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第四册《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81169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第四册《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第四册《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第四册《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第四册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word教案一、说教材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八单元第1课,学时为1课时。历史必修一书用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八个专题来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从第一单元勾勒“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延续到第五单元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逐步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再到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晰阐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趋势。第八单元的标题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作为最后一单元,从内容上讲,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是全书内容的总结与升华展望。提起“全球化”这个十年前才首次出现在美国商业周刊的新名词,如今却是地球人都知道了。然而究竟什么是全球化?作为一历史现象,全球化有其自身内部严密完整的体系,其中核心之一便是制度、规则的全球化,而这正是本课内容的着力点。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另一方面,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这既是对本书前面第6单元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内容的呼应与深化,又启领本单元第2、3课即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内容,故本课在教材中承上启下,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课堂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并综合该课在整本书知识体系的地位,确定这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感知思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对比探究问题迁移与拓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物,与时俱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的意识,并引导学生形成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信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古往今来,莫不如此,通过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3、重点、难点确定:(1)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过程、作用)确定依据:没有布雷顿森林体系,就谈不上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就成了空中楼阁,所谓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只能是时髦的说词而已,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本课内容的基石。(2)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确定依据:这个问题具有相当的难度,学生必须掌握相关史实,依据现有的认识水平,来深层次探究历史现象,即:要求以不同方式提出问题,从不同途径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总结问题。二、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1、说学情按高中新课程安排,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的授课对象是年龄在1516岁的高中一年级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他们的心理特征是(1)抽象思维占主导,且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逐渐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2)具有深刻性和批判性,能够自觉地从本质上比较全面地看问题,敢想、敢说,喜欢怀疑和争论,凡事爱刨根问底,对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分析批判能力。(3)具有独立性,创造性。高中生喜欢独立思考问题,能够运用理论逻辑思维,再加上思想活跃,较少保守,富于想象,所以常会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2、学法指导(1)探究学习狄德罗曾经说过:“怀疑是迈向真理的第一步”,提前预习时的信息搜集和处理等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这是有利于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学生带着质疑走入课堂)(2)合作学习在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为探究本课问题开展互助性学习,充分交流,相互借鉴,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3)自主学习课前的探究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必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问题的深度,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学,带着更多的问题起出教室,从而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形成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的有效自主学习。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串连讲授法依据:由于历史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采取模块的形式,从过去的通史转变为专题,每个模块自成体系,这会给学生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不利于学生完全历史概念的形成,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具体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时候,要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要注意不同模块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之“形散神不散”,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历史概貌。2、问题教学法3、合作学习教学法依据:美国教育家托兰斯认为,作为探究创新型的教师,必须是对学生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感到由衷的喜悦并加以高度赞扬,不压制集体的意志和个人意见,创设宽容和亲切的环境,从而引导学生探求各种事物的真相,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领导者、参与者。这两种教学法使学生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心境愉悦,情绪饱满。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就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大大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从而顺利完成课堂目标。四、本课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1、教科书(尤其是其中的历史纵横【学思之窗】)2、教师和学生3、校内资源:学校图书馆、多媒体课室4、社会资源:图书馆、家长、专家学者5、网络和音像资源五、课堂学习设计我所理解的成功教学是师生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开放性和多元化,真正给素质教育一片天空的历史课堂。本课探究得出的结果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探究的过程。教学方式是:打破认知结构问题生成合作探究成果交流迁移与拓展1、课前预习探究第6单元专题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已谈到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为何又再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既然已经有了新航路开辟,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所造就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何又再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仅有一个市场摆在那里,够吗?理论依据:通过预习,使学生的认知失衡从而引发强烈的学习动机。2、带着问题走进课堂(1)创设历史情景播放精心剪辑合成的多媒体影像资料:战后初期一片瓦砾的欧洲和日本,华尔街地下银行丰厚的黄金储备,马歇尔计划的讨论会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7年香港年会,华尔街繁忙的股票交易与伦敦、新加坡、香港股市活动交相叠印;荷兰鹿特丹港口大型集装箱货轮穿梭不休;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连锁抢滩大战;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亲自向全球推广最新软件;兴致勃勃的中国游客搭乘波音或空中客车飞机开始环球旅行;中国女影星章子怡踏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红地毯理论依据:以直观生动的多媒体影像创建本课学习的历史情景,唤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2)导入新课师生一道进行相关前后知识的链接。理论依据: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定的知识总是和一定的能力相结合的,即通过研究性学习,更能自觉专注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不是荒废。(3)进入合作学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A、背景:学生讨论P126页“历史纵横”,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洞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B、过程:分小组讨论“怀特计划与凯恩斯计划”,运用对比的方法探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C、作用:纵横向联系史实得出认识。理论依据:恩格斯说,人类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创新思维是其中最璀璨的一支。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播放:2001年12月在卡塔尔多哈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情景,龙永图、石广生感叹:“为了这一天,黑发人谈成白发人”。引出问题:当年中国为什么要力争复关?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探究:关贸总协定的作用关贸总协定的作用,是本课的难点。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的一系列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以谁为主导的?从纵向看对世界贸易的作用如何?从横向看又能看出些什么?它十全十美吗?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理论依据: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尝试解决,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学生能解决的交给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引导和启发。在比较、归纳、纵横向联系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件论证和探讨问题。(4)全课小结“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为战后世界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那么,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这样一个以美国一枝独秀方式存在的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向着什么方向去演变呢?什么又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呢?理论依据:新课改倡导“存问题”教学,通过承上启下的小结引导学生作出一些理性思考,同时又带着更多新的问题,走出课堂。(5)迁移与拓展学生可运用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继续在课下世界经济的制度化、体系化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自主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