椅子、书橱。生:沙发、床、柜子。生:写字台。生:餐桌。师:哎呀,这么多啊!那你们知道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生:木头。师:对,是木头。你们研究过木头吗?生:没有。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木头,好吗?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研究的内容,设计研究方案师:如果我们要研究木头,你想研究什么呢?生:我想研究木头的年龄。生:我想研究木头在水中是浮还是沉。生:我想知道木头能导电吗?生:木头的气味有什么不同?生:木头是什么形状的?生:木头有什么用?(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咱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些问题。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从中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小组内研究兴趣相同的同学可以合作,共同研究你们感兴趣的内容。大家认为这样可以吗?生:可以!师: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研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办?还需要注意哪些?生:我认为小组内要分好工,配合好。生:要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生:要选好实验材料和工具。生:还要制定好实验方案。生:要注意安全。师:同学们真会思考问题!那么要研究这些问题,我们该采用哪些研究方法?生:做实验。生:查阅书籍,还可以上网。生:问问老师和同学。师:说得真好!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然后制定好方案,按照方案进行探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某些材料、工具、书籍资料可到前面来取,需要上网查阅相关信息可到老师的微机上来查询,当然,你也可以询问老师或同学。都听清楚了吗?生:听清楚了。师:为了帮助同学们作好实验记录,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记录表。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一边研究,一边记录。能做到吗?生:能。师:好,现在,请各小组选择要研究的问题,分好工,制定好方案,开始探究!三、学生开始探究实验,并学会在探究中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有一小组学生把木头接入电路,检验干木头是否导电。他们还想到把木头浸湿,继续检验湿木头是否导电,并用画图的方式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一小组学生想探究木头有什么用途。他们一边询问同学一边做记录,并上网查询有关木头用途的知识。)(一学生对木头的年轮发生了兴趣。他一边用放大镜观察木头的年轮,一边从课外书籍上查阅着什么。)(有一小组的学生把木头放入水中,他们发现有些木头沉入水底,惊奇的议论着什么。)(有个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新问题,他用指甲在木头上划着什么)四、交流与表达师:都研究好了吗?师:现在请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并做好记录,若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补充。生:我研究的问题是“木头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通过实验,我发现杨木、柳木、枣木、榆木、桐木、樟木、槐木、江南香木都浮在水面上,而红檀木、酸枝木、紫檀木、鸡翅木沉到了水底。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实验前你是怎么想的?生:我原来认为所有的木头都浮在水面上的。师:结果呢?生:结果发现木头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师:看来仅靠猜想是不行的,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生:我还发现木头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数一数年轮有几圈,就知道木头有几岁。生:我从百科全书上还查到有些树木一年长好几圈呢,那样,年轮就不等于年龄了。师:说得好!查阅书籍资料确实是获得知识的好方法。生:我还发现年轮有的疏有的密,我认为根据年轮能辨别方向,疏的一面指南,密的一面指北。师:你的知识可真丰富!生:老师,我还在网上查到了很多年轮的图片呢。师:是吗?太好了!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学生到微机前面,展示有关年轮的图片和资料。并一边展示,一边介绍。)师:还有什么新发现?生:我研究的问题是木头是否导电。我先把干木头接入电路中,发现所有的干木头都不容易导电;可是我把湿木头接入电路后发现小电珠也不亮,湿木头也不导电呢!师:是吗?有不同意见吗?生:不对,湿木头导电!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从课外书中看到过。师:那湿木头到底导不导电呢?想不想知道?生:想。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非常灵敏的仪器,它能检测出非常微弱的电流。(出示电流计)当有电流通过时,它的指针会发生偏转。我们就用它来检验湿木头是否导电。(演示:分别把两段长短、粗细相同的干、湿木头接入电路,检验它们是否导电。教师做演示实验时,学生们纷纷站起,瞪大眼睛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当看到接入湿木头指针发生偏转时,不禁惊叹起来!)师:你们还研究了什么?生:老师,我还发现木头有的软,有的硬呢。师:是吗?你在研究中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真了不起!说说你是怎么研究的?生:我用指甲在木头上划,发现桐木、榆木、樟木较软,红檀木、酸枝木、紫檀木较硬。师:你能用感官充分感知木头的软硬,真不简单!生:我还研究了木头的用途。师: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可以到微机上边演示边说吗?师:当然可以。(学生上网后边展示边介绍。)师:通过你的研究,老师真是眼界大开,木头竟然有这么多用处,连躺在我们面前的这张纸,它的主要材料也是木头,真是太神奇了!你们还知道木头有那些用处吗?生:我知道木头还能制作玩具。生:能制作象棋。生:能做铅笔。师:是啊,木头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天然材料。师:你们知道木头是怎么来的吗?生:是砍伐大树得到的。生:树要经过很多年才能长成材呢。生:我知道一种树叫“铁木”,它长得慢极了,所以非常硬,刀枪不入呢!师:木头真是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木头。你认为我们要怎样珍惜木头?生:要爱护花草树木。生:不能在树上乱刻乱画。生:看到破坏树木的现象要制止。生:我认为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节约用纸,因为木材是制造纸的原料。生:我觉得我们要用一些替代木头的东西。比如,木头桌子可以用玻璃的代替,这样就节约了木材。师:同学们说得真棒!五、课堂小结及课后拓展师:这节课同学们对木头进行了悉心研究,真不简单!你们能不能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学生纷纷谈这节课自己的感受。)师:同学们的收获很多。我们来看一下探究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问题大家非常感兴趣,并认真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新发现,真棒!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如木头的形状、木头气味,虽然同学们想到了,也提了出来,但暂时不感兴趣,没有研究,那咱们就课下再去研究,好吗?生:好。师:下课。教学反思:这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实验发现木头的特点,并在探究中萌发珍惜木材、节约木头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基本上遵循了教材的思路,并在实施过程中重点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理念,使探究活动更具自主性、开放性和科学性。问题是探究的开始。在这节课引入时,我注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提出探究问题,以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科学课一个重要的方面,学生不仅在课堂开始会提出一些研究的问题,即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认真观察及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思考,直到带着探究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走出课堂,在课后将探究活动持续进行下去。形成一个“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良性循环中,这才是科学素养所要求的良好习惯。教学的实践也证实了上述做法的正确性。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组成协作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上网浏览、查阅资料、询问别人等不同的探究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开阔思路,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在分组人数上有时会很不均衡。在探究前,我注意提醒学生要首先制定探究方案,这是学生在解决科学问题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它旨在让学生动手前先动脑,使探究活动的方法更明确、思路更清晰、过程更科学。在探究中,我注意提醒学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让学生养成做记录的习惯,把在研究中的点滴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经过学生的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为小组间的表达与交流奠定基础,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这又是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这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应加强指导的力度。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评价不是孤立的。因此,我注意将评价贯穿在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时时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对探究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中肯的评价并用学生喜爱的小标志来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所在。通过在教学中实施恰当的评价,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激励效果。总之,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注重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得到体验和思考,从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一定的升华,这是今后要追求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