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7417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教案一、课题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b. 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2.能力目标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3.情感目标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二、课题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三、课题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四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程导入展示教材“课题背景”相关资料和图片,加以讲解,导入本节课题和目标。材料:千百年来,腐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而腐乳本身又便于保存。我国各地气候不同,人民生活习惯不同,生产配料不同及制成的形状不一,腐乳品种多样。如红豆腐乳、糟腐乳、醉方、玫瑰红腐乳、辣腐乳、臭腐乳、麻辣腐乳等。品种虽多,但酿造原理相同。阅读、倾听。情景导入本章和本节目标。环节二:讲授新课一、基础知识:腐乳制作的原理1.让学生阅读关于腐乳制作方法的传说故事,讨论下回答相关问题。故事:相传,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安微一进京举子王致和,京考未中,为了生存和准备下一次考试,做起了买豆腐生意。一天,他发现没卖出的豆腐长了白毛,深感苦恼,又舍不得放弃,便将豆腐装入坛内,撒上许多盐腌了,然后密封起来。他继续苦读,到了秋末才想去此事。打开坛子,一股臭味散发出来,豆腐也变成青色。他试着尝了一块,没想到“闻着香,吃着臭”。街坊邻居们品尝后也很爱吃。于是, 王致和开始专营臭豆腐和酱豆腐的生意。 问题1. 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吗?问题2. 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问题3.你能总结王致和做腐乳的方法吗?2.制作腐乳相关菌种(1)制作腐乳相关菌种讲解并展示相关图片: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发酵,如青霉、曲霉、酵母、青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2)毛霉的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回忆毛霉相关知识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分类:丝状真菌生殖方式:孢子生殖;适宜发酵温度: 1518 讲解菌种的来源:传统腐乳的生产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它杂菌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2.发酵原因 讲解: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脂肪酶,分解有机物。蛋白酶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豆腐转变为腐乳。二、实验设计1.实验流程展示实验流程,讲解各个环节目的和前期和后期发酵的主要变化。前期发酵:主要是毛霉在豆腐上生长,效果有二:一是毛霉菌丝将豆腐包住,形成腐乳的“体”。二是毛霉分泌蛋白酶水解豆腐中蛋白质。 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其他微生物作用的过程,通过人工配制的其他辅料(如红曲、面曲、酒酿等)。使蛋白质的作用缓慢,但能促使腐乳产生香气的其他升化反应的进行。 2.相关资料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资料,完成填空和回答问题。资料一、毛霉的生长 温度控制在 ,并保持湿度。 后布满菌丝。豆腐块上的毛霉来自 ,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 的条件下,将 直接接种在豆腐上(可避免杂菌污染,保证质量)。1518 5d 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优良毛霉菌种 问题1.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问题2.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问题3.为什么发酵的温度为1518 ?资料二、加盐腌制: 随着层数的加而 ,接近瓶口的盐 要 。腌制约 天左右。增加盐量 铺厚一些 8 强调: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资料三、配制卤汤 卤汤是由 及 配制而成。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 左右。加酒可抑制 ,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调味。香辛料种类多可 ,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酒 香辛料 12 % 微生物的生长 调节腐乳的风味【典型例题】(xx江苏卷.7)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 B.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 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 D.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答案】D三、操作提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关注操作提示,加以讲解。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a. 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b.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将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2.防止杂菌污染a.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b.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且要逐层加盐,离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c.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四、结果分析和评价展示并讲解课题成果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条件对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影响。1.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 能够合理地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前期发酵后豆腐的表面长有菌丝,后期发酵制作基本没有杂菌的污染。2.腐乳质量的评价制作成功的腐乳应该具有以下特点: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块形整齐、厚薄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3.总结不同条件对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影响(1)菌种和杂菌:菌种是生产发酵的关键,杂菌污染则直接影响产品的色、香、味。 (2)温度:温度影响菌丝的生长和代谢,还影响生化反应速度。 (3)发酵时间:影响生化反应度及生化产物的量。(4)调味品:加入的各种酒类、糖类等辅料的多少也对口感有重要影响。【典型例题】 (xx江苏卷.10)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B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C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D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答案】B阅读、思考、回答。回忆、回答。倾听、阅读、思考。阅读、思考、回答。演练、回答。演练、回答。阅读、讨论、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环节三:课堂小结共同回顾本节要点: 一、制作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脂肪酶,分解有机物。蛋白质氨基酸小分子的肽。脂肪甘油脂肪酸。二、制作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三、影响条件温度:控制在1518_。材料的用量:控制盐的用量,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配制卤汤:卤汤的成分及作用。呼应、回答。突出本节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