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175277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16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历 史考试时间:2018年8月29日 10:3012:00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24小题48分)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已发掘的西周早期高等级墓葬群中,随葬的戈、矛、剑等青铜兵器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毁坏,有的变形,有的残缺,更多的是被折断为两截。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社会崇尚节俭 B葬俗遵循周礼C冶铸技艺落后 D历代盗扰严重2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忠为令德”频繁出现在春秋时期卿大夫口中。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A周天子的影响力增强 B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C法家学说影响的扩展 D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3 西汉一朝共有22家外戚,半数出身于布衣、战俘、刑徒、奴仆等。“其始皆由贱而起,由至微而体至尊”。这表明A时代变革导致观念变化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C社会等级差别明显缩小 D政治联姻作用上升4 汉代丞相犯罪,依“将相不辱”和“将相不对理陈冤”的习惯,不用出庭接受审问;即便重罪,亦由皇帝示意自裁。这是因为A无为而治的推行 B重罪轻罚的传统C丞相地位的尊崇 D官僚集团的庇护5下表 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 皇帝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汉武帝“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汉昭帝、宣帝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据此可知A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B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C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 D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6 郑樵通志卷二十五记载,“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这一变化A显示了“公天下”的趋向 B反映了文官政治的形成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D表明了封建等级秩序的重构7 唐朝开元年间的一些政务文书显示,中书省官员署名之后,门下省官员写上“奉敕如右,牒到奉行”,注明时间并署名。这表明中书、门下两省A 有分工无牵制 B 行使宰相职权C 共掌军政大权 D 地位高低不同8 宋代科举录取人数比唐代大幅度增加,且经三级考试通过后,不需再试于吏部即可直接授官。这表明宋代A科举取士有失严谨 B专制皇权有所弱化C六部职权相对削弱 D官僚制度活力增强9 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这反映了当时A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 B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C内阁对皇权制约的强化 D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10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历程A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 B表明了清政府逐步沦为“洋人的朝廷”C为清末新政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环境 D标志着清政府“中体西用”思想的松动11 1860年,外国公使驻京。恭亲王奕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咸丰帝只同意设“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但奕认为如此洋人“饶舌必多”,奏请去掉“通商”二字。这表明A 公使进京有碍清廷内政 B 对外通商尚未达成共识C 筹备洋务引发朝野纷争 D 国际交往理念亟需改变12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等新式学堂,同时向海外派遣多批留学生。由此可见A传统经世致用思想回潮 B官学教育逐渐走向衰落C人才培养方向趋于多元 D新式人才得到社会重视13 清政府从1865年到1894年,共举外债6次约4000万两白银;从1895年到1899年共举外债7次约3700万两白银。清政府外债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战争费用及战后列强索赔 B 财政无法负担俸禄开支C 进出口贸易存在巨大逆差 D 政府投入巨资兴办实业14 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由此可见A 阻挠变法的顽固派已经垮台 B 地方势力主导新政进程C 革命党起义刺激清政府变革 D 制度变革成为社会共识15 1908年,清政府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和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此后,各省咨议局陆续成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民间士绅阶层开始参与地方事务 B清政府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C地方政权结构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D清政府积极推动代议政治发展16 民国初期,政府开始在县下增设区级政区。除行政机关外,传统的乡族和工会、民团、党派等新式社团也参与管理。这表明A 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 B 中央集权开始瓦解C 新式社团掌控区级政务 D 政党政治初显雏形17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实行特殊物资统购统销政策,即统一管理机构、统一定价、统一收购、统一运输,还成立了贸易调整委员会来确保对特殊物资的管理,这一做法A体现了国民党的经济独裁 B有利于缓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C适应了特殊时期的需求 D直接推动官僚资本主义的崛起18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下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19 1934年,红七军团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从中央苏区向闽、浙、赣、皖诸省挺进,后与新红十军会师,开辟了浙闽边根据地。其意图是A 配合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B 缓解中央红军的军事压力C 威胁苏杭等日伪中心城市 D 保护淞沪战场的战略侧翼20 1938年10月,在进行了4个月之久的防御保卫战后,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下令放弃武汉。当时一些西方人士认为,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抗战无重大影响,因为“最伟大而又使人兴奋之事,实则中国尚生存;而继续抗战,胜利机会,已经确定”。