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科学上册 哪杯水多说课教案 青岛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87895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科学上册 哪杯水多说课教案 青岛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三年级科学上册 哪杯水多说课教案 青岛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三年级科学上册 哪杯水多说课教案 青岛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科学上册 哪杯水多说课教案 青岛版说教材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三课时哪杯水多。本课以水为载体探究比较液体多少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用量筒,体验到借助仪器测量比用感官判断更准确。教科书提示了探究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各种杯子、尺子等,意在提示学生课前准备探究活动所需的材料。本课包括俩个活动:一、我们来比较,哪杯水多?二、怎样测量才更准确?本课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本课的中点我定位为:让学生经历水的多少的探究过程,并体验乐趣;根据科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从情感、知识、等方面制订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通过测量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二、说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环境下,在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已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本课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精心设计有关水与生命的探究活动,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根据水的多少这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刘默耕先生的“引导探索”教学法有别于布鲁纳的“发现法”,也不同于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2、分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三、说学法根据新教材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四、学生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多少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多少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体积的知识,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水的多少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时老师随意的将一杯水倒进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让学生猜测那个容器里的水最多,哪个里面的水最少,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5、 说教学过程 1、结构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实践验证交流汇报 2、理论依据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动手实践交流汇报每个环节层层推进,有扶到放。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感性认识,最后实验,验证假设。经过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3、 教学过程(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我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让学生在老师分完水后,猜猜老师想提出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提出“哪个杯中的水最多(少)?”后,揭示课题水的多少。首先组织学生观看桌子上的不同容器的形状特点,主要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学生继续猜测问题的结果:你们认为哪杯水最多呢?给它们排排对吧。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来比较水的多少。(2) 分组讨论、解决问题讨论探究水的多少的方法,目的是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丰富学生对合作、交流的认识,而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比较完整的体系中。每个学生明确要思考的内容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提出:“老师不是看哪个小组讨论时的声音响,而是看谁想到的办法多。”这样既可以管理课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汇报找到的方法。(3) 实践验证实践表明:探究能力最好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这固然可以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来进行,但绝不能没有科学教育因为科学教育的实践性、基础性、科学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也是其它各育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怎样利用科学教育的优势,使它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摇篮,让学生“学会体验、学会探究”呢?我的体会是:实施开放教学,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操作、质疑、观察、想象、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诱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探究欲望,训练探究思维,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在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的基础上,各小组都确定了本小组的探究方法,根据各自的探究方法,各小组进行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并帮助。(4) 交流汇报学生在完成实践验证后,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将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经验、收获和大家分享,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使学生明确的知道自己的探究中有哪些是做得对的,有哪些需要改进,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