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B《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教案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84989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B《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B《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B《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B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教案1标 题第一章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关键词图像 匀速 运动过程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描 述本教学设计包括:一、教学任务分析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资源五、教学设计思路六、教学流程七、操作案例学 科高中物理 一年级 第一册 第一章 B节语 种汉语媒体格式.doc学习者学生资源类型文本类素材课程类型高中基础型课程作 者金媛单 位上海市松江二中地 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东路250号Emailjy_jyf163.com第一章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执教:上海市松江二中 金媛一、教学任务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在初中路程时间图像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同时,也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乃至后续各种图像的学习奠定基础。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位移、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路程时间图像,以及数学中平面直角坐标等知识为基础。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来描述龟、兔的运动过程,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图像也是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通过同桌两位同学相互配合,动手做一个“简易自动记录仪”的小实验,经过交流、讨论引人s - t图像;进而结合数学中有关图像的知识,通过类比引人v - t图像。根据物理图像和数学图像的分析、比较,认识物理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如s - 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v - t图像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本节课不涉及“面积”正、负与位移方向的关系问题)等。本节课的教学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的应用,感悟相互合作对实验成功的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像及其物体意义。(2)初步学会用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2、过程与方法(1)通过直线运动的图像的引人过程,感受实验、分析、类比等科学方法。(2)通过用s - t图像和v - t图像描述龟、兔赛跑的情况,认识物理图像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直观、便捷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动画故事引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从而主动参与教学过程。(2)通过动手做一个“简易自动记录仪”的小实验过程,感悟相互合作对实验成功的重要作用,因而在实验中明确分工,相互配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s - t图像和v - t图像的物理意义;理解图像所描述的运动。四、教学资源动画、课件、实物投影仪、坐标纸、直尺。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包括匀速直线运动的s - t图像和v - t图像两部分内容。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对学生描述龟、兔运动过程所用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得出也可以用图像的方法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再通过制作“简易自动记录仪”的小实验,建立s - t图像的概念,进而结合数学知识,通过图像间的类比,建立v - t图像的概念;最后,结合实例分析,认识s - t图像和v- t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和要突破的难点是:匀速直线运动的s - t图像、v - t图像的物理意义;理解图像所描述的运动。方法是:以对龟兔赛跑的描述方法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描述龟、兔运动过程所用方法的分析、比较,归纳得出也可以用图像的方法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建立s - t图像的概念;通过学生自制“简易自动记录仪”小实验,并对实验中铅笔所画图线(铅笔线)与铅笔的实际运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理解图像中的图线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进而对铅笔以不同快慢运动(画线)时,图线的倾斜程度不同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比较,再通过实例的定量分析,理解s - t图像和v- t图像的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本设计要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得出s - t图像和v- t图像的过程中,感受实验、分析、类比等科学方法;在自制“简易自动记录仪”小实验过程中,感悟相互合作对实验成功的重要作用。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六、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活动III实验探究设问s - t图像活动V应用情景动画活动II小制作活动I交流讨论v - t图像活动IV类比2、教学流程图说明情景 动画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I 交流讨论请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用物理语言来描述动画中龟兔赛跑故事,在此基础上进而要求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表达故事的内容,为引出s - t图像和v - t图像作铺垫。学生活动II 小制作学生根据图片,互相配合动手做一个“简易自动记录仪”。学生活动III 实验探究,设问让学生结合活动I和实验,通过设问:能否找出更好的一种作图方法来表示龟兔赛跑的故事,从而引人s - t图像。学生活动IV 类比结合数学中有关图像的知识,通过类比引人v - t图像。学生活动V 应用通过分别用s - t图像和v - t图像描述龟兔赛跑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3、教学的主要环节 本节课分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环节,以龟兔赛跑的故事创设情景,引人课题。第二环节,通过小制作、学生实验探究、类比等方法引人s - t图像和v - t图像。第三环节,通过分别用s - t图和v - t图像表示龟兔赛跑的情况,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七、教案示例(一)引入1、学生活动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请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用物理语言来描述动画中龟兔赛跑故事。2、导入新课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能否用作图的方法表示呢?点评学生画出的图。通过设问:是否有更好的作图方式来表示呢?请学生观察自动记录仪,再作进一步思考。(二)学生实验:引人s - t图像(位移时间图像)1、观察振动自动记录仪的图片,介绍其主要结构和自动记录的方法。设问:生活中见过哪些类似的自动记录仪?2、学生小实验:同桌互相配合用白纸、直尺(长度大于白纸的宽度)、铅笔来做一个能记录铅笔运动情况的简易记录仪:将直尺压在白纸上,保持直尺位置不变,但纸可以被自由抽动。实验时,其中一个同学沿垂直于纸的方向向左匀速拉动白纸,代表时间的均匀流逝,另一同学用沿尺向上(或向下)匀速移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一条与白纸拉动方向倾斜的铅笔线。在保持拉动白纸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铅笔沿尺向上(或向下)匀速移动的快慢,重复几次上述实验,得到倾斜程度不同的几条铅笔线。几次实验时,相互配合的两同学应交换各自的操作。选择几张学生得到的铅笔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通过投影,先让学生定性比较:铅笔移动得快,图线(铅笔线)倾斜程度大;铅笔移动得慢,图线(铅笔线)倾斜程度小,即图线的倾斜程度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接着给出一辆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其位移和时间的一组数据,请学生先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选择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坐标轴,标上物理量的符号,确定坐标轴标度,然后通过描点作出汽车的位移图像。通过对汽车s - t图像的定量分析,得出图像中直线的斜率所代表的是物体(铅笔汽车)运动的速度。设问:图像中的直线是汽车运动运动的轨迹吗? (有了前面学生自己做的小实验,很好理解答案为“不是”) (三)类比:引人速度时间图像(v - t图像) 有了前面位移时间图像的研究过程,启发学生应用类比的方法,根据位移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联系数学中有关图像的知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动手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v - t图像,并描述图像的物理意义,然后通过大组交流,提高对匀速直线运动的s - t图像和v - t图像的认识。(四)巩固练习最后,再回到开始的情景,分别画出龟、兔赛跑的s - t图像和v - t图像;也可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改编龟兔赛跑故事或是新编其他有趣味的故事,并用s - t图像和v - t图像分别故事主人公的运动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五)作业练习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