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空城计教案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78691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空城计教案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空城计教案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空城计教案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空城计教案冀教版总目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计、占、亭、旗、扫、措、吩、咐、巾、伏、撤、佩”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计、占、部、抗、尘、扬、巾、冒、敬”等9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了解诸葛亮此人,并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教学重点1读准“计、占、亭、旗、扫、措、吩、咐、巾、伏、撤、佩”等字音。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了解诸葛亮。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诸葛亮是一个有胆有谋、才智过人的人。教学课时两课时 同学们,了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吗?有一句概括诸葛亮一生事迹的对联,看课件展示: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有排八阵图、七擒孟获、六出岐山、病卒五丈原、三顾茅庐;下联有赤壁之战。你们有的故事情节,在电视上看过吗? 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学习有关诸葛亮文章,老师同时板书:空城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有什么感受?生答:诸葛亮遇事考虑周全、冷静观察、处乱不惊、镇定自若,料事如神,足智多谋。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计、占、亭、旗、扫、措、吩、咐、巾、伏、撤、佩”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指导书写会写的9个生字“计、占、部、抗、尘、扬、巾、冒、敬”。能够给这几个字组词。(2)仿写,小组评价。 四、拓展延伸,阅读名著 同学们,想学习了解更多的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吗?课下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故事,增长课外知识。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课外知识我知道小说是一种以塑造_为中心,通过_的叙述和_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提示:这实际是小说三要素的考查,注意三者之间的关系。附答案: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二、近义词我会找 占领 抵抗 吩咐 心惊胆战疑惑 惊奇 敬佩 惊慌失措附答案:占领占据 抵抗抵御 吩咐嘱咐 心惊胆战提心吊胆疑惑迷惑 惊奇惊讶 敬佩钦佩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三、我能找反义词抵抗 随便 轻松 心惊胆战附答案:抵抗投降 随便拘束 轻松沉重 心惊胆战泰然自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计、占、亭、旗、扫、措、吩、咐、巾、伏、撤、佩”等字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诸葛亮此人,并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足智多谋。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继续学文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空城计,对料事如神的诸葛亮有了深刻的了解,同学们通过课下搜集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故事,如“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可以互相交流。二、初读课文,记忆新词1、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小组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3、检查识字情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疑惑 撤退 占领 冒险 心惊胆战 迷惑 抵抗 埋伏 敬佩 惊慌失措 扫帚 打扫 模样 中计 空城计自由读,边读边想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诸葛亮遇事考虑周全、冷静观察、处乱不惊、镇定自若,料事如神,足智多谋。4、老师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分组读。三、理解课文,深入学习1、自己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可以找出来,小组内先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老师。 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归纳探究的问题:(1)对比一下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兵力?生答:司马懿是带领十五万大军,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五千兵有一半是运粮草的,不能打仗。 (2) 对比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直逼城下的时候,诸葛亮的手下和他的反应?生答:诸葛亮的手下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诸葛亮冷静观察敌情,镇定自若的发号施令。 (3)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性格特点,用词语概括一下?生答:司马懿举棋不定、生性多疑 诸葛亮足智多谋、临危不惧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播拓展,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及情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4、反复读课文的对话,从中体会每个人物的感情,体会他们各自的心理。四、拓展延伸,概括感悟1、谈一谈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形象?2、通过对比的方法,在生活中你喜欢司马懿,还是喜欢诸葛亮?学习他的什么性格?树立榜样,我们就学着做吧!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黑体的多音字注上正确的读音1.院子的中( )间有一颗枣树。2.哥哥中( )奖了,特别开心。附答案: 1. 中间(zhng) 2.中奖(zhng) 二、我了解名著,会填空 空城计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这部名著的作者是_时期小说家_。附答案: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罗贯中三、我知道三国演义的人物(1)温酒斩华雄( ) (2)威震长坂坡( )(3)赔了夫人又折兵( ) (4)白帝城托孤( )提示:这些都属于著作中的精彩片段,必须熟悉。附答案:(1)关羽 (2)张飞 (3)周瑜 (4)刘备四、我是小小书法家疑惑 撤退 占领 冒险 心惊胆战 迷惑 抵抗 埋伏 敬佩 惊慌失措 扫帚 打扫 模样 中计 空城计板书设计:29、空城计 司马懿 带领十五万大军力量对比:诸葛亮 没有大将,只有文官,有一半是运粮草的 诸葛亮 开门迎敌 镇定自若 使用计策: 司马懿 速速退兵 狼狈慌张诸葛亮足智多谋、临危不惧性格对比: 司马懿举棋不定、生性多疑课后反思: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翻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为了使以后的教学再上新台阶,以新颖的方式进行尝试。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新的活力,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结合本课的教学环节,谈谈自己教学本课后的一些感受。一、我想到的是对教材的把握,对原文的把握。