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必修二《亡人逸事》教案3篇.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75701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必修二《亡人逸事》教案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必修二《亡人逸事》教案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必修二《亡人逸事》教案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必修二亡人逸事教案3篇教学目标1.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2.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恻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对细节描写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2.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和自责与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一、导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简单赏析。“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细节描写,“无言”。包括了万语千言,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如果彼此申诉各自的别后种种,相忆相怜,哪将又从何说起啊?!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再存在了。夫妻情深悼亡之作二、解题亡人 逸事亡人:孙犁之亡妻逸事:世人不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在文章中,特别指生活中的小事情。(同样是写亡妻子的,苏轼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夫妻同甘共苦的情感就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这篇文章也是作者在妻子去世多年之后写的一篇文章,作者对亡妻情感是怎样的呢?)三、整体感知作者对亡妻情感是怎样的呢?我们结婚很多年,我有很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一件事情对不起我的。在夫妻情分上我,我做得很差。对我的帮助太大,生活上对我的照顾,在文字上她是我语言上的第二源泉。深深的哀念之情,愧疚、自责、极度思念朗读第四部分三四两段,自习体味作者的情感。(青春两地,一别数年,一梦难求。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夜夜梦见。聚少离多,乐少愁多。对妻子的愧疚深厚的思念之情。)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具体记述了妻子哪些“逸事” 并根据文章具体内容给文章四个部分拟写小标题?明确:1. 妻子跟“我”学认字时的话语。(从“天作之合”写起,回忆起作者和妻子是怎么结婚的。)缘定2.“我”妻子初次见面的情景;妻子不肯跟“我”一同回家,要“我”叫车来接。初识3.妻子向父亲哭诉辛苦;妻子背瓜;妻子学习织布;妻子带孩子;妻子照顾生病的孩子。持家4.妻子临终前回忆起“我”给她寄花布之事。临别众多细节描写构成全文的主要内容。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四、探究文本(一)分组讨论,文中的哪些片段打动你,谈谈为什么?(学生讨论,课堂生成)妻子的话也正是作者的心声,因此才会牢记心中。在此,“天作之合”不仅仅是一句虚言,而是成了带上神话色彩的一句论断。两人对那天的雨,都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与其说作者在谢天,毋宁说他在感谢妻子,对天的感念,实际上也就是对妻子的感念。(语言细节)从中我们看到一位懂得珍惜、满怀感恩之情的妻子形象。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明确:极其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未婚妻腼腆害羞的神情姿态。结婚已经好多年,有一次我路过她家,想叫她跟我一同回家去。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体现出妻子是个怎么样的人?明确:这一让人忍俊不禁的场景,突出了妻子作为一名农村妇女浓重的礼教观念,表现了她的质朴。明确:妻子回家诉苦和后来从来没有对我叫过苦作对比;从小只会做针线活不会织布与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作对比;小时候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与自己卖线卖布粜米作对比;背不动北瓜与背二斗高粱走三里路作对比。2.写得最详细的是妻子随母亲去场院摘北瓜这一细节,详细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一细节生动地写出了妻子的娇弱、力气小、为下文写妻子的变化作铺垫,也与下文的吃苦耐劳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细节是妻子性格变化的转折点。(动作细节)五、拓展延伸:假如有个时空隧道可以返回到以前,给作者和他的妻子一个单独交流的机会,我们模拟他们的口吻进行场景对话,要求符合人物的身份,想象要合理。六、小结斯人已逝,当作者满怀愧疚与不安之情来怀念逝者,把思念倾诉于笔端,写下这些“不太令人伤感的断片”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穿越时光,沉淀岁月的目光。“不思量,自难忘。”