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186019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炉灰筑不了墙,女儿供养不了爹和娘”,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指出,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将比女性多2 700多万。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当首推()A宗法门第观念 B仅男子可参与科举C近代新式教育推广 D秦代强制分户的立法2“(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A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B有利于刘姓政权的稳固且抚慰了异姓功臣C以分封王国子弟的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来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3.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A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B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42012年9月,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全景式再现辛亥革命历史进程的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在颁奖典礼上大放异彩,获得三项大奖。下列说法符合“辛亥革命进程”的是()A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B推翻了二千多年的清王朝封建统治C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D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这样的举动()A是卖国的,美国是中国的头号敌人B是可笑的,置民族尊严大义于不顾C是得体的,民间交流有利于两国关系改善D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亲密无间6.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城邦之外,非神即兽。”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也曾经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男人就是城邦”的名句。对这两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希腊所有成年男性必须参加雅典军队、抵御外来侵略B积极投身于城邦的公共生活是古希腊民主时代的风尚C成年男性公民是古希腊城邦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D城邦是全体公民的联合体,公民享有权利又担负责任7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C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D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8.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A城市 B都市 C草市 D夜市9.后汉书王符传:“举俗舍本农,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务本者少,游食者众。”面对此景,统治者应该采取()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中央集权制度 D郡国并行制度10.下列所体现的思想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策的是()A“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B“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11“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清政府被迫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D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12.在192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天津的永利碱厂生产的纯碱获得了金奖,在获奖证书中永利碱厂被称为“发展中华民国主要化学工业之象征”。永利碱厂获此殊荣主要得益于()A南京国民政府的鼓励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民族工业走向世界 D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探索13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14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A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 C经济发展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15漫画狙击中国鞋形象地反映了欧盟各国联合对来自中国的鞋产品进行狙击抵制,这在客观上体现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和市场化经营。与中国“走向世界”和“市场化经营”相对应的时间分别是()A1978、1992 B1978、1984 C1984、1997 D1984、200116.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18美国历史学者彭慕兰在分析英国工业化起源时指出:“伦敦附近有大片露出地表的煤层如果不是这些地球物理的偶然条件,我们更难想象(英国)早期如何突破有机经济的限制。”彭慕兰在此没有强调的是()A浅层煤矿是英国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条件B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偶然C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煤炭的使用D煤矿的开采对英国工业革命有突破作用19.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西方文明比伊斯兰文明更容易接受工业化D自然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20为摆脱危机,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是()A自由放任 B市场调节 C政府干预 D转嫁危机21.“人无信不立,事无心不成,业无信不兴。” 现代社会无论是个人、公司、政党乃至国家,诚信对于经济行为和运行极其重要。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整顿金融 B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 D实行计划经济22.经济民族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美元贬值 B计划指导 C减耕减产 D以工代赈23.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政府形象 C改善劳资关系 D缓和社会矛盾24.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与赫鲁晓夫有关的是()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开垦、开垦、再开垦”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25.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通过了投票权改革方案,将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47.19%,其中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说明()A世界银行决定权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B美国独有的否决权地位发生严重动摇C改革方案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分享世行投票权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8分,共50分)26.(18分)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当我们对这两种政治文化从宏观上作一个粗略的观察后,有一种现象令人十分醒目。这里暂且将其概括为“一”与“多”。无疑,这是一对模糊的概念,这里用来概括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特征。它们包括这两种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道路、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隐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思维定势和政治心态。 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说明“一”这种个性特征在古代中国和“多”这种个性特征在古希腊的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表现,并简析其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27.(14分)工业化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材料二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在1850年至1913年间,硝酸盐、钾碱和过磷酸钙的产量从微不足道的数量分别上升到899 800吨(其中四分之三用于制肥料)、1 348 000吨和吨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 世界:一部历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18世纪英国交通领域变革的历史背景及对英国社会的影响。(2)据材料三,指出人们对于工业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8.(18分)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材料二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2)材料二中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分析该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材料三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高二月考历史答案一: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CACADC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DDADBCB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ADCD二:材料题26:“一”指古代中国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答中央集权制度或答君主专制制度均可);“多”指的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6分)原因:古代中国:政治:秦统一全国后,吸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历史教训。(或答秦统一为其提供了政治前提条件)(3分)经济:小农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对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或答小农经济的发展对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或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3分)古希腊: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提供了前提条件(或答小国寡民城邦为其提供了政治前提条件)(3分)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为古希腊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3分)27:1)工业革命;原料、商品运输发展的需要。(4分)促进人口、物资流动;加强经济间联系;改变人们时间观念;增大人们的活动半径;冲击等级观念。(4分)(2)歌颂。(2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凸显了人的力量。(4分)28:(1)特点:出现实业投资热潮;以轻工业为主(集中在民生领域);以民营为主(民族资本家);中小企业为主;工业增长快。(答对3点即可)(6分)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初年政府采取鼓励兴办实业的政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放宽对华经济侵略。(2)事件:三大改造运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道路。(6分)(3)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