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9三袋麦子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85679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9三袋麦子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9三袋麦子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9三袋麦子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9三袋麦子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1.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表格及图片,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生动。2.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对三只小动物的做法发表评价,并谈谈自己的做法。【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迫不及待、兴奋”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这些关键词对表现角色形象所起的作用。2.借助表格及图片,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生动。【难点】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对三只小动物的不同做法发表评价,并谈谈自己的做法。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麦子、一份、迫不及待、食品、防止、拜访、仍有。2.组织调动讲故事。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直奔本节课教学主题。(一)学法引领,讲述“小猪的故事”1.自由读写小猪的两段话(第2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圈画出表现小猪形象的词语或句子。2.学生交流:预设一:PPT出示: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1)抓住“开心地喊”及两个“!”,体会小猪的开心和贪吃。(2)联系上下文理解“迫不及待”,进一步体会小猪的贪吃。根据下面的提示,用上“迫不及待”说句话。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我胸有成竹,于是。我迫不及待。(3)带着这些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预设二:PPT出示:他先到小猪家,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说着,不由得舔了舔嘴唇。(1)抓住小猪的语言和动作,体会它的贪吃、憨厚可爱。(2)想象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读读这段话。3.练习讲述小猪的故事。(1)怎样讲小猪的故事,让听的人感受到这是一只憨厚可爱的小猪?学生交流:预设一:用上表现小猪特点的词语;预设二:加上动作,注意表情、语气的变化。(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述小猪的故事。(3)指名讲故事,师生评价。(教师可出示图片或关键词句,帮助学生把故事讲得条理、清楚、生动)(二)学法应用,讲述“小牛的故事”1.自由读写小牛的两段话(第3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圈画出表现小牛形象的词语或句子。2.学生交流:(1)相关词句预设一:表示动作的词语“捧起、看了又看、经常搬、抱出”。预设二:表示心理活动的句子。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引导学生用“先再”讲述小牛的做法)预设三:写小牛语言的句子:去年您送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2)刻画的小牛形象:沉稳、勤劳、节俭3.讨论:结合讲小猪故事的经验,说说怎样讲好小牛的故事。学生交流:(1)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2)了解小牛的性格特点;(3)加上合适的动作;(4)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4.根据以上提示,小组内练讲小牛的故事。5.指名讲小牛的故事。6.师生进行评价。(关注故事讲得是否条理清楚,语气语调是否有变化)(三)合作训练,讲述“小猴的故事”1.指名朗读关于小猴的三个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圈画出表现小猴形象的词语或句子。2.学生交流相关词句。(1)抓住“上等的麦种、全种下了地、神秘地说”等词语,体会小猴的聪明能干。(2)比较阅读:这就是我的收获。这都是我的收获。两句话对比着读一读,哪一句更好?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交流:第二句更好,更能说明小猴收获的麦子多,更能体现小猴的聪明能干。3.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只小猴?(聪明、机灵、爱动脑筋)4.小组间讨论交流怎样讲好小猴的故事。(用上哪些词语、添加哪些动作、语气和表情又有怎样的变化)5.小组间分角色练讲小猴的故事。6.指名讲故事并作评价。(四)分角色朗读,练习讲述故事1.选择其中一个故事,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2.选择同一个小故事,小组间比赛分角色朗读。3.结合课本中的三幅插图讲述完整的故事,讲给同桌听。回顾讲故事要领:PPT出示:注意用上表现角色形象特点的词语,把意思表达清楚;适当添加动作,注意表情、语气的变化,让故事更生动。4.指名讲述完整的故事。5.师生共同评价。(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读了故事,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样做?1.