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案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8365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案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案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案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案 (I)【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播的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等考点。2.能力目标:通过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其表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考点解读和要求,15分钟在体系内速记重点原理。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是什么)(课本P2930,从二者的地位、意义等方面进行比较、把握)(1)民族节日 (2)文化遗产提示:注意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的区别,它们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方式不同。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为什么)(课本P3132,从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意义等方面整合)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 、维持 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 ,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提示:注意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及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3.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怎么做)(课本P3132,从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等方面整合)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态度是:既要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 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克服“守旧主义”和“ ”、“民族虚无主义”和“ ”等错误倾向。辨析: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文化的多元性。4.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课本P31第二段)提示:(1)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二者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文化的共性不是趋同,也不是相互取代;文化的个性也不代表文化没有一致性。5.文化交流的途径(课本P34-35)(1)重要途径 (2)其他途径6.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课本P36-37)(1)传媒的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7.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课本P37)(1)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 (2)怎样进行文化交流【体系构建】(具体要求:5分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课堂探究案】【自主探究】1.重点检查(小组互查,教师抽查)(1)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地位分别是怎样的? (2)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4)推动文化交流传播的意义和要求分别是怎样的? 2判断正误(1)各国的文化遗产都是世界遗产。( )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4)大众传媒的发展意味着传统的传媒方式将被淘汰。( )【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写出要点;合作讨论,完善要点;点评点拨,总结规律方法)1.材料 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结合材料,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2. 材料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此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就提出要共同建设30亿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倡议,为这条古老的商道注入新的升级活力,并引领欧亚大陆经济合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 【当堂检测】1.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示具有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A. 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C. 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D. 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A B C D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A. B. C. D.4.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年画精品展”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开幕,此次展览从2015年3月20日持续到4月上旬。举办该展览的文化生活依据在于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A B C D5.孔子学院的设立到中国文化年的举办,从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非洲到印象马六甲大型实景演出首次走出国门,中华文化走出去渐入佳境。假如让你写一篇有关此类活动的新闻报道,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标题是( )A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文化逐步趋向统一B文化发展: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C文化传承:中华文化要在外国文化的基础上继承D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课后拓展案】1 宋锦历史悠久,有中国“锦绣之冠”之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PEC领导人把宋锦这一“非物质遗产”穿在身上,是宋锦历史的第一次。由此引发苏州“宋锦热”,订单纷至沓来。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 B. C. D.2.(xx江苏卷)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 材料表明: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B. C. D.3.(xx全国卷II) xx年1月,有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A. B. C. D.4.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 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 B C D5. 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也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截至目前,已有245个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其它民族文化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最终会走向完全融合之路A B C D【我的疑问】(具体要求:动脑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参考答案【自主探究】2.判断正误(1) (2) (3) (4)【合作探究】1.(1)有助于保持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2)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融合,实现文化创新。(3)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2.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可以繁荣沿途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拉动沿途经济增长。(2)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也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丝绸之路成功申遗是对世界文化多样的尊重,有利于加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传播,推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当堂检测】1.A 2.C 3.B 4.C 5.D 【课后拓展案】1.C 2A 3D 4.A 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