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2.1 认识千克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73978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2.1 认识千克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2.1 认识千克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2.1 认识千克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2.1 认识千克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逐 步提高估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 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发现千克 多媒体播放:早晨菜场繁忙的景象以及商贩与江老师买卖鸡蛋的场面(特写)。 提出观看要求:1、从视频中你找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信息?2、从菜贩和顾客的对话中你听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算帐 的?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预设:1、看到一些商品的单价。如:肉,20 元/千克;鸡蛋,7 元/千克等等。2、江老师买了 2 斤鸡蛋,付了 10 元钱,找回了 3 元钱。出示:肉,20 元/千克;鸡蛋,7 元/千克 师:真不错,同学们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很快就能发现这么多数学信息。谁能解释下,肉:20 元/千克,是什么意思? 预设:每千克肉 10 元钱。 师:这里有一个新名词:千克(板书:千克)。你们认识吗?知道这 1 千克有多重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不知道没关系(根据回答情况而定),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认识它。(板书:认识)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 通过观察、发现、并提炼出数学信息。教学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很 自然地呈现出来,使课堂和生活融为一体,拉近师生的距离,为 学生轻松地学习新知打下基础。二、合作探究,体验千克1、数一数,拎一拎,初识千克。师:千克是重量单位,也叫做质量单位。用字母表示为:kg。(板书:Kg)1 千克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 2 斤。老师在 菜场买了 2 斤鸡蛋,也就是 1 千克。出示 1 千克鸡蛋,一起数一数。(板书:18 个鸡蛋)请学生到前面拎一拎,并跟全班说说拎 1 千克的感觉。设计意图:直白式的介绍千克,简单易懂。紧紧围绕生活 中的场景,由面及点引出 1 千克,初步感知 1 千克为 18 个鸡蛋 那么重。2、看一看,说一说,认识秤。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袋大米,重 1 千克。每个同 学轮流去拎一拎,再跟同学说说 1 千克的感觉。生小组活动,轮流体验。师:1 千克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有谁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 这袋大米的质量的?生:用秤称的。 师:“秤”!你们见过吗?在哪里见过? 生:师:真不错,同学们的知识面真广。老师在课前也收集了一 些关于秤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小组内说说,你认识的秤 在哪里?(投影出示:秤的世界)出示实物台秤,指出投影中的台秤,说出它的名称。 师:请同学们观察小组里的台秤,有什么特征? 生:预设:台秤上有刻度;有数字 0,1,2,3,4;有字母 Kg(投影:台秤的刻度图)引导学生发现:没有物品时台秤的 指针指向 0,就表示 0 千克。提问:如果指针指向 1 表示什么意思?指向 2 呢?生:小结:指针指向 1 表示 1 千克,指针指向 2 就表示 2 千克, 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设计意图:从学生说秤,到教师展秤,再到重讲台秤,先 散后总再集中,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掂一掂,估一估,秤一秤,体验千克(1)出示 1 千克的大米。 师:同学们猜猜如果将大米放在台秤上,指针有什么变化? 生: 那我们轻轻地将大米放在台秤上,看一下自己猜得对不对。 师:太棒了,全猜对了。这样的一袋大米重 1 千克。想不想记住 1 千克的感觉呢? 生:想! 师:那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传递大米,眯上眼睛掂一掂,记住1 千克吧! 小组活动 设计意图:猜想与实践同存,既巩固了台秤的知识,也在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并将 1 千克定格在一袋大米身上,通过掂一 掂的活动去记忆 1 千克的感觉,将 1 千克具体化、形象化、模式 化。(2)1 千克的感觉有了吗?让我们带着 1 千克的感觉来认识下面物品的质量。 活动要求:分别取出标有 1、2、3 的袋子,先掂一掂,猜一猜它有多 重?并记在心里不要告诉同桌。动手称一称,1、2、3 号袋子里的物品各是多少千克?你 猜对了吗?数一数,这一袋子里的物品个数是多少?汇报结果。 结果预设:2 袋食盐的质量大约 1 千克。6 个拳头大小的苹果质量比 1 千克多一点;2 本字典的质量比 1 千克轻一点。11 本练习与测试的质量大约 1 千克。(同时板书划线文字)小结:有的物品比 1 千克多一些,有的物品比 1 千克少一些, 我们习惯上都说成大约 1 千克。(板书:大约)设计意图: “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数一数”不 同 1 千克物体的质量,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又丰富了学生 的真实体验和触觉感觉,深化对千克的认识,加深记忆。三、综合练习,运用千克1、看秤面上的刻度说蔬菜、水果的重量。(想想做做第 3、4 题)设计意图:“数学服务于生活”。基本题练习,要求学生会 很快地认读台秤的数据,培养现实生活中的基本能力。2、说说生活中除了在菜场称量物品重量的时候用千克作单 位。还在哪里看到过用千克作单位?指名学生回答。(投影播放“生活中的千克”)例:电梯(限重 1000Kg) 卡车集装箱(载重 500Kg) 盐水鸭(净含量 1Kg) 优质大米(净含量 50Kg)请同学说说每个数据是什么意思? 生: 指出:“净含量”是指包装袋内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千克”将数学知识带进生活,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真正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和社会性,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性。3、脑筋急转弯。“1 千克铁和 1 千克棉花哪个重?”设计意图:脑筋急转弯,趣味性实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 趣。是与非的争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争论中学习知识,在 争论中巩固知识,在争论中提升。4、阅读课本第 32 页,“你知道吗?”的内容。四、总结评价,拓展千克师:你能和大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吗? 生: 师:千克这个朋友随着生活来到我们身边,也为我们生活服务着,要想真正结识它,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