小组讨论。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把理由说明白)3.根据大家的发言,整理自己的想法。(想一想,写一写)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谁对谁错。在今后的生活中,随着你一天天的长大,你将会明白更多。作业1教材第52页第4题。作业2一、比一比,再组词。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1.待:等待打算需要(1)待要上前打招呼,又怕认错了人。()(2)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2.食:吃指人吃的东西一般指动物吃的东西(1)我们不能乱食用野菜。()(2)我家的小猪病了,不爱吃食。()三、分别用一句话写出三个小动物的特点。1.小猪: 。2.小牛: 。3.小猴: 。四、课外阅读。山羊创业山羊是村子里最穷的了。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山羊看了后非常羡慕,于是就决定创业,以后也要盖一座楼房。说干就干,事不宜迟。可是,山羊又犹豫了,到底该干什么好呢?山羊看着村东头猴子的西瓜种得特别好,又大又绿,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于是,山羊就到了猴子家要了一些西瓜种子,在自家田里种上了。心想:等西瓜熟了卖了钱,我就去盖房子。过了一段时间,山羊又看到村西头小白兔的葡萄种得特别好,就到了兔子家要了一些葡萄树苗。回来后,就把种西瓜的地翻了翻,又栽上了葡萄树苗。又过了一段时间,山羊看到牛伯伯种的白菜又大又好看,于是到了牛伯伯家要了一些白菜种子。回到家,山羊把葡萄树苗拔了,又种上了白菜。可还没等白菜种子发芽,他又到狐狸阿姨那里要了些南瓜种子。回来又把刚要发芽的白菜挖了出来,种上了南瓜就这样,山羊一年不停地挖,不停地种。等到秋天大家都在忙活收获果实的时候,山羊只能到田里看着被自己一遍一遍翻来翻去的土壤发呆,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一年,山羊只是白白忙活了一场,没有收成。郁闷的山羊,只能不断地唉声叹气。这时牛伯伯走过来拍了拍山羊的肩膀说:“小山羊,有目标有想法是好的。但记住,认定了目标就要坚持到底,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迟疑()眼红()忧郁()2.为了实现目标,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学习的榜样做法结果猴子种西瓜改栽葡萄树苗牛伯伯狐狸阿姨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4.当小山羊明白了牛伯伯说的话后,他会怎么做呢?【参考答案】一、一份分开迫不及待湖泊防备访问仍然扔掉二、1.(1)(2)2.(1)(2)三、1.憨厚可爱,美美地吃着白面馒头2.勤劳节俭,舍不得将麦子全部吃掉3.聪明能干,收获了更多的麦子四、1.犹豫羡慕郁闷2.种白菜改种南瓜种南瓜什么都没有3.认定了目标就要坚持到底,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4.他会坚持一个目标,努力去做,直到有所收获。三袋麦子小猪(憨厚可爱)做成食品哈哈大笑小牛(勤劳节俭)保存起来点头肯定小猴(聪明能干)全种下地兴奋夸赞1.引导学生了解小猪、小牛、小猴对麦子不同的处理时,我引导学生采用把前后写一个角色的段落对比读,抓住关键的词句,通过关键的词句加深学生对角色形象的理解。像在感受小猪的性格特点时,我抓住了小猪的动作,如“大声喊道”“舔了舔嘴唇”让学生体会小猪的憨厚可爱,我还引导学生关注了小猪的语言,如“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2.围绕“怎样运用表现角色形象的词语”和“怎样让故事更生动”两个角度让学生学习把故事讲得更好,重视说的实践,在反复讲故事的过程中提高了说的能力。学生在讲故事时出现朗读不够流畅、自信心不足、胆小等表现,还要就此进一步开展讲故事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锻炼的机会。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猪、小牛、小猴对麦子的不同处理体现三种小动物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我个人认为,对于小猪、小牛、小猴的性格特征和做法对错不宜让学生过分地去追究,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1.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名师来指导练习讲故事,可先理清故事的基本层次:送礼物处理方式结果。然后围绕这一主线扩充各部分内容:礼物谁送的?送给谁?送了什么?处理三个小动物分别是怎么说的或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小猪做的食品早已吃光,只好舔了舔嘴唇;小牛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小猴“麦囤里堆得满满的”。弄清了这些内容,就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了。4.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样做?答案大家找小猪把一袋麦子吃光了,说明他会享受,不过他憨厚直率的特点也不失可爱;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慢慢吃”,说明他会过日子,勤俭节约,但目光不够长远;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获得丰收,说明他聪明能干,能从长远考虑问题。因此,还是小猴的做法值得称赞。我们也应该像小猴那样,遇事要做长远打算。1.怎样做才有礼貌?小猪、小牛、小猴虽然性格不同,但都很有礼貌。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做到哪些才是懂礼貌的表现呢?首先,要学会倾听,他人说话时不要随意打断;其次,称呼别人要讲礼貌,还要坚持信用原则,要做到有约按时到,借物按时还,不乱猜疑,谦让大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