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 备考百强校微测试系列 专题42 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药品的保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94066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 备考百强校微测试系列 专题42 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药品的保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化学 备考百强校微测试系列 专题42 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药品的保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化学 备考百强校微测试系列 专题42 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药品的保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42 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药品的保存(满分60分 时间25分钟)姓名:_ 班级:_ 得分:_1下列有关化学药品说明正确的是A 砒霜(As2O3):剧毒品 B 白磷:爆炸品C 硅酸钠溶液: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储存 D Fe(OH)3胶体:透明无色液体【答案】A【解析】【详解】2下列仪器可用来灼烧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 是蒸馏烧瓶,用来做蒸馏实验的,故A不选;B. 是蒸发皿,是用来做蒸发实验的,不能用作灼烧实验,故B不选;C. 是烧杯,用来溶解或加热液体,不能用来灼烧,故C不选;D. 是试管,可以用来加热液体,也可以加热固体,如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分解制备氧气,可以用于灼烧实验,故D选;故选D。3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装置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B 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且能防止倒吸C 用装置不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 用装置稀释浓硫酸和铜反应冷却后的混合液【答案】D【解析】【详解】理,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试管中加热固体时,应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B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C 用480 mL容量瓶配制480 mL 1 molL-1的硫酸D 取用较多的液体试剂可用倾倒法,注意试剂瓶上的标签面向手心【答案】C【解析】【详解】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配制1 L 0.1 molL-1 NaCl溶液的实验中,用托盘天平称取5.85 g NaCl固体B 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用水润湿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C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D 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Cl杂质【答案】C【解析】【分析】A、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B、测pH时,pH试纸不能用水湿润;C高锰酸钾可氧化橡胶,滴定管的准确度为0.01mL;D淀粉胶体与离子均可透过滤纸【详解】【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解题关键:把握仪器的使用、实验基本操作及混合物分离提纯等,易错点B,注意pH试纸的使用注意事项 6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有错误的是( )A 观察Fe(OH)2的生成 B 除去CO中的CO2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 D 25 mL滴定管读数为11.80 mL【答案】C【解析】A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所以制备氢氧化亚铁要隔绝空气,植物油和水不互溶,且密度小于水,所以用植物油能隔绝空气,所以能实现实验目的,故A正确;B. 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被吸收,一氧化碳不能,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中的CO2,故B正确;C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作稀释或溶解药品的仪器,应该用烧杯溶解硝酸钠,然后等溶液冷却到室温,再将硝酸钠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故C错误;D.滴定管的读数需要精确到0.01mL,根据图示,滴定管读数为11.80 mL,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方法。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常见实验仪器的读数精度,天平只能精确到0.1g,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酸、碱式滴定管精确到0.01mL,pH试纸只能读整数值。 7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中错误的是A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B 氢氟酸保存在玻璃瓶中C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D NaOH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答案】B【解析】【详解】8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2)写出装置中所用玻璃仪器的名称_,_;(3)下列实验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填序号): a、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_, b、分离氯化钠和水:_, c、分离碳酸钙和水:_, d、分离植物油和水:_;(4)装置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答案】蒸馏 分液漏斗烧杯搅拌,加快蒸发速率,防止液体暴沸导致飞溅【解析】【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