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语文A版第七册第4单元_秋如.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76749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语文A版第七册第4单元_秋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语文A版第七册第4单元_秋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语文A版第七册第4单元_秋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单元(秋如提供)2019-2020年语文A版第七册第4单元_秋如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乐节课文内容,了解现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传递信息的方式。3、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重点难点:1、 了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2、 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 13 人们怎样传递信息(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 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是世界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长城上每隔一段就有一个烽火台,它在当时有什么作用?2、 在古代,人们还用什么方法传递信息?那么现代人们又是靠什么来传递信息的呢?又是怎样传递信息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板书课题)二、 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1) 互相检查预习时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2) 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3) 想一想:课文讲了几种传递信息的方式?(4) 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部分讲了什么?2、 教师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3、 指名分段读,检查学生读通课文的情况。4、 指名反馈:课文讲了几种传递信息的方式?(邮电、电报、电话、广播、计算机网络)5、 指名反馈分段情况:6、 教师:同学们,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都在改进传递信息的方法。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不断的改进,希望身在世界角落的人们随时都可以得到远方亲友的消息。三、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 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1) 两千多年来,古代的人们怎么传递信息?如何不断改建传递信息的方法的?(2) 新的交通工具是什么?(3) 你写过信吗?结合实际说说你怎么用书信与别人传递信息的?人们怎么用邮政系统来传递信息的?2、 指名反馈。3、 齐读第一自然段。4、 教师小结。四、 课堂小结 新的交通工具的问世,世界上才形成了庞大的邮政系统,人们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更加便捷、准确地传递信息。但是,人们并不满足这种方式,因为这还不够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人们希望能够随时随地的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五、 作业:1、 把本课的生字新词抄写两遍。2、 读一读古诗杜少府之任蜀川,理解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 13 人们怎样传递信息(第二课时)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杜少府之任蜀川:同学们,著名的唐代诗人王勃为了劝慰杜少府不要为离别而悲哀,写了一首诗杜少府之任蜀川。2、 齐读古诗。3、 师:诗的第三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谁能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4、 师导入新课。二、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 默读第二部分,思考:(1) 翻天覆地是什么意思?(2) 为什么说人们通过电磁波发送和接收信息,是通信史上翻天覆地的革命?(3)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2、 指名反馈,互相补充。教师适当地引导。3、 体会语句,说说作者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 电报、电话日益普及,输送信息的缆线像狭窄拥挤的公路一样,经常“堵车”不是占线就是串线。(2) 科学家想出了激光通信的办法:一束光纤的通信容量是一条铜线的25万倍,一条光缆可以通一亿条线路。4、 教师小结。三、 学习第三部分1、 师:信息变成了电磁波发送与接送信息,这是通信史上的革命,科学技术仍在不断发展。2、 说说什么是信息网络。3、 齐读这一部分。4、 教师小结。四、 教师小结。1、 教师指名反馈: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传递信息的方式。2、 教师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五、 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4 飞翔的信念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 理解课文内容,直到赖特兄弟在幼小的心灵里,是怎样产生飞翔的信念的,以及如何发明第一架飞机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创造意识。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培养学生在玩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创造的意识,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在莱特兄弟的幼小的心灵里,是怎样产生飞翔的信念的,以及如何发明第一架飞机的?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14 飞翔的信念(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学生分成四个方阵进行抢答。(1) 空调什么时候是谁发明的?(1902年 美国人开利)(2) 洗衣机什么时候是谁发明的?(1906年 美国人费歇)(3) X射线什么时候是谁发现的?(1901年 德国人伦琴)(4) 维生素什么时候是谁发现的?(1912年 英国人霍普金)(5) 冰箱什么时候是谁发明的?(1923年 瑞典的两个工程师)(6) 电视什么时候是谁发明的?(1925年 英格兰发明家贝尔德)(7) 圆珠笔什么时候是谁发明的?(1938年 匈牙利人比罗兄弟)(8) 激光什么时候施舍发明的?(英国人肖洛和汤斯)(9) 杂交水稻什么时候是谁发明的?