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76756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2019-2020年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项目内容课题 第13课辛亥革命 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2) 结合史实正确评价辛亥革命。2、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辛亥革命是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2) 通过探究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及其成因,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史实的讲述,使学生增强对中国革命只有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的深刻认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纲要、教材、试卷。教学过程 第13课辛亥革一、武昌起义1、背景:(1)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走狗。使人们认识到应该推翻腐败的清政府的统治。(2)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2、酝酿(1)、思想方面:宣传革命思想。 革命知识分子通过译书、办报、著书立说等形式宣传革命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思想武器。 译书:翻译出版了法国卢梭的民约论和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著作。 办报: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报刊。 著书: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等。 中心:上海和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 (2)、 组织方面:创建领导机构。 革命团体纷纷出现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其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紧接着,国内的革命团体纷纷涌现,如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内容:通过同盟会总章,提出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它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决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性质: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 军事方面: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3、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在熊秉坤、金兆龙,率领下首先起义,武汉三镇全部光复。历史上称这次革命 为“辛亥革命”。二、中华民国成立1、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春。 (2)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确保民主政治。 (3)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平等);国民有基本的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4)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5)意义: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制度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原因 袁世凯掌握了清政府实权后,对革命党人实行反革命两面手法: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以武力相威胁;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停战议和,进行政治讹诈。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列强对南京政府采取了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 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在各种压力面前,孙中山被迫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2)、过程 (1)1912年2月,清帝退位。 (2)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3)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里,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2、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性 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功绩: 第一、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三、这次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辛亥革命也对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局限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板书设计 第13课辛亥革一、武昌起义1、背景:2、酝酿(1)、思想方面:宣传革命思想。 (2)、 组织方面:创建领导机构 (3)、 军事方面3、爆发武昌起义二、中华民国成立1、中华民国成立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性教学反思 反思: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以教促学与以学促学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