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生物《酶的作用》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90467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生物《酶的作用》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酶的作用》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酶的作用》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生物酶的作用教学设计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细胞代谢的概念。(2)酶的作用和本质。(3)酶的特性。(4)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2)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3)在实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分享信息、分享实验成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生物学家研究酶的本质的过程,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快慢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酶的高效催化作用(酶的作用)。2.酶的本质。3.酶的特性。教学难点 1.酶的活化能降低的原理。2.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教具准备 酶活性受温度、pH影响的示意图。课时安排 建议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 酶的作用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并设计好观察记录表;学生预习实验,掌握实验的原理并设计好实验的过程。情境创设人不吃饭行吗?食物进入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在现在来说都已经十分清楚了。这些变化过程在其他生物中有没有呢?早在二百多年前科学家就对此进行了探索。实验介绍: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在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过了一段时间,将笼子取出,肉块不见了。师生互动问:(1)为何要将肉块放在笼子中?答:排除了胃对肉块的物理性消化。问:(2)对肉起消化作用的是什么物质?答:一定是某些物质进入到金属笼中,使肉分解。现在已经知道这个能让肉分解的物质就是酶。问:(3)进行肉类消化的过程的条件是怎样的?答:进行分解肉的反应是在一种极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问:(4)在实验室中能否也能让肉分解?能的话需要怎样的条件?答:实验室也能进行肉的分解,但是比起在生物体中来说,需要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的条件才能进行。总结: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要进行的生理活动非常之多,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内的物质需要不断地合成与分解,不断地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而这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就叫细胞代谢。细胞生存的条件是很温和的,那么细胞内数量如此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如何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pH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迅速高效地进行呢?在化学反应中有没有提高化学反应的方法呢?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前介绍:动植物在代谢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对机体是有毒的。机体通过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而解毒。铁离子也可催化这一反应。2H2O2H2OO2问:如何获得过氧化氢酶?答:新鲜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所以新鲜肝脏研磨液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按以下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验:试管编号1234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高温或Fe3或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都可分解成水和氧气第一步每支试管各加入2 mL 3%的H2O2溶液第二步90 热水浴用滴管加2滴3.5%FeCl3溶液用滴管加2滴质量分数为20%肝脏研磨液观 察观察气泡冒出情况,并记录现象无较多较多很多将点燃的卫生香放在液面上没变化火头变亮火头变亮复燃原 因没有生成氧气生成了少量氧气生成了少量氧气生成了大量氧气结 论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更显著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对照实验的特点。问:上述实验分成了1、2、3、4号四支试管,哪些是四支试管共同的条件?两两比较不同的条件有几个?答:共同点:都在试管中加入2 mL H2O2溶液,都在相同的压力下进行。不同点:1和2:只有温度不同;1和3:3多了2滴FeCl3溶液;1和4:4多了2滴肝脏研磨液;3和4:加入的催化剂不同。问:1号试管没有加任何试剂,它起的作用是什么?答:它起的是对照的作用。结论:进行该实验的其他因素相同,而只有其中某一因素不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结果不同,那么影响该结果的就是这一不同的因素。在上述实验3试管和4试管只有加入的催化剂不同,那么该实验的结果3放的氧气少,4放出氧气多就是因为加入到4号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加入到3号的高。即酶具有高效性。问:2和4试管现象基本相同,能否在生物体中也利用2的方法来解毒?答:不能。加热到这样的温度会造成生物的细胞死亡。问:能否用同一滴管给3和4试管加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答:不能。共用滴管会让肝脏研磨液(或FeCl3溶液)残留在滴管内,难以判断出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哪种滴加液的作用,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问:为何酶的催化效率会比无机催化剂更高呢?答:酶降低了活化能。活化能就是分子从常态转化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活化能越大,反应就越不容易进行,反之就容易进行。教师精讲在生物体中,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每时每刻进行着。以人为例:据估计人体细胞内每分钟大约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能在人体中顺利而迅速地完成,完全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它和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酶在细胞内的物质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个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代替的。它降低了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而自身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一种催化剂。它是细胞内产生的,所以它也是细胞中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活化能。评价反馈1.选用新鲜肝脏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的条件下分解的实验,是因为新鲜的肝脏中 A.含Fe离子多B.含酶的种类多C.温度高D.过氧化氢酶多且活性高2.在医院常用双氧水作为身体出现小伤口的消毒用药,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吗?试解释该现象。参考答案:1.D 2.能看到伤口有气泡产生。原因是人体细胞中产生的酶将双氧水分解成了水和 氧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查资料:催化剂之所以能加快化学反应,它的作用原理是什么?2.预习P81的资料分析,说出酶的研究过程。从这些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课后拓展1.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及诱导契合假说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进而相互结合。这一过程为酶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2.酶促反应的机制(1)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两种或数种底物分子在酶活性中心聚集、特异结合,使活性中心的底物浓度增加;底物受催化攻击部位对准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可增加催化效率。(2)多元催化:一种酶常兼有酸、碱双重催化作用,发生多个功能基团的协同作用,提高酶的催化效率。(3)表面效应:酶的活性中心提供的疏水环境可排除水分子对各功能基团的干扰性吸引或排斥,防止底物与酶之间形成水化膜,利于酶与底物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