在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式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恭敬,也没有“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式的清高自守,这里只有一种带着些许酸楚、些许温暖的回忆。而这些回忆,正是由于作者的真情流露,使得文章的细节充满了真实感,才具有如此感动人心的力量。板书:勤劳 质朴 礼教观念重:细节描写深深的哀念之情,愧疚、自责、极度思念亡人逸事教案常州溧阳市光华中学史立萍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恻之情,体会健康的爱情观。2、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品味作品朴实语言中流露的真情。教学重点:掌握对细节描写手法的分析与运用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从水浒传中鲁达痛打“镇关西”的细节描写以及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有关表现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导入。二、介绍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一九四五年后,他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为题材,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这篇小说。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他的小说散文集。三、整体感知(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第一部分: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的因缘。、第二部分:着重写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的情景。第三部分:旗子如何从一个娇惯的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第四部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以及对妻子临终前的回忆。四、赏析课文细节之美作者在回忆逝者时,借助一些具体的事为我们展现了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这些事情又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使人物血肉丰满。请同学找出文中自己认为描写出色动人的地方加以体会。要求:只要能有自己的感悟,赏鉴得当,能自圆其说即可。点拨:如:第二部分中的一段话:“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下,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作者用“用力盯了我一眼”这个细节表现了妻子对“我”不加掩饰的埋怨,是礼教观念比较浓重的表现。同时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直率性格。另一方面,作者多年来一直记着这一幕情景,表现出“我”对妻子的深情。再如:第三部分说她开始“只会做些针线活,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但到后来,“她就下决心学。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为了学会这些,她的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这些表现妻子因为生活的原因不断使自己带来变化,使她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为了家庭生计,任劳任怨、历尽艰辛的母亲形象。五、学生小结斯人已逝,当作者带着一种愧疚与不安来怀念逝者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满是岁月积累的真情,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恭敬,也没有“贫贱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清高自守,这里只有一种带着些酸楚、些许温暖的回忆。六、迁移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月夜杜甫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江城子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思考:这两首诗歌都是表达对妻子的思念。找出诗歌中对妻子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艺术效果。七、课堂总结金圣叹说过:一花、一瓣、一毛、一鳞、一焰,“其间皆有极微”。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是作品真实性的一种体现。回顾我们看到的几篇诗文,这里使细节真实起来的其实是一种情,一种发自肺腑的真情,也正因如此,它们才具有了令人感动的特质。八、作业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对其进行介绍。要求写得富有感染力。亡人逸事教案教学目标1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2自主、个性化阅读鉴赏,初步实现多元解读、创新阅读。教学重点1.把握四个生活断面的内容。2.品味“盯”、“跳”、“走”、“钻”等动词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传神作用。3.平凡的生活细节描写和融记事抒情于一炉的写法。教学难点1.“真”中求美,“美”中显真的特色。2家常话语中的思念和哀伤。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在必修一第一模块“月是故乡明”板块写作实践中,大家曾以“静听回声”为题写了文章,有些同学写了怀念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内容,有的取材真实,以小见大,写真事抒真情,表达了对亲人深沉的爱。