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囚蚁》说课稿 鄂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18963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囚蚁》说课稿 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囚蚁》说课稿 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囚蚁》说课稿 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囚蚁说课稿 鄂教版说教材: 囚蚁是小学鄂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生动、富于童趣的语言记叙了作者的一件童年往事: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由于喜爱蚂蚁,便开始了饲养蚂蚁的尝试,没想到第一次饲养导致了蚂蚁的丧命,第二次饲养以蚂蚁全部逃走而告终,从而促使作业明白了“自由可贵”的道理。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可爱,童年的纯真,浓厚的好奇心和感悟生命真谛的美好。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作者“囚蚁”的原因。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讲作者与妹妹第一次“囚蚁”的经过和结果。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讲作者和妹妹第二次“囚蚁”经过和结果。文章感情真挚,文笔清新,在娓娓叙述中,作者与妹妹富于童趣,喜好幻想的形象跃然纸上,但文章在童心烂漫之中,也蕴涵着自己的思索:如果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会做过一些“笨”事,这并不奇怪,因为儿时幼稚,常常把幻想当成真实。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9个生字。理解“饲养”、“突发奇想”、“兴致勃勃”、“惊惶不安”、“无所不能”、“平心静气”、“威风凛凛”、“安乐窝”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给与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与空间,在交流和换位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思想内核(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可贵”的道理。说教学重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在两次囚蚁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并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说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说教学过程:1、 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过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指名说。2、 抓住题眼,初步感知1、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赵丽宏的一篇文章囚蚁,板书“囚”,指名读,齐读。看着这个“囚”字,你产生了什么联想?2、补充板书“蚁”字,齐读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三、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自读,指名读,纠正字音。2、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完成练习(多媒体)。2、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各段大意。五、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我和妹妹想养蚂蚁的原因是什么?六、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24自然段,画出我们养蚂蚁的句子。 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15只蚂蚁,再旋紧瓶盖。(生读句子,谈感受) 师导:是呀,我们旋紧了瓶盖,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小动作,对15只蚂蚁意味着什么? 师评:是啊,限制自由就是“囚”,谁能把被囚者的这种恐慌读出来? 指名有感情朗读。 请找出描写蚂蚁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1)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A寻找什么。(生读句子,谈感受) 师导:是啊,着急是被囚者最真实的感受,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想想蚂蚁们在寻找什么呢? 师评:找到出路就能获得自由啊!(板书:自由)B可惜我听不见(生读句子,谈感受)师导:是啊,这难道不是囚吗?如果你就是这个不安的被囚者,你会对瓶外的“我”说点什么呢?师引读: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只见过渡:第一次养蚂蚁失败了,兄妹俩找到了原因,又开始了第二次尝试,他们用火柴盒为蚂蚁做了一个新家,并相信蚂蚁一定会喜欢它。说板书设计: 11、囚蚁 原因 经过 结果 无比喜爱 1、玻璃瓶里 全死了 2、火柴盒里 逃走了 自由 更 可贵说教学效果: 由于课前我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预习,并带着课后习题进行预习,也组织学生搜集作者赵丽宏的作品,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坐着,以便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扩大学生的阅读米娜。所以在教学囚蚁第一课时,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在介绍自己饲养小动物的经历时,由于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在介绍中,学生的语言流通,感情真挚。接着引导学生读题,从课题“囚蚁”入手,把握住“囚”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以此为关键点辐射全文,起到了“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于是,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作者为什么“囚蚁”?是怎样“囚蚁”的?“囚蚁”的结果是怎样的?带着问题来读课文。学生很快能找到重点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虽然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对答如流,但在有些问题的回答上,可以看出学生的想象力不够丰富。如:想想蚂蚁们在寻找什么呢?对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只有少数同学举手发言,而且答案大同小异,学生不会从多个角度去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