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实现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意图 B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C获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 D赢得了正面战场的主动权21 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认为:“到1940年,华北乡间的无数农民第一次被组织起来受革命观念的教导,达到某种程度的政治和经济解放。他们现在为中国抗战构成了一个比绵延的堡垒和堑壕还要机警和有伸缩性得多的活的屏障他们是中国动员起来抵抗法西斯恶性病侵略的健康的细胞。”这体现出敌后抗战的 A正义性 B艰巨性 C持久性 D群众性22 一九四二年度(陕甘宁)边区财政实行统筹统支办法规定:对各机关、部队、学校人员衣食所需以及办公用品,一部分发给经费,一部分改以实物供给,其中不足的部分由各机关部队学校生产自给。这一规定旨在A建立多元分配制度 B 消除贪污腐败现象C应对财政困难局面 D 贯彻官兵平等原则23 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 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24 197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宣布,不再实行在建国前后提出来的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方针。这是基于 A 重新确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认识 B 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向科学进军”号召的现实 C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 D 贯彻“双百方针”已达成了预期目标的判断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题第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7题第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37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都察院为清代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其所属执行监察任务的机构有六科给事中、十五道监察御史等等,科道官可“纠劾百司,辩明冤枉,及一应不公不法事”。弹劾的对象有“皇子、诸王及内外大臣官员”。摘编自刘战试论清代的监察制度材料二 早在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一周年大会上就指出,“纠察权,专管监察弹劾的事。这个机关定要独立监察院仅对国民大会负责,总统无权干预监察行使职权”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率先建立党的监察机构及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从而在党内组成了条块结合的党员监察网。1925年8月,在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即宣告监察院成立。摘编自余信红民国时期的监察制度评析材料三 中国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在1950年工作任务中提出要“收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监察工作的理论与法规以作监察人员学习的资料”,决定在中央一些部门内聘请工作人员担任该委监察通讯员。1953年政务院通过了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设置人民监察通讯员通则,其中规定“人民监察通讯员应每3个月至半年向其原推选单位的群众报告工作一次”。监察通讯员监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正之风、贪污腐化等行为现象。至1954年10月,全国已发展了十万多人民监察通讯员。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察委员会,领导行政监察机构开展工作。摘编自邬思源新中国初期人民监察制度及其实践(1)据材料一、二,指出从清朝到民国前期监察制度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些变化的社会背景。(14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初期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11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困境,首先在于文化认同的两难。他们接受的教育是西方的,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他们不自觉地离开中国,却又对中国投注了全部的心力。第二个困境则是上层与下层间的困境。他们多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不懂得民间疾苦,心中虽想为百姓谋福利,却往往不知道民间百姓的需求为何。内外的间隔、上下的间隔,使得知识分子基本上处在内心扯裂的情况。他们急于改造中国,拉近中国与现代、百姓与上层的差距,又发现无法靠慢慢地改革来实现理想。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可说是担起了超人的工作,但他们只有一双泥腿,泥腿撑不住铜头、铁臂。摘编自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结合材料与所学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改造中国”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第27题第29题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 唐朝采取由吏部对全体公职人员进行政绩考核的考课制度,正所谓“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考课的标准可分为为官道德和任职才能两方面。为官道德为“四善”:即“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任职才能按照官员的不同职责分为“二十七最”,如“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其考课方法是根据“四善”和“二十七最”的考课标准,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下下九个等级。另外,唐朝还在不同时期临时规定了一些特殊的考课标准,如贞观年间规定“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办法规定,“进考之人,皆有定限,苟无其功,不要充数。”考课的奖惩大致有职位变动、品阶升降、俸禄增减、荣辱与夺等。贞观二十年,巡察使进奏地方官考课等第后,太宗亲自决断,“以能进擢者二十人,以罪死者七人,流以下除免者数百千人。” 摘自余华清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考课制度的主要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考课制度的历史作用。(6分)2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 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对“无法无天”的侵略者采取“防疫”措施的演说。但演说发表后,美国六个最大的和平主义团体发起了要求从中国撤军的运动。企业界也给罗斯福施加了巨大压力。从美国的法律观点看,由于中国与日本之间虽然在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但并未正式宣战,因此,美国对中日双方并未援用中立法禁运条款,对日中两国的贸易(不管货物的性质、种类)都是在“一般贸易”交易基础上进行。