今天,我们来共同品读散文大师孙犁的一篇悼亡妻的散文,一起鉴赏大师家常似的话语中蕴涵的深情。二、检查预习(一)、认读理解懒筋-耍赖粜卖-籴米高粱-栋梁抛掷讳天作之合(二)、用最简语言概括四个断面的内容。1.天作之合,“巧”。2.看戏相亲,写“贞”。3.勤劳持家,写“能”。4.总括一生,写“情”。三、品读鉴赏(一)、默读第一断面,联系现实生活,思考探究。1.自选角度研读。2.小组讨论。3.参考议题及解读:这部分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天作之合”对一般夫妻结对,只不过是一句道好颂吉之词,然而在作者笔下,简直就蕴涵着一种神秘色彩,恰如爱妻所言“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可见作者对那天的雨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大凡人们感天谢地,都是得到了意想不到或难以承受的幸福。作者特记“天作之合”,正是因为妻为他带来了爱、幸福、宽慰,甚至写作的灵感、语言的源泉。在这里与其说作者在谢天,不如说是在谢妻;对天的感念,其实就是对妻的感念。(二)、自由朗读第二断面,探究以下问题。1.简评“盯”、“跳”、“走”、“钻”几个动词对刻画人物情态的作用。2.研究“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这句话,表现人物怎样的个性特点?3.这些描写对人物是褒还是贬?参考解读:1.这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未婚妻初次会面腼腆害羞的神态。2.这一令人忍俊不禁的语言细节描写,突出了妻作为一个农村妇女浓重的礼教观念,表现了她的质朴。3.这里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亡妻的赞美之情,写出了亡妻的淳朴和贞洁。(三)、指名学生朗读第三断面,其他同学听读、质疑探究。参考议题:1.文章叙述了几件小事?表现妻的什么美德?2.“我”对孩子的嘱托,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3.文章运用哪些表现手法?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参考解读:1.写了“回家诉苦”、“背瓜遭遇”、“学会纺线织布”、“卖线卖布”、“关爱孩子”几件小事。这几件事反映妻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的过程,凸现妻吃苦耐劳、善于学习的品质。其中“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下走”的细节,写足了妻子对孩子的爱。2.作者对孩子的话,是对妻子的高度评价和纯真的爱。3.文章运用了铺垫和对比的手法。“回家诉苦”、和“背瓜遭遇”是形成妻子性格转变的转折点,为妻子美德形成作了铺垫,妻子前后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妻子的美德。(四)、齐读第四断面,自由质疑探究。参考议题:1.结尾交代妻临终时仍记着丈夫在做小职员时,寄给她家两丈花布的事,有什么作用?2.文章以妻子“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作结,用意是什么?参考解读:1.这两句看似平常的问答,将夫妻恩爱之情写到了极致,中国传统讲究得一还两,薄施厚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剧。”我们可以想见,因为那两丈花布,传统观念较强得妻子对丈夫不知付出多少爱与体贴。2.文章以“一丝幸福的笑容”句作结,使读者看到了一个辛劳一生、温柔善良却又不乏坚强的中国妇女形象。所以作者在前面愧疚地写到:“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深挚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极度思念人虽如风后入江之云,飘摇而去,情,却永远印在自己的心田,吹不走,抹不去,不思量,自难忘。四、品味艺术特色(一).细腻感人的细节描写1.没车接就不回丈夫家:礼教观念重。2.背筐摔倒,惹得母亲大笑不已:淳朴娇惯。3.临终前询问花布:爱的潜流。这些朴素的细节,形象地表现了丈夫对亡妻深切的怀念。(二).“真”中求美,“美”中显真。作者所选材料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但几十年的夫妻生活,锅碗瓢勺交响,琐事多多,作者慧眼独到,扑捉最能表现亡妻勤劳、淳朴,达到美的极致。亡妻的个性美,又是千千万万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了广大妇女的美德。显现群体美的“真”。五、拓展延伸对比阅读:读陆游的钗头凤,仔细品味该首词与亡人逸事所抒情感的异同。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懷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雖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内容简介:陆游是很受喜欢的一位南宋诗人,他的一生中写了很多慷慨激昂、悲愤自伤的诗作。这位诗人至死也难以忘怀的是自己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他与表妹唐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最终为母亲所拆散,终于各自婚嫁。几年后陆游偶遇唐婉夫妇於绍兴沈园,悲痛难泯,在壁上题以泄愤。这首词哀婉瑰丽,令人不忍卒读.前人评论陆游钗头凤词说“无一字不天成”。所谓“天成”是指自然流露毫不矫饰。陆游本人就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正因为词人亲身经历了这千古伤心之事,所以才有这千古绝唱之词。这段辛酸的往事,成为陆游终生的隐痛,直到晚年他还屡次来到沈园泫然凭吊这位人间知已,还写下了沈园诸诗。参考解读:亡人逸事写的虽是媒约促成的婚姻,但是夫妻通过相处,进而相知相爱,情深意笃。抒发的是无限的思念和爱恋之情。钗头凤写的是陆唐二人青梅竹马,情意相投,而暂成眷属,却被无情拆散,爱而不得终身。抒发的是引咎自责而无补于爱的终身悔恨之情。教后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