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20课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90499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20课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20课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20课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20课复习教案课前预习1.高考聚焦: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主要内容与作用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2.读背第20、21课的知识清单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基础知识检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 不甘心失败,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政权;(2)长期的战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 ,并直接向 过渡。3、内容:农业:实行 ; 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收归 ;流通:取消 ; 实行 ;4、特点:兼有 和 的特色。5、评价: 积极: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是基本正确的。它 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财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消极:但许多措施超出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 发展的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 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途径。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 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战争导致经济的严重破坏,引发经济危机;(3) 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2. 时间、标志:1921年,俄共(布)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量收集制的决议3、目的:解决危机,稳定政权4、内容:农业:以 代替 ,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 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 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流通: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 和 ;分配:废除 。4、特点:管理体制方面:利用 发展生产;经济体制方面:在 的前提下,允许 所有制形式存在;5、评价: 积极: 消极:对该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三、斯大林模式 (1)含义: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辟的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 体制和 模式。(2)背景:苏联成立,列宁逝世, 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经济文化的 ;(3)内容: 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 ; 农业化道路:推行 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经济体制:单一的 ,高度集中的 ;政治体制;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干部职务终身制;(4)形成原因:根源于生产力的水平;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文化的落后;长期缺乏民主传统 (5)特点:所 有 制单一的 ,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以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调节;(6)评价:积极: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 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促进苏联的 起了巨大作用,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 基础。弊端:片面发展 ,导致 和 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太多, 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 的一个重要原因。二体验高考 1(xx年江苏高考16题)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2(xx年江苏高考17题)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3.(xx年高考安徽文综20)图7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4.(xx年高考湖南文综32题)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5(xx年高考福建文综23题)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6(xx年高考北京文综22题)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7(09广东)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8(09山东)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9(09江苏)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0(09广东)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1(08江苏)(18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6分)(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6分)三拓展巩固1(xx年9月盐城市高三摸底16题)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们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 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结论:落后的俄国难以建成社会主义 A B C D 2(xx年10月江苏苏北四市高三调研18题)“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实施经济“加速战略”3(xx年4月南通市调研18题)新经济政策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的共同点是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 B实行了农产品市场定价 C国家改变了农产品的征收方式 D纠正了农业集体化的弊端4(xx年5月徐州市三模17题)列宁提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为此,苏俄实行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 C商品自由贸易 D工业化方针5(xx年1月南京模拟17题)某同学在关于苏联(俄)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 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 B.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 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6(xx年4月盐城市二模17题)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请问:造成当时苏联家庭要“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的主要原因是 A长期战争严重破坏社会经济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D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7(xx年3月江苏百校高三大联考18题)前苏联流传的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们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的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8(xx年11月泰州高三联考16题)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 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 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9(xx年9月南京市高三调研17题)右图为1922年与1925年苏联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对比图,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B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C国内外战争的结束D农业集体化程度的提高10(xx年1月扬州市调研15题)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D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28(xx年9月盐城市高三摸底22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然国际因素和总的意识形态倾向无疑地使中共领导人接受苏联模式,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却是他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切的使命感,以及苏联是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有的唯一榜样,决定走苏联的道路几乎是势在必行的。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但是,我们工作中间还有些问题需要谈一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三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建立时,国家的新领导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可是到1957年,中共的领导人可以以相当满意的心情回顾1949年以来的一段时期。这个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即使是适度的、但也是显著的提高;国家的社会制度已经比较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 分析材料一中决定中国走苏联模式的“国际因素”是什么?概要回答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4分)(2) 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思想有何新的发展? (2分)(3) 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分)(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给我们的重要启示。(1分)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答案体验高考:DBDBC DBDDD7【答案】(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巩固拓展:110 ABCCA CBCBC 28(1)国际因素: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遏制政策。(2分)斯大林模式的经济特征主要是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2)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如回答“调动一切因素建没社会主义、吸取苏联教训”也可,2分)(3)成就: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3分)(4)要善于借鉴外国经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1分,任意一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