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方山子传》学案(word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82242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方山子传》学案(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方山子传》学案(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方山子传》学案(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方山子传学案(word版)一、 自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本文文言实词、虚词意思,归纳文言知识点。了解作者。2.过程与方法:体会本文构思“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精巧与奇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方山子狂放的精神实质。二、自学引导:(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宋代诗人、散文家、词人、书法家、画家,是一个对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有着巨大贡献的全能型作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文学史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称之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苏轼如此全才,与他同时代的四位诗人甘心做他学生,形成“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现代女作家方方曾经说过:“我要是生活在苏轼那个年代,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嫁他”。诗人: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如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散文家:与北宋古文运动领导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如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词人: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词作豪放高旷,情浓意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书法家: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绘画家:善画竹,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2)相关链接:河东狮吼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北宋的时候,有一太常少卿、工部尚书陈希亮,亮有一儿子叫陈慥,此人狂放不羁,傲视世间,视荣华富贵为粪土,尽管是官宦之后,不坐车,不载官帽,和我们今天爱摆架子,摆谱的人不一样。隐居龙丘。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慥,两人系成为好友。陈慥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家里养着一群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有点象我们现在招待客人进歌厅的意思差不多。而陈慥的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凶妒,每当陈欢歌宴舞之时,就醋性大发(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墙壁(当然她不敢打陈慥,否则就会遭到休妻的惩罚)弄得陈慥很是尴尬。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取笑陈慥: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三、自学测评:(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犹见于眉间( )前十有九年( )往往阳狂垢污( )方山子傥见之与( )(2)指出下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闾里之侠皆宗之( )余既耸然异之( )见方山子从两骑( )岁得帛千匹( )亦足以富乐 ( )方山子怒马独出( )(3)指出下面句式类型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徒步往来山中( ) 庵居蔬食 ( )四、自学质疑 xx级高二(上)自助餐式语文作业 课题:方山子传 时间:2011-10-25命制人:张晓辉 李卯圈 年级领导签字:阅读课文,做15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节、行为C.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余既耸然异之他植者则不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3.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晚乃遁于光、黄间A. B. C. D. 4.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5.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译文:。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译文:。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译文:。(1)【参考答案】(有,通“又”; 见,通“现”显现; 阳,通“佯”假装,与通“欤”语气词吧)(2)【参考答案】宗,名词动用,尊奉。异,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岁,名词作状语,每年。使动用法,使富足快乐 使动用法,使愤怒。(3)【参考答案】判断句 判断句、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自助餐1、D(“驰骋”在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2、A (A“而”:都是连词,表递进。 B“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 C“于”:介词,在。 介词,比 .D “其”代词, ,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3、C (是描述他的“侠”)4、D(A句陈述“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B句陈述“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C句理解有误,方山子自己就是一个“异人”,当然会同类相求。)5、 (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注意“而”和“妻子”的对译) 因而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注意“因”和“马上”的对译) (他)都放弃不要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注意“穷”的对译和反问语气的翻译)(1)【参考答案】(有,通“又”; 见,通“现”显现; 阳,通“佯”假装,与通“欤”语气词吧)(2)【参考答案】宗,名词动用,尊奉。异,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岁,名词作状语,每年。使动用法,使富足快乐 使动用法,使愤怒。(3)【参考答案】判断句 判断句、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自助餐1、D(“驰骋”在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2、A (A“而”:都是连词,表递进。 B“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 C“于”:介词,在。 介词,比 .D “其”代词, ,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3、C (是描述他的“侠”)4、D(A句陈述“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B句陈述“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C句理解有误,方山子自己就是一个“异人”,当然会同类相求。)5、 (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注意“而”和“妻子”的对译) 因而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注意“因”和“马上”的对译) (他)都放弃不要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注意“穷”的对译和反问语气的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