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6-1 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87815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6-1 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6-1 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6-1 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本节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轴上的演变以及当代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2、掌握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讨论,对比归纳;2、联系实际,归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表现。(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并从自我做起,为实现人类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出一份力。二、教学重点:1、掌握人与环境的关系; 2、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教学难点:1、如何从身边案例对比归纳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如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为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可以说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人类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环境却逐渐恶化,并日益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新的一章,探讨一下人类应该和大自然如何相处。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时期环境问题人地关系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没有对人类构成危险人对环境是依赖和恐惧农业文明时期环境遭到破坏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开始恶化工业文明时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复杂的整体解释: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人类如果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下降,造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产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提示:发达国家走过了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个教训是惨痛的。是不足取的。我们在发展本国经济时应吸取教训,走绿色经济的道路。3、环境问题的表现: 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的表现 生态破坏:森林调节功能下降、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大气增温、臭氧空洞 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 4、环境问题的分布:环境问题的地域性: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在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过度聚集,污染集中,因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在乡村地区:主要是因为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过度消耗资源。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较发达国家严重。展中国家基本都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海洋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和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破坏问题。课堂小结: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进行内化反馈。作业布置:赢在课堂练习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