据美国驻东京商务参赞的估计,在1940年1月,日本进口的金属、原棉、纸浆的40%,石油产品的约50%,废铁的70%,汽车零件的95%都来自美国。罗斯福作为美国总统,在美国企业以大量战争物资喂养日本侵略者方面,当然负有最大的政治责任。美国总统有权以行政命令发布局部或全部禁运令,或执行严格特许证制度,但罗斯福在很长时间内,对日本的禁运问题举步艰难、踯躅不前。 摘编自邓蜀生罗斯福对华政策经纬(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11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影响。(4 分) 2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清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节节败退,于是奕起初主战热情开始冷却,倾向求和。尤其是太平天国在南方的迅猛发展,权衡利害,奕得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便以中国出卖大片领土主权结局。战后,为便于与列强“合作”,奕又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奕在“自强”名义下积极倡导购买洋枪洋炮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不久,奕和倭仁作为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代表,在同文馆进行了一次激烈的交锋。光绪二十年,奕旧疾复发,旋病重而死,时年67岁。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奕成为清朝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时代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奕的功过。(9分) 桂林十八中16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BACACBDDAD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ADCACDBADCBA25 (25分)(1)变化:清朝时,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只对皇帝负责;民国前期,监察机关独立,对国民大会负责。清朝时,监察范围广泛;民国前期,党政监察分离。(8分)背景:受到西方议会民主制的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2)特点:受到苏联的影响;广泛发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6分)意义:防范贪腐,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人民当家作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5分,任意2点4分、3点5分)26(12分)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观点表述明确,史实运用合理充分,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表述清楚;二 等(9-7分):观点表述比较明确,史实运用比较合理充分,逻辑比较严密,论证比较充分,表述比较清楚; 三等(6-4分):观点表述基本明确,史实运用基本合理充分,逆辑基本严密,论证基本充分,表述基本清楚; 四等(3-0分):能够写出某一观点或未能表明观点,也末能运用史实予以论证,或论证存在史实错误,逻辑混乱,表述不清答题示例1:知识分子认识到改造中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晚清以来,伴随着列强入侵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改造中国迫在眉睫,虽然各派思想迥异,例如洋务派秉持“中体西用”,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力求民主共和,但通过“改造”中国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是一致的。(其他例证:实业救国:立宪派: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示例2:先进知识分子在改造中国历程中起到引领作用。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对西方先进理论的接触和理解较之其余阶层具有明显优势,并积极的将这种优势投入到改造中国的浪潮中来。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将民主革命推向高潮;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成功。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先进知识分子往往引领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其他例证: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示例3:改造中国必须立足于具体国情。在近代改造中国的过程中,知识分子往往掌握较为先进的理论,例如康有为、梁启超在清末主张君主立宪,孙中山力争实现民主共和,均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但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未充分立足于中国国情,没有积极发动广大群众,最终导致革命失败。共产党在革命初期照搬俄国经验,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开展革命,导致革命活动屡遭重挫,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最终引引领中国人民走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些案例充分说明,只有立足具体国情的改革,才有可能成功。其他例证:洋务运动希冀单纯依靠学习西方技术改造中国:新文化运动中一些抹杀传统文化的倾向:学生若答无政府主义等课外知识,亦可酌情给分)答题示例4:知识分子改造中国需要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考答题示例3)示例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改造中国、复兴中国的正确出路。(参考答题示例3,学生若从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的角度出发亦可。) 27(15分) (1)有专门的考课机构;考课内容注重德能结合(注重实在政绩);考课程序严密;考课结果与官员奖惩升降挂钩;皇帝亲自主持考课等。(9分,回答1点可得3分) (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等。(6分,回答1点可得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8【答案】(15分)(1)特点:试图遏制但实际上纵容日本侵略。原因: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和平主义运动的影响;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日本的较强实力;中国国际影响力较小。(2)纵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加大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困难;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严重损害了美国自身在亚太的利益。 29【答案】(1)清朝的腐朽与衰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阶级矛盾尖锐;西方文明冲击。(6分,答出三点即可)(2)功:主持并推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与顽固派进行论战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积极进行抵抗,显示了民族气节。