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教案:第14课 从“ 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74091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教案:第14课 从“ 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教案:第14课 从“ 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教案:第14课 从“ 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丰县实验高中xxxx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教案:第14课 从“ 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备课教师:李为爱项目 内容课题第14课 从“ 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a.掌握各个时期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b.探究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及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a.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来掌握不同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b.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林则徐、魏源等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起了启迪作用。b.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强”,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c.维新变法思想形成和发展,在当时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来掌握不同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 3、维新变法思想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教学准备教材、教案、试卷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划分是以鸦片战争事件为标志的,这个大家都很清楚。鸦片战争后中国各方面的情况怎样呢?看影片回答相关问题。政治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在加深;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逐步的解体;思想上又是怎样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探讨的内容。鸦片战争爆发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自认为,很多时候也被称为“天朝上国”,其他民族或政权被冠以“蛮夷之邦”,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西方国家也这样被误认为。清王朝后期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为加强思想统治,大搞文字狱,知识分子不敢谈论现实政治,致使整个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鸦片战争中清王朝一败涂地,颜面尽失,很多士大夫从“天朝上国”梦中惊醒。在鸦片战争后,有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西方,学习西方。力主学习西方的政治派别及代表人物有:1.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林、魏 2.洋务派(地主阶级顽固派)代表:曾、李、张 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王、郑 4.后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康、梁、严一、开眼看世界探究一:1、出现的社会原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内因: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冲破封建传统思想的要求。外因:民族危机的出现。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介绍)3、表现林则徐不仅是最早抵抗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也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主要活动又有那些呢?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翻译西方书籍,了解对手。另外,还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魏源向西方学习的主要活动又有哪些呢?魏源根据四洲志等书,广泛搜集中外文献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在该书序言中还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4、开眼看世界的历史作用促使人们开阔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当时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思想准备,也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作用。过渡:由于战争的失败,他们所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未能真正付诸实施。那付诸实施又在什么时候?又跟哪些人有关系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跟地主阶级洋务派有很大关系。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探究二: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想?这种思想的目的何在?主要内容是什么?1、出现的背景及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功,政局岌岌可危。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改变现状。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制度的目的。2、主要内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是洋务派及其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洋务派的主张遭到了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的坚决反对,双方展开激烈的争辩。3、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同:镇压内乱,抵抗外辱,摆脱统治危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异: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师夷长技以自强”;顽固派仇视一切外洋事物,仇视一切改革。 4、评价积极性: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局限性: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重消弱了它与传统观念相抗衡的力量,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30多年的洋务运动失败的命运。过渡:洋务运动已经迈开向西方西学重要的一步,但仅仅停留在学习“器物层次”是不够的,必须涉及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领域制度。这代表着一种舆论和一种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第2课时三、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探究三:早期维新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a.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基本主张是什么?政治上-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振兴民族工商业;文化上-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2、维新思想的发展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开办学堂、创办报刊、著书立说等,进一步宣传维新思想。3、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反馈练习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是(B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2、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 C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3.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最主要表现为( B )A、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挽救了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 D、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帝制4.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C )A、以“自强”和“求富”为基本出发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C、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D、用“中学”来对抗“西学”的传播板书设计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开眼看世界1、出现的社会原因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介绍) 3、表现4、开眼看世界的历史作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出现的背景及目的2、主要内容3、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4、评价三、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的发展3、影响教学反思本节课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国近代思想向西方学习发展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从学“器物”到学制度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是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