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册《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1》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9382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册《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1》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册《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1》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册《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1》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册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1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识:知道雅尔塔体制、联合国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过程,知道三者的主要内容。理解雅尔塔体制、联合国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于二战后国际政治、外交、经济等新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理解三者的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2、技能:阅读文献、图片、图表,找出关键词句以分析具体历史问题的技能。具体历史问题的比较技能。(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具体内容及历史影响、进步性与局限性等角度比较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评价雅尔塔体制、联合国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使学生初步掌握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评价雅尔塔体制、联合国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使学生增强对人类文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认识与认同,并对人类文明交流应建立和平、友好、合作、协调的价值观有进一步的认识与认同。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雅尔塔体制的内涵与表现。2、教学难点:如何比较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进而评价雅尔塔体制。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二战和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那么二战给人类社会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灾难、破坏;民族独立,殖民体系崩溃;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欧洲国家严重削弱,原有国际格局被打破;教师小结:战争除了残酷、血腥的破坏以外,客观上也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演变与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格局:有阶段性的,而影响国际格局的关键是某一时期国家间的实力对比,特别是大国的实力和相互关系。同时让学生回忆之前曾学到过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材料1: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对英美苏的力量对比作过一个形象的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师:从上述材料中,分析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吗?战后形成的以美苏两极争霸为核心的国际格局称为“雅尔塔体制”。一、战后国际政治秩序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一)背景: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西欧各国国势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 苏联是惟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大国概念: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所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二)依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三)内容:美苏英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所达成的协议,史称”雅尔塔体制” 欧洲领土变动 远东事物安排 建立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等国陆续召开一系列大国会议,围绕战争进程与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展开了协商和争论。 构建过程:1945年2月,美、英、法三国首脑在苏联南部城市雅尔塔会晤,(内容)着重讨论欧洲领土变动、成立联合国、远东事务安排等问题。会议确定了联合国的组织章程,决定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美、英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要求波兰领土西移,并满足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划分要求。(注意内容上的呼应关系) (四)实质: 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五)评价 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和合作,但是它沿用了强权政治的惯例,划分了大国势力范围,损害了相关国家的利益(六)影响 改变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隐含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美、苏两个大国间的矛盾分析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答:相同点:两大体系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均势和相互妥协的产物。不同点:(1)体系影响的范围和主导者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英法在欧洲、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雅尔塔体系则是美苏在全球各地,可见雅尔塔体系的影响大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形成的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结束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则是二战结束前形成的。(3)体系的性质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夺。雅尔塔体系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4)雅尔塔体系相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历史的进步性角度看也有不同,雅尔塔体系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较之前一个体系有进步性。二、雅尔塔体制的产物联合国 1、背景:二战的产物2、构建过程:基础:1942年1月1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命名:1944年,四国在敦巴顿会议上决定,把未来的国际组织命名为“联合国”(United Nation),并初步拟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以及会员国资格等条文。制定:1945年4月25 日 50国代表 旧金山会议 制定并通过联合国宪章 成立: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日”) ,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联合国日”。问题:解读会徽及宪章,理解联合国的宗旨。从地球的北极方向勾勒世界地图的形象,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五个同心圆组成,标志着联合国是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两根橄榄枝衬托着地球,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3、宗旨: “和平、友好、合作、协调”。4、总部: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5、主要机构:下设六个主要机构,即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重大的政治问题由大会和安理会讨论。 6、评价: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国际合作;成立初期为美国操纵,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 比较联合国和国联的异同点(1)相同点:背景: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性质:都是全球性性的国际组织宗旨:都宣称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成立之初都被大国操纵(2)不同点:A、国联强调大会一致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后者更具有现实合理性和权威性;B、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不仅会员国多于国联,尤其是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C、作用不同。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上无所建树,而且在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集团的侵略,而联合国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战后国际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过渡:大国在安排战后世界的政治秩序时,也关注到世界经济秩序。 1、背景: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空前膨胀,西欧各国普遍衰落2、目的:重建世界经济秩序酝酿:为了重建世界经济体系,1944年,美、英两国同时公布了各自的设计方案。最终,以美国方案为基础形成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 3、过程:(1)1944年7月,44国 布雷顿森林会议 根据美国方案制定了布雷顿森林协定(2)按照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4、特点: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确立了“黄金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制度5、评价:(1)维护世界经济局势的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2)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体现大国强权的特点(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6、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美国原本还打算组建“国际贸易组织”,但未能成功。1947年,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主持下,23个国家缔结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作为未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和关贸总协定,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教师小结: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促使人们去反思战争的原因。战后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和战后重建成为主题。为此,各大国通过国际会议和国际条约等方式,先后构建了国际政治新秩序雅尔塔体制和国际经济新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同时也组建联合国,希望通过加强国际协作来缓和矛盾、解决争端。虽然上述措施不能真正的体现公正、公平,也无法全面的制止战争,但是我们毕竟看到战后的世界整体呈和平、稳定和发展的趋势,国际间的合作也在日益加深,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