(3分)过: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伙同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进行围剿、镇压;投降卖国,支持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反对维新变法。(6分) 41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帝国时期,大量法令、条例和契约由没有任何个体自由观念的皇帝强制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并没有分离。正是因为没有成文法,从君主意志出发的行政准则,才会贯彻一中道德秩序、礼制以及圣旨。材料二 成文法从原则上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直到1900年后,它才被采纳。法制改革运动肇始于清末“新政”,当时清廷设立法部,建立独立的终审机关大理院,创立新型的现代法院系统,通史废除肉刑,构建现代监狱体系,拟定刑法、商法和民法,并起草宪法。清廷于1904年奏准颁布了公司律,这并不比英国和德国于19世纪60年代实行的同类法典晚多久。1911年之后,法官的独立性在理论上有了保障,而政府的行政和司法职能正式分离,刑法做了普遍修改,并被强制实行。民法内容不断丰富,最终在1929年颁布了民法典 ;1935年,一部新的刑法生效。从以上可以看出,政府持续致力于司法改革是受到了他国模式的极大激励。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律师和法官制定的别无二效。 摘编自(荷兰)冯客 简明中国现代史1912-1949请回答:(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传统法制与现代法制的特点。(13分)(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型的原因。(12分)41 【答案】(1)特点 传统法制:决策权与司法执行权没有分离;非成文法大量存在;缺乏个体自由观念;礼法秩序;人治特征明显。现代法制:司法权独立;平等秩序;法律类别齐全;法律职业阶层壮大。(13分)(2)原因:传统法制的弊端;清末“新政”的推动;民族主义运动的崛起;政府及精英爱国人士的支持;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近代化努力;西方文明的示范。(12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初,明太祖皇帝建立了空前庞大的监察机构,在中央,以都察院代替御史台,设正二品左右都御史,级别与六部尚书齐平,负责监察百官。同时,在六部又分设监察职官,称六科给事中,分别督查本部官员行为。在地方上,按省份将全国划为十三道,每道设监察御史监督地方。同时,中央会不定期派出巡按御史巡视地方,巡按御史直接向皇帝负责,遇事可直接上奏。此外,明朝特有的厂卫特务机构也有督查官员的职权,锦衣卫持密令可越过刑部直接拘捕官员。 清代,我国古代最完整、最具封建特色的监察成文法钦定合规颁行实施,标志着封建行政监察行为被以法典形式固定了下来。为加强对皇族贵戚的监察,清朝设有宗室御史,即宗人府衙门,专门稽查皇族的不法行为。 摘编自唐文昊明清封建监察制度研究材料二 到19世纪,在中小资产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英国议会又历经三次议会改革,议会监察制度从此在英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和模式。美国议会议员的监察权力包括选举权、立法权、预算权、审计权、质询权、不信任权、弹劫权纠正权、调查权等权力。议会有权调查政府施政情况,有权调查官员公私生活,以便补救纠正,后来,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议会监察专员署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其职责是受理公民投诉,监督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保证他们依法合理地履行公务,防止其不当活动侵害公民的正当权益。英国议会的监察专员是由首相提名,女王任命,终身任职,直到退休为止,只有犯有严重的不法行为时,才由议会两院弹劾免职,其薪金退休金也有立法规定,从统一基金中开支,由于有了这种保障,才有力地保障了其工作的独立性。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监察制度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监察制度相比英国议会监察制度的不同并分析其作用。(15分) 41(1)体系化、制度化;服务于皇权;监察官员职高权重;依法监察;强调对皇族贵戚的监督。(10分)(2)近代民主制下的监察制度;监察的目的是维护公民的正当权益;体现分权制衡。(6分)作用: 有利于正确决策,纠正错误;防止官员腐败;促进英国民主政治(代议制)的发展;推动英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其他国家近代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经验借鉴。(9分) 42 (12分)国家观念伴随的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并随历史的演进,涵义有所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表3中国西方中国古代“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认为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梁启超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启蒙运动时期,洛克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卢梭等人则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然融入新时代的国家意识之中。全球化没有削弱民族国家的地位,国家主权的属性和功能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中外关联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2、 示例1 信息:时代赋予国家观念不同内涵(2分) 阐述:古代中国,有天下而无国家,家国同构,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均为藩属。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入侵,民族危机逐渐加深,国家观念从天朝国家观念向主权国家观念的转变,从君主国家观念向民主国家观念的转变。西欧中世纪,在基督教神权的控制下,占主导地位的是神权国家观念。教权高于王权,世俗政权必须服从以教会为代表的神权;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形成,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国家观,强调国家权力高于世俗权力,将国家与宗教剥离,推动了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强调社会契约论、有限政府、主权在民、法制等思想,为国家观念注入理性血液。(8分) 结论:国家观念反映着一定时期人们对当时国家和国际关系的认知,随着历史演进而变化。(或国家观念是一种政治意识、文化意识,是人们对国情的认识与理解。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拟定论题,如国家观念受政治影响;国情决定国家观念等)(2分) 示例2 信息:国家观念的转型与近代中西政治历程之间关联互动(2分) 阐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政治探索,梁启超提出了反对外来侵略和兴民权,说明了国人的国家观发生了深刻变革,在这样的国家观念下掀起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进一步推动了近代国家观念走向深刻。