如果单纯读课文,或背诵原文,就显得太老套、呆板,也难把握,于是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加工,以评书的形式进行了讲解,还真是很有收获,听课的学生听得聚精会神,就连听课的老师也跟着颔首。这次大胆的尝试使我信心百倍。对教材的把握,面对新课改的形势,要求教师应该成为研读者,真正对学生是做到教之以渔的创新。 二、备课的时候,必须备学生。现在的学生信息获得的途径很多,网络的、电视的、广播的,通过这些媒介,使学生的思维方式非常活跃。如果仅以教材授课,学生觉得困倦,疲惫,说穿了,不愿意上,于是我在教学方法上研究了学生的心理,使一堂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变得适合学生的口味,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真正以青春风采,换回对知识的渴望,真正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动者,参与者。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我大胆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的场景便深深吸引住了学生,大家都急切想进入下面的故事情节,这种吊胃口的手法,使我自然地过渡到用评书讲解下面的故事,而学生的热情还在高涨,直到我讲完。学生的热情达到了沸点,达到了高潮,这种多媒体演示和声情并茂的讲解效果很好。 三、对问题要精心设计,既要做到顺理成章,又要做到富有新意,而且还要体现学生的自主精神,我是这样做的,上课伊始,便让学生阅读单元说明,让他们自己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对小说的要素、知识,学生把握很准,在肯定了学生的正确回答后,我将问题凝结到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在分析人物形象上也是让学生畅所欲言,他们是说分析谁就分析谁,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分析诸葛亮。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大家自己提出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分析。语言,动作方面学生能够自主地找到。而关键是在神态描写上,通过诸葛亮的三次“笑”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这里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最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推断出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机智、勇敢的人。当然,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如此鲜明,是由于司马懿在旁边起到了陪衬的作用。怎么陪衬?进而分析了司马懿这个人物形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也完成了司马懿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词语的感情色彩,司马懿的多疑、自负、老谋深算便跃然纸上,诸葛亮、司马懿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就使智者更智,愚者更愚了。 最后我想对自己说:“变则通,通则变,要永葆青春,用新的教学理念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说课案一:说教材空城计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节选,使孩子们清楚的了解到书是瑰宝,从中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战争时期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产生爱读书的兴趣,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为孩子创造读书的氛围,要让孩子有书,手里有书,家里有书,教育有书。培养孩子们在书的海洋里去探究、学习、积累,使学生博览群书,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此人,并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学习遇事多考虑、多想办法。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写司马懿亲自率军十五万来攻打西城。第二部分(2-3)写诸葛亮使用空城计使司马懿兵退四十里。第三部分(4-5)诸葛亮说出司马懿退兵的原因,部下都很佩服他。表现了诸葛亮遇事考虑周全、冷静观察、处乱不惊、镇定自若,料事如神,足智多谋。二、说学情我通过和孩子们谈心了解到,同学们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知道了很多,可见课下做到了搜集整理。小说是通过各种方式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小说中用各种描写方法了刻画人物性格,同学们要会区分、运用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环境等描写方法,还得需要多积累,多看课外书。三、说教法、学法教法:在教学中要小组内交流读与教师范读相结合,课件展示视频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学法: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合作的精神,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理解大意,扫清学习障碍,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发现、探究、揭示、总结。从而深入理解课文,体悟课文情感。四、说教学程序1.教具。课下鼓励学生大量收集资料和图片,为理解课文作准备;利用生字卡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合作意识,注意强化字形;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比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多探究、多运用。2.导入。初读课文,记忆新词(10分钟)1.检查识字情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疑惑 撤退 占领 冒险 心惊胆战 迷惑 抵抗 埋伏 敬佩 惊慌失措 扫帚 打扫 模样 中计 空城计2.自由读,边读边想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诸葛亮遇事考虑周全、冷静观察、处乱不惊、镇定自若,料事如神,足智多谋。3.老师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分组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放在读准词语,要求准确,学生不但识记了生词,还通过读文知道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理解课文,深入学习(20分钟)1、自己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 (1)对比一下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兵力? (2) 对比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直逼城下的时候,诸葛亮的手下和他的反应? (3)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性格特点,用词语概括一下?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师生共同归纳探究的问题。4、反复读课文的对话,从中体会每个人物的感情,体会他们各自的心理。【设计理念: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抓住诸葛亮的性格。】拓展延伸,概括感悟(10分钟)1、谈一谈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形象?2、通过对比的方法,在生活中你喜欢司马懿,还是喜欢诸葛亮?学习他的什么性格?树立榜样,我们就学着做吧!【设计意图:运用讨论交流的方法,树立自己学习的榜样,遇事要冷静机智、临危不惧,做一个有胆有识、足智多谋的好孩子。】板书设计:29、空城计 司马懿 带领十五万大军力量对比:诸葛亮 没有大将,只有文官,有一半是运粮草的 诸葛亮 开门迎敌 镇定自若 使用计策: 司马懿 速速退兵 狼狈慌张诸葛亮足智多谋、临危不惧性格对比: 司马懿举棋不定、生性多疑总结全文,作业布置。作业以词语和课文理解为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以及词语在课文中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