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声现象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93910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声现象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声现象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声现象学案一、考点要求:1、知道声音的发生及传播条件;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认识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知道响度、音调的影响因素。3、了解噪声,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方法。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4、能设计实验验证响度与振幅、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二、预习:知识梳理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而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_。真空 (能或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_米/秒。3、声音的三要素是指:_ 、_和_。_跟声源的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 越高;_跟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 越大。4、在我们的生活中,噪声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为此,我们要减小噪声对我们的危害。我们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是 、 、 。5、低于 Hz的声音称为次声,高于 Hz的声音能够为超声。超声和次声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生活中的应用也各不相同,利用超声波 的特点,我们制成了声呐;医院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 的特点。6、通常我们生活中说的“男高音”和“高歌一曲”中的“高”意义不同,“男高音”的高是指 ,“高歌一曲”里的高是指 。7、“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说,听声音就知道这个人是谁,这是因为每个人说话的 不同。三、知识点释疑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不表示声音就消失。因为当振动停止时,原来的声音还会继续传播下去。 (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也都能传播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物理学里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固、液、气体既是声源,又是传声介质)(3)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液体其次,气体中最慢。2、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1)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如:响鼓还需重锤敲)同时要注意,响度还与声源的距离有关系。(2)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如:用硬纸片划梳子)(音乐舞台上,乐手们对弦乐器的定弦,实际就是在调节音调)(3)音色:声音的品质。由声源的材料、结构决定。3、噪声: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如:上课时,外面有人大声的听音乐,这时的音乐就是噪声)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1)控制噪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2)阻断噪声传播。(主要是隔声、吸声和消声)(3)在人耳处减弱。(戴护耳器等)4、超声波与次声波(1)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主要的特征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呐);能成像(B超)等。(2)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预测海啸、台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