启蒙运动时期,洛克等人提出了法治和分权思想,卢梭用社会契约论明确提出国家主权应该永远属于人民,启蒙运动为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提出了一套建立未来政体的理论框架,此后启蒙运动通过各种方式使现代政治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8分) 结论:社会变革是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推动因素,近代国家观念转型是政治变革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内容。(2分) 示例3: 信息:中西国情差异影响中西国家观念 (2分) 阐释:在儒家思想、宗法观念的深刻影响下,以小农经济为主题的古代中国家国同构,有天下而无国家,君主即为国家,强调君主专制;西欧中世纪,在基督教神权的控制下,占主导地位的是神权国家观念,教权高于王权,世俗政权必须服从以教会为代表的神权;从13世纪下半叶起,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强调国家权力高于世俗权力,将国家与宗教剥离,推动了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在具有高度工业文明的西方国家面前,中国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和观念国家;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国家观念从天朝国家观念向主权国家观念的转变,从君主国家观念向民主国家观念的转变(8分) 结论:由于中西方的生活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基础的差异,国家观念的差异是必然的。(2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危机与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41【答案】示例一:民族危亡与国共合作(4分)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妄图华北自治;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4分)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同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由分裂走向合作;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从此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4分)示例二:经济危机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分)1929年美国爆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不愿放弃自由放任政策,从而进一步加重了经济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失去信心,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4分)在危机面前,罗斯福当选总统,宣布实行“新政”,推动了美国政策的调整和制度的创新,在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前提下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并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般地说,改良与改革是社会进化的常态机制。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在多数情况下是以社会改革形式完成的。当社会其他方面调整速度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化时,当社会出现新的阶级力量,而社会原有的政治和统治形式却因为拒绝改革保持不变或改革不得当时,往往会在社会变革中急速形成变数,并发展成巨大的反对力量,这股反对力量往往同社会的其他被统治阶级联合或采取其他的合作形式,反对拒绝革新进步的统治阶级。改革与反改革的分歧越尖锐,反对与保守的力量越强大,其冲突就越尖锐。矛盾斗争就往往转化为革命。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改革或革命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41【答案】示例一:观点: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改革不得当,中国社会发展成巨大的反对清王朝的力量,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3分)论述:二十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推行一些列新政与预备立宪。清政府所做的一切努力差不多都与它的初衷相反,新学堂的学生反叛政府;振兴商务使民族资产阶级日渐成长;“皇族内阁”的出现,使立宪派对清政府彻底绝望了,他们转而同情革命,使革命形势更趋成熟;当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最终推翻清王朝的统治。(9分示例二:观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得当。(3分)论述:新中国建立后,忽视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十年“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给人民、国家带来严重灾难,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得当,纠正“左”倾错误,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日益提高,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9分) 44【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改革回眸】(15分)在晋文公即位之前,晋国内乱频繁发生,国内阶级矛盾积累已久。韩原之战战败后,晋国通过大量征收军赋来弥补耗费的军力,导致赋税十分沉重。很多人民被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晋国迫切需要减轻奴隶债务和赋税来缓解社会矛盾。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开始按军功大小奖励人们土地、奴隶和官职,改变了传统“不劳而获”世卿世禄制的分封标准,给晋文公推行新的世卿世禄制打开了缺口,晋文公即位后,总结了惠、怀二君丧失民心的教训,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笼络人心,确立了以“贤、能、德、义”为标准的分封原则,提拔了许多贤能义德之士,形成了新的世卿世禄制。此外,晋文公还确立了“贤、能”的用人标准,他将才华横溢的先轸升为中军元帅,还规定异姓宗族“掌其远官”。摘编自晋国改革与社会发展(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晋文公世卿世禄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内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晋文公世卿世禄制度改革的影响。(6分) 44【答案】(1)背景:晋国社会秩序混乱;赋税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晋献公改革取得一定进展;周天子王权衰弱,诸侯争霸现象较为普遍;井田制趋于瓦解,封建小农土地私有现象出现。(6分,答出三点即可)内容:确立了以“贤、能、德、义”为标准的分封原则;确立以“贤、能”为选才用人标准;规定异姓中有才能的人,担任边远地方的官。(3分)(2)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宗法分封制的传统原则,形成新的用人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了官员素质,增强了晋国的实力。(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