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91200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推进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孙中山生平简介孙中山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曾用名:中山樵。孙中山早年曾在英美及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学习,非常痛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政策。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兴中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起义未发动就被镇压。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1906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还亲临前线参加战斗。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月下旬孙中山回国,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3月11日,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让位于袁世凯。1913年3月,袁世凯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出亡日本。1917年7月,因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进行护法战争。孙中山从1920年开始与苏俄人士接触,1921年12月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讨论建立革命党和革命武装问题。1922年4月,又在广州与苏俄的全权代表会见,从幻想向帝国主义寻求援助转而希望联俄。1920年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陈炯明发动叛乱,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决心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欢迎李大钊等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主持了大会。大会通过新的党纲、党章,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选出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央领导机构。在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充实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1929年,遗体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问题情境1: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都与它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阅读上面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三民主义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的中国应运而生?(板书)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师生互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不同的救国主张。这些主张都是想在维护或基本保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改良,使中国免遭列强侵略、摆脱危机。但是,这些方案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不断碰壁。这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并逐渐提出了指导革命的三民主义理论。合作探究:三民主义思想提出的背景包括:(1)民族危机的加深。(2)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3)孙中山由改良向革命的转变,并开始创立革命理论的实践活动。(板书)2.提出问题情境2:三民主义具体何时提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段:同盟会成立自主学习:1905年8月,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他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明确提出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年10月,他在民报发刊词上,又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板书)3.内容自主学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民族主义包括: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把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这样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创立民国”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民权主义包括: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也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平均地权”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民生主义包括: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板书)4.评价问题情境3:如何评价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为什么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有哪些进步性,又有什么局限性?其局限性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师生互动:三民主义既有它的进步性,又有局限性。它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局限性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过程评价:民族主义的目的在于推翻清朝反动政权,而非仇视满洲民族,经孙中山的引导,这逐渐成为革命党人的共识。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以清政府为代表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学说的核心。推倒清政府后,是要结束千年帝制,“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断不容重建以汉人为君主的新皇朝。孙中山认为,欧美各国所以出现贫富不均的社会弊端,积重难返,原因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中国社会文明程度尚不高,应当未雨绸缪。他参考美国亨利乔治的学说提出民生主义就是想避免此一社会隐患。其具体办法在实施“单一税”:由地主估报地价,政府照其报价征收地价税。将来国家征用土地时,照价收买,原价归地主,增价归国家,以此实现土地国有、地权平均享有的目的。由于征用土地在将来未定之日,照价收税一条,自可防止地主“以少报多”的流弊。孙中山对此十分自信,他说:“中国行了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国。”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主张通过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推翻腐朽卖国的清政府,结束中国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这不仅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而且是在更为完整的意义上,揭示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时代主题。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过渡:三民主义作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那么三民主义思想实践的结果如何?问题情境4: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教材从哪些角度阐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的结果?(板书)二、三民主义的实践1.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国的民主进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主学习: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朝统治寿终正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领导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板书)2.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一系列的斗争都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自主学习:由于三民主义自身具有局限性,在它指导下的资产阶级一系列的斗争都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战争的结局都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过渡:伟人之所以区别于常人就在与他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与时俱进,一系列革命活动的失败,使孙中山逐渐领悟到过去的方法行不通了,为救国必须寻找新的途径、新的力量。(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段:内容包括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的困惑及苏俄、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过渡:在苏俄与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开始了一生中伟大的转变。(板书)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问题情境5:阅读教材分析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发展的表现、新三民主义的影响。(板书)1.原因自主学习:孙中山先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主要包括:(1)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结局的历史教训。(2)苏俄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3)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精神。过程评价:十月革命消息的传来使孙中山看到了新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与时俱进,毅然吸收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旧三民主义指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孙中山先生为了推动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过渡: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板书)2.内容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关于民族主义,旧的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主要是反对清朝统治。新的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主张;关于民权主义,旧的民权主义以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国民政府为目标,只提出了国民一律“平等”的空口号。辛亥革命成功地实现了建立国民政府的目标,但“民权”却成了泡影。新的民权主义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关于民生主义,旧的民生主义只空洞地提出“平均地权”,新的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项原则为最要,并具体地提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的生活”“农民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后来,孙中山进一步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这样,民生主义就和扶助农工的政策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材料二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毛泽东问题情境6:依据教材及上述材料对比新旧三民主义,指出新三民主义的核心与灵魂。新三民主义中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与灵魂。过渡:新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板书)3.影响师生互动: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此后,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课堂小结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就是推翻了清朝的反动封建统治,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产生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以及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开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有伟大的历史功绩,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就使孙中山开始寻求中国革命的新出路,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实现了国共两党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从而使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由此开展起来。板书设计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活动设计分组讨论:该怎样正确地评价三民主义?活动设计:分三组讨论三民主义,第四组做综合评价。第一组: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民族革命)的评价学生1发言:民族革命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清朝贵族,强调了民族平等,反对种族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孤立了清王朝,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将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因为这时清政府已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当时中国人民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焦点,推翻清政府也就等于打击了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帝国主义,实际上也就包含了建立独立富强的国家之意在内,有进步性和革命性。将民族主义、政治革命和民权政治结合起来。民族主义是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集中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纲领中最有群众基础的一条。学生2发言: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民族主义仅仅停留在推翻清政府统治、光复汉族国家上。仍保留着大汉族主义情绪,如指斥清朝(满洲人)统治者为“鞑虏”,把国内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问题和外国侵略相混淆,把满洲排挤到“中国之外”。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只把对帝国主义的仇恨集中于其代表人物清政府身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第二组:对“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的评价学生3发言:民权主义的进步性共有两层含义: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创立民国”,就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即同盟会纲领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即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它批判了君主立宪政体的陈腐观念,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的愿望,对促进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起了推动作用,这是孙中山斗争目标的核心内容。学生4发言:民权主义局限性:矛头所向,主要是皇帝和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主张民权主义,但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找不到真正出路。第三组:对“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的评价学生5发言:民生主义的进步性: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其实质是通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学生6发言:民生主义的局限性:不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不能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第四组:总结三大主义之间的关系: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是核心,是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发展。民族、民生主义所存在的不足,制约着民权主义的真正实现,决定了辛亥革命的失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妥协性的集中体现。进步性:三民主义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习题解答学思之窗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解题关键:读懂材料,理解所说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与三民主义的关系。思路引领:三种革命后来进一步发展而成三民主义。答案提示:主张民族革命是要为中国谋幸福,反对少数满洲人的专制统治,要反对君主专制就要进行政治革命,进行社会革命是反对富人政治。三种革命后来经过孙中山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三民主义,可以称之为三民主义思想的雏形。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三民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解题关键: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及其作用。思路引领:联系教材内容分析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答案提示: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不同的救国主张,这些主张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在革命实践活动中逐渐提出了指导革命的三民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二、学习延伸阅读上面材料,请思考: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有哪些不同?解题关键:阅读材料联系教材知识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异同。思考引领:通过阅读材料,找出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共同之处和主要区别。第(1)问是回答主要相同之处,第(2)问分析不同之处。答案提示:(1)因为新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与中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有相同的主张,都反帝反封建,所以能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同时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联合工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因此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两者不同之处:新三民主义本质上仍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其最终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无产阶级的要求,在民主革命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最终奋斗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