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案 新人教版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77913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案 新人教版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案 新人教版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案 新人教版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案 新人教版 (I)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2. 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3. 认识可逆反应、化学反应限度的涵义,初步学会根据反应速率判断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初步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4. 通过对“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讨论,认识控制外界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教学重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限度的涵义和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影响。教学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限度的涵义和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影响。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设备:多媒体第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是什么?【学生活动】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表达式为:【巩固练习】甲、乙两容器都在进行A 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4mol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molA,则甲容器内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快还是慢?【学生活动】练习,并汇报答案。【设问】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太快或太慢了怎么办?例如:夏天时食物变质得太快了;实验室使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速率太慢了。【引入课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过渡】化学反应为什么会有快有慢呢?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讲述】我们知道:钠与水的反应速率要比镁与水的反应速率快得多,H2与F2的反应速率要比H2 与I2的反应速率快得多。这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对于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的本身属性,我们是很难改变的,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也是很重要的。那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它们是如何影响反应速率的?【想一想】 新鲜的水果和食物保存在冰箱里能存放得较久。这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受什么条件影响呢?【学生活动】 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过渡】那么,温度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呢?【探究实验1】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在2支试管中,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滴入12滴1mol/LFeCl3溶液。待试管中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另一支试管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对比观察现象。待放入热水烧杯中的试管里出现大量气泡时,用带火星的火柴梗检验放出的气体。并将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与讨论。【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2-5,记录现象,并将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实验记录】现象结论热水中常温冷水中【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总结并汇报实验结果。【结论】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思考】 香蕉采摘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熟的,常用乙烯作为它的催熟剂。这个生活中的例子又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受什么条件影响呢?【学生活动】 催化剂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过渡】 那么,催化剂又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呢?【探究实验2】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mL5%的H2O2溶液,观察现象。再向其中分别少量MnO2粉末、12滴1mol/L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将你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将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与讨论。【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2-6,记录现象,并将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实验记录】现象结论加入MnO2加入FeCl3不加其他试剂【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总结并汇报实验结果。【结论】 加入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小结】 决定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温度:升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2)催化剂:加入催化剂能改变(增大或减小)反应速率,自身不发生改变。【过渡】 当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除了温度、催化剂外,还有其他的因素。留心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和化学实验中采取的很多措施都是跟反应速率有关的。例如:烧柴煮饭,先将木柴劈小。说明反应速率还与反应物的表面积有关。对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我们可以来看看课本上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1.人们为什么使用电冰箱储存食物?2.实验室通常要将两种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并混匀后再进行反应。原因是什么?3.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通常把一些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再进行反应。原因是什么?4.实验室常用约30左右的硫酸溶液(约3.7mol/L)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气泡变得稀少了(锌粒还有剩余),如果添加一些适当浓度的硫酸溶液到反应容器中,气泡又会重新增多起来。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与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过渡】 从上面的实验和事例我们可以看出,温度、固体的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等都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它们是如何影响反应速率的。【总结】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温度:升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2)固体的表面积:增大固体的接触面积,能增大反应速率(3)反应物的状态:液态或气态比固态反应速率快(4)溶液的浓度:增大溶液浓度,增大反应速率(5)催化剂:加入催化剂能改变(增大或减小)反应速率,自身质量和性质都不发生改变。【练习】 一定条件下,在CaCO3(块状)+2HCl=CaCl2+H2O+CO2反应中,为了加快反应的速率,下列那些方法可行:( )A、增大HCl的浓度 B、加水 C、增加同浓度盐酸的量 D、加块状CaCO3 作业:课本47页 第3 题第2课时【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是按照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进行反应的,那么,在实际反应中,反应物能否按相应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呢?在化学的发展史上,有一件与之有关的事曾经引起了化学家极大的兴趣。(炼铁高炉尾气之谜)。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反应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说明。【学生分组实验】设计实验见书p44 实验2-7 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验证假设分析原因【交流讨论】【教师小结】上述实验说明反应并不完全。科学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许多反应都是可逆的,如氯气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氮气与氢气的反应等。【教师提问】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能完全消耗,存在着一个反应程度的问题,请分析当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化学反应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从速率、物质的浓度两方面来分析)【交流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可逆反应有两个方向,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将保持不变,反应达到最大的限度。【教师讲解】 当反应的条件改变后,若正、逆反应速率不能保持相等,反应原有的限度改变,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的改变都可能改变反应原有的化学限度。在工业生产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规律,选择和控制反应的条件,使化学反应能更好地符合人们的预期效果。【问题解决】利用p45 科学史话内容,让学生分析分析讨论为什么增加高炉的高度不能减少CO的浓度?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减少CO的浓度?【问题解决】因为改变条件要改变反应进行的快慢,改变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还可能改变反应进行的程度,试分析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总结】化学反应限度的涵义、影响因素及研究化学反应限度的实际意义。第三课时【引入】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希望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这就涉及到了反应条件的控制。【板书】三、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思考与交流】1. 你看到过定向爆破吗?观察课本P46图2-20,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 回忆你在实验室进行过或观察过的化学实验,及在生活中见到过的涉及化学变化的示例,要使反应符合或接近人们的期望,你认为应如何控制反应的条件?【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46-P47【角色扮演】现在,假设你是一名工程师,你要使到你工厂的煤尽可能的完全燃烧,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提问】怎样提高煤的燃烧效率?1. 煤的状态与燃烧的速率有何关系?与煤的充分燃烧有何关系?2. 空气的用量对煤的充分燃烧有什么影响?原因是什么?3. 应选用什么样的炉膛材料?4. 如何充分利用煤燃烧后的废气中的热量?【归纳并投影】1. 尽可能的使煤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转化率,关键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要尽可能充分的接触,且空气要适当过量。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2. 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放出来的热能,提高热能的利用率。3. 实质是从多方面控制燃烧反应的条件,它的意义在于节约能源,节省资源,减少污染等。【提问】为什么要控制反应的条件:【投影】1. 对有利于我们的或我们需要的化学反应,要想办法增大反应速率.并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或转化率。2. 对有害于我们的或我们不需要的化学反应,要设法降低反应的速率,或隔离会引起反应的物质。3. 对应用于特定环境下及特殊需要的化学反应,则需要对反应的条件进行特殊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