(1964年 中国人袁隆平)(10) 因特网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1969年 美国五角大楼首创)2、 教师小结。二、 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学。1、 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 思考:课文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3、 提出本课不理解的词语,小组相互交流解决。三、 整体感知,释疑解难。1、 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2、 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准确、读通顺的情况。3、 指名反馈。(1) 分段情况。(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结合图片资料释疑。四、 学习课文14自然段。1、 学生自由朗读14自然段。,思考:(1) 什么叫“信念”?”飞翔的信念“是什么?(2) 在莱特兄弟幼小的心灵中,是怎样产生飞翔的信念的?(3) 你觉得小时候的莱特兄弟是个怎样的孩子?2、 指名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加点的词语品析,指导感情朗读。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五、 课堂小结。六、 布置作业。1、 把本课的生字新词抄写两遍。2、 搜集有关飞机的资料。 14 飞翔的信念(第二课时)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莱特兄弟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一天弟弟在想,人如果能像小鸟一般 在天空飞翔那该多好。于是兄弟二人一面经营修车店,一面梦想着飞行,但当他们着手去进行飞行试验时,有人因滑翔机坠落而死了,又有人因飞机引擎太重而无法飞。同学们,如果你在进行试验时,同样遇到这么多障碍,你会怎样面对呢?2、学生讨论 。(放弃,生命更重要,让别人去试验;坚持,科学要付出牺牲。不然,哪里会有伟大的飞行交通工具飞机)3、师:是的,莱特兄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他们克服了种种的困难,最后在1903年,发明了“ 飞行者一号”。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二、继续学文。、指名分段读课文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莱特兄弟遇到什么困难,最后是怎么克服的?()画出描写世界第一架飞机的句子。()画出面写世界第一架飞机飞行的句子。()为什么这次飞行只飞了秒,米远,就说“飞行的时代纵欲来临了”?、指名反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惊奇地、兴奋地、赞叹地)三、总结全文、教师导读。、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指名反馈。、教师总结。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资料,了解其他梦想成真的事例。玻璃公公一家教学目标:、 人事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教学时间:玻璃公公一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东西,你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吗?有什么作用吗?、 教师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玻璃的种类越来越多,在生活中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今天我们就走进玻璃家族,来了解几种新型的玻璃。(板书课题:玻璃公公的一家)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卡片,指明读一读,教师强调读音。、指名反馈。三、小组自读,深入了解、教师导读,这些新型的玻璃到底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完成表格。、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反馈。、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出玻璃公公孩子不同的说话语气)、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比一比看那组读得好。四、总结全文、你们还知道哪些新型玻璃呢?(学生展示资料,交流)、教师:如果你是玻璃厂的设计师,你还想为玻璃家族增添哪些成员?、教师总结: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设计出能为人类更好地服务的玻璃来,说不定你们想设计的玻璃在不久的将来也能问世呢!五、布置作业、分角色朗读课文。、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的新型玻璃。16 会说话的产品教学要求:1、 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子新词。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会说话的日用品给人们带来的好处。3、 想像并说一说自己还希望日用品具有哪些功能。4、 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难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会说话的日用品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16会说话的产品(第一课时)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 教师导入:同学们,什么是产品?2、 指名反馈。3、 教师小结。二、 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1、 自由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子新词,把课文读通顺。2、 小组合作交流。(1) 产品会说话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几种日用品长嘴巴了。(2) 每一个自然段讲什么,给课文分段。三、 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1、 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罢课读下来。2、 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读音。3、 指名反馈。4、 分段情况。四、 学习第一段1、 教师导读:上个世纪的发现和发明,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便利,使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科学真奇妙。2、 教师出示:科学真奇妙,最近几年科学家居然研制出一些会开口说话的日常用品,让他们适时说话,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提醒人们不要粗心和麻痹大意。3、 指名朗读,体会带点词语。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 课堂小结:我们想不到日常用品会开口说话,而且他们会适时说话,科学家们真了不起,科学真奇妙。下节课,我们就去听一听这些日用品会说些什么话,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提醒我们不能粗心。