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生物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步创新课堂导学考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92074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生物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步创新课堂导学考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步创新课堂导学考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步创新课堂导学考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生物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步创新课堂导学考案 新人教版必修1【自学学案】一、实验目的: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思考1阅读课本P18,完成下列表格:还原性糖淀粉蛋白质脂肪试剂现象思考2试以葡萄糖为例写出相应方程式: 思考3蛋白质检测的反应机制是什么? 三实验材料思考4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为什么? 思考5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 思考6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 四、实验试剂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4溶液)、苏丹或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思考7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相同吗?为什么? 思考8上述的酒精溶液起作用? 五、方法步骤:1、还原糖检测和观察的操作方法:制备组织样液(去皮、切块、研磨、过滤)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样液向试管内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试管放在盛有50-65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到溶液颜色。思考9为什么苹果或梨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 思考10实验中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为什么? 思考11实验中能否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为什么? 思考12还原糖溶液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2、脂肪检测和观察的操作方法:方法一:向待测组织液中滴加3滴苏丹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方法二:取材切片制片观察思考13为什么切片要尽可能薄些? 思考14制片过程中为什么要洗去浮色? 思考15制片过程中为什么要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 思考16制片过程中为什么在盖上盖玻片前要滴加蒸馏水? 3、蛋白质检测和观察的操作方法: 制备组织样液(浸泡、去皮研磨、过滤)加样液约2ml于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3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思考17检测时为什么要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B液,而不能同时加入? 思考18检测时向试管内加双缩脲试剂B液4滴,为什么CuSO4溶液不能多加? 4、淀粉检测和观察的操作方法: 用试管取2ml待测组织样液 向试管内滴加2滴碘液 观察颜色变化。注意:碘液不要滴太多,以免影响颜色观察。六、应用:例题1: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曝光后,有关部门对收缴的劣质奶粉进行了化验,发现不法商人为了降低成本,在其中添加了大量糖类物质,让婴儿喜欢吃却无法得到足够的蛋白质营养。请回答:(1) 长期以劣质奶粉为主食的婴儿会成为“大头娃娃”,这是由于缺乏蛋白质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大量水分进入 造成的。(2) 有些劣质奶粉中含有大量还原糖,如果用斐林试剂鉴定,则该试剂与待测样液在试管中混合均匀后,还必须经过 处理;预计试管内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是 。 (3) 如果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劣质奶粉是否含有蛋白质,那么,将待测样液注入试管之后,注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 。 (4) 如果劣质奶粉含有大量脂肪,则用苏丹染液鉴定时,预计染液与待测样液混合后的颜色是 。例题2: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一)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实验小白鼠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斐林试剂,注射器,试管等。(二)实验步骤:(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 七【课堂精练】1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C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DNA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染液鉴定蛋白质2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和提取液。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裴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3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4检验苹果中是否有还原性糖,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碘液 B 苏丹染液C双缩脲试剂 D 斐林试剂5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6在生物学实验中,关于引流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试剂,然后将装片倾斜 B引流目的是让试剂渗到盖玻片下C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需要用引流法 D引流法可防止装片中产生气泡10下面是“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及DNA的鉴定”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对其中的错误加以订正:(一)选取材料:选取苹果、新鲜牛奶、兔血分别做还原糖、蛋白质、DNA的鉴定实验。(二)鉴定实验:鉴定还原糖时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立即观察颜色变化。鉴定蛋白质时取牛奶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立即加入双缩脲试剂B,观察是否出现紫色。鉴定DNA时,取一支试管,将DNA溶于0.015mol/L氯化钠溶液中,再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并观察其颜色变化。订正: ; ; ; ;11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 试剂、淀粉可用 试剂来检测。(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4)实验步骤:鉴定还原性糖: 鉴定淀粉: (5)实验现象: (6)结果分析: (7)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操作中应注意: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参考答案思考题:思考1还原性糖淀粉蛋白质脂肪试剂斐林试剂碘双缩脲试剂苏丹染液/苏丹染液现象砖红色沉淀蓝色紫色橘黄色/红色思考2加热葡萄糖+ Cu ( OH ) 2 葡萄糖酸 + Cu 2O(砖红色)+ H 2O,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思考3蛋白质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结合成紫色的化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白质浓度成正比。思考4选用含糖较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如苹果、梨。避免干扰或影响实验结果的正常颜色。思考5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思考6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思考7不同;虽然它们的成份都是NaOH溶液和CuSO4溶液配制而成,但它们的溶液浓度不同,使用的原理不同(斐林试剂实质是新配制的Cu ( OH ) 2与还原性糖发生反应,而双缩脲试剂实质是在碱性环境下的Cu2+与肽键发生反应),使用的方法也不同。思考8洗去浮色思考9因苹果多酚氧化酶含量高,组织液很易被氧化成褐色,将产生的颜色掩盖。思考10斐林试剂很不稳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时,生成的Cu ( OH ) 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思考11不能;因为甲、乙液分别加入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无Cu ( OH ) 2生成,影响实验结果。思考12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沉淀)思考13切片要尽可能薄些,便于观察。思考14不洗去浮色,会影响对橘黄色脂肪滴的观察。思考15酒精是脂溶性溶剂,可将花生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溶解成油滴。思考16滴上蒸馏水可防止盖盖玻片时产生气泡。思考17先加NaOH溶液,为Cu2+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的环境。A、B液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 ( OH ) 2沉淀,而失效。思考18因为多加CuSO4溶液,Cu ( OH ) 2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的真实颜色。例题:1:(1) 组织液(或组织间隙) (2) 将试管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加热煮沸(12min); 由蓝色变为砖红色 (3) 先注入双缩脲试剂A(或01gmLNaOH溶液),再注入双缩脲试剂B(或001gmLCuS04溶液)(4) 橘黄色例题2:(二)实验步骤:(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1)确定一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 。(3)给药1小时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入2号试管内 。(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1号试管中应该出现砖红沉淀,说明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实验结论: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课堂精练】1.D 2.D 3.A 4.D 5.D 6. B 10 (1)选取材料时应该用鸡血而不是用兔血。(2)鉴定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后还需要水浴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3)牛奶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必须先摇匀,然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4)鉴定DNA时应取两支试管,其中一支只加入氯化钠溶液和二苯胺试剂,作为对照实验。11 (2)斐林试剂 碘液(4)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于载玻片上,滴加1-2滴斐林试剂。将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于载玻片上,滴加1-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5)(6)学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回答,但一定要求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相一致,(如:观察到有砖红色,说明有还原性糖存在;如没有砖红色,说明没有还原性糖存在。如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有淀粉存在;如没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没有淀粉存在。)(7)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时要来回移动,以免加热不匀而爆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