六、 作业1、 朗读课文2、 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的会说话的日用品。 16会说话的产品(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 师:科学真奇妙。科学家居然研制出一些会开口说话的日常用品,课文讲了三种会说话的日用品,是哪三种?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三种日用品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二、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教师导读:这些会说话的日用品到底有什么功能合作用呢?1、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完成表格。2、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反馈。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你们还知道哪些会说话的日用品日用品?2、学生展示资料,交流。3、教师:预计,会说话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你们还希望日用品有什么新功能?想像一下,说一说。4、教师总结: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设计出能为人类更好地服务的各种日用品来,说不定你们想像的日用品将在不久的将来也能问世呢!我们不禁再一次感叹:科学真奇妙哇! 四、作业模仿课文的写法,将你想像的具有新功能的日用品写下来。 语文乐园四教学要求:1、 引导学生完成“有趣的汉字”。2、 认识在公共场所经常使用的标志。3、 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4、 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书写只有横画和竖画的字和字形扁斜的字。5、 语文生活:让学生搜集一些绕口令,小组进行绕口令比赛。重点难点:1、 了解“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保护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的原因,懂得生物之间存在这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2、 以绕口令比赛为内容,写出绕口令比赛时的情景。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 语文乐园四(第一课时)一、 语海拾贝(一) 有趣的汉字。1、 明确要求:中间填上一个字,与四周的字组成一个新字。2、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3、 交流反馈。4、 教师小结。(二) 看标志,读词语。1、 出示各种公共场所常用的标志,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2、 学生小组合作猜一猜,认一认,读一读。(三) 加标点。1、 学生自由读,读准确,通顺。2、 学生试着加标点。3、 交流反馈。二、 阅读欣赏1、 设置悬念,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要点。(2) 教师要求学生说一说上述事物相互间的简单关系。(3) 教师板书:除了这些简单的关系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复杂关系?今天我们就来阅读狼和鹿这个故事。2、 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了解森林以及鹿前后的变化。(1) 教师导读:同学们,在人们捕杀鹿前,狼和鹿的生活怎样?森林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关键的词语和句子。(2) 集体反馈。(3) 指导学生抓住这些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各种事物在森林里的特点来。(4) 教师过渡。(5) 教师导读。3、 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探究原因。(1)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类捕杀狼却使得森林遭到破坏,鹿群急剧减少呢?(2) 指名反馈。(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4) 引导学生发现“功臣”“罪魁祸首”和其他词语和句子的不同。(5) 指名说一说。(6) 教师小结。(7) 拓展思维:了解到这里。你们想对狼以及人类说什么呢?(8) 教师总结。三、 作业1、 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标志。2、 搜集资料了解其他熟悉的动物与植物间的关系,然后和同学交流。语文乐园四(第二课时)一、 写字板(一) 说说如何正确使用钢笔。(二) 展示写得好的作品,教师分析。(三) 请写得好的同学说说体会。(四) 学习新课。1、 出示课件“窄”(1) 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上下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2) 教师相机介绍。(3) 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他的字。2、 出示“厢”(1) 指名回忆前面学过的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的要点。(2) 学生按要点自行练写,教视巡视辅导。(3) 集体评议。3、 出示“建”“遭”(1) 这也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但他们的书写顺序和“厢”不同,他们该怎么写。(2) 学生书写这两个字的笔画顺序。(3) 教师小结:先里面、后外面。(4) 学生练习写字,教视巡视辅导。(五) 学生练习。1、 学生描红。临写。2、 请学生上黑板写。(六) 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二、 写毛笔字(一) 复习“多个横画排列的字”和“多个竖画排列的字”的要点。(二) 学写“只有横画和只有竖画的字”出示课件“正”1、 教师说明:只有横画和有竖画的字,笔画间隔均匀,字形方正。2、 教师结合课件边说明边范写。3、 学生联系临帖。(三) 学习写“字形扁斜的字”。出示课件“方”和“乡”1、 教师说明,字形扁斜的字,整个字的中心线两边基本要对称。2、 角势结合课件边说明边范写。3、 学生练习临帖。三、 展示写得好的作品,上台交流体会。四、 作业1、 练习写“只有横画和竖画“、“字形扁斜”的字。2、 写完后在写得好的字的下面用红笔画一朵小红花。语文乐园四(第三课时)一、 听相声,激发兴趣。1、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先听听著名的相声演员刘宝瑞的几段绕口令。2、 说说什么是绕口令?3、 教师小结:绕口令绕得好可以帮我们读好容易混同的字,也可以是我们口齿伶俐。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绕口令比赛,你们准备好了吗?二、 小组接龙,进行比赛1、 明确要求。(1) 以小组接龙的形式进行比赛。如果本组有一个同学说错了,就由另一个组的同学接着说,如此循环,看哪个组最先说完,然后进行小组评比,评出“最佳合作奖”(2) 看谁说得又快又准,评选“绕口令能手”。(3) 听的同学要认真。2、 小组接龙比赛。3、 评选“最佳合作奖”和“绕口令能手”。三、 课堂小结1、 教师为“最佳合作奖”和“绕口令能手”颁奖。2、 小结:同学们表现得真棒,如果你们都能天天练习,那么你们呢的口齿一定很伶俐,说不定,在你们的中间也会出现一个相声大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