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73938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 安吉外国语学校 金蔚惠(整理) 这是一册丰富而厚实的教科书,通过本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 基础更扎实 情感更丰富 思维更活跃 趣味更高雅走进中年级学生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普遍喜欢语文。爱读课文,发言积极,思想活跃。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 认识了1800个常用汉字,阅读能力发展明显,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和写话能力。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书面语言问题较多。教学目标有发展,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语。中年级教学目标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一、识字写字学习独立识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写铅笔字写钢笔字,练习用毛笔描红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二、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开始学习默读。初步学会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三、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 能用普通话交谈。 能简单讲述自己的见闻。 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感受和想法。四、习作 低年级写话乐于表达。中年级开始习作,鼓励自由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语。二、与低年级教材在编排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一)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1、突出导语的功能导语的主要功能: 1、点明专题 2、激发兴趣 3、布置一些学习的准备工作2、安排了综合性学习。3、加强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二)练习题的呈现方式和叙述语气发生了变化从本册开始,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自读自悟或学习伙伴的口吻,设置一些提示语,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关于文中的提示语(1) 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2)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3)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的写法(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关于课后的练习题 (1)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 二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三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2)(2)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究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提出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以学习伙伴的探究为引导,激励大家有新的发现。(3)为了增强教材的适应性,部分课文后安排了选做题。(三)拓展语文学习的资源部分课文后面安排“资料袋”。相关知识点的介绍有关的历史、风俗介绍介绍课文中的主人公(4)丰富了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语文园地一、四、五、七安排了四次“读读认认”和“连连认认”等识字的内容。语文园地二、三、六、八安排了“我会填”和“读读记记”等词句训练方面的题目。第三部分 教材编排及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一、教材概貌二、课文的编排及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人文体验,提升人文精神1、 把握主题单元丰富的内涵多彩的生活 名人故事 心中的秋天 细心观察 灿烂的中华文化 壮丽的祖国山河 科学的思想方法 献出我们的爱 心中的秋天 与二上“美丽的秋天”不同在哪里? 情景相生,把秋色与乡情、友谊、劳动、收获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2 在多读中体验感悟(1) 感性的语文多感受,少分析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 2 在多读中体验感悟(2)入情入境,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3)角色转换,体验情感(4)用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 试读。交流自己是怎么读的,读了有什么感受。 2 想像峰的高。你见过高山或高楼吗?面对这么高的山, 你有什么感觉? 3 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段。注意标点符号,读出语气。 爬天都峰(1)我奋力向顶峰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 1 试读。听同学读,发现他们强调了哪几个词语? 2 删去“奋力”和“终于”,读一读,感觉有什么不同? 3 再读这两段,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爬天都峰(2)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雨像一把钥匙吗?多么奇特的比喻!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香味怎么会勾脚?你的脚被勾住过吗?师: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请挑选其中一句,反复朗读,想象一下这花的样子?生1:“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牵牛花还真像一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儿。师:(满脸笑容)你也来吹吹看(生边做吹喇叭的动作,边读这句话。)师:(灿烂地笑)哎呀!吹得还真响呢!生2:“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就是这样(他用双手捂着脸,再打开,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师:(大笑)哇,还真像个迷人的花仙子。生:“万寿菊欣然怒放。”(边做动作边说)就像过年时放烟花一样,“嘭啪”很快就向四面八方绽放,五彩缤纷。师(会心地笑):真是一个豪爽的花大姐。(生边做心花怒放的动作,边读这句话)花钟3 多元解读文本,尊重独特感受 我发现列宁非常喜欢灰雀,你发现了什么? (灰雀,第20页)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 (陶罐和铁罐,第109页) 从英子的变化中,我想到了很多(掌声,第119页)师:“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这是铁罐傲慢地向陶罐发问的一句话。同学们 想一想,朗读这句话时,怎样读最能体现铁罐的傲慢? (学生活跃起来,都在轻声试读。) 生A:我把“敢”字重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意思是你陶罐是没有胆量碰我的。这表现了铁罐的傲慢。 生B:我把“碰”字重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意思是你陶罐只能巴结我,讨好我,碰我是不行的。 生C:我觉得“我”字应该读得重一些:“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意思是我是十分结实的、了不起的,你算什么东西! 生D:我觉得“陶”字读得重更好:“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这表现了铁罐对陶罐的轻蔑,也就突出了铁罐的傲慢。 陶罐和铁罐(二)优化学习方式, 加强语言实践1 引导学生探究语言规律在“我的发现”中发现在课文阅读中发现感受和发现多种表达方法在探究和发现的学习中,过程和方法比结论更重要。“ 我的发现”内容广泛字: 多音字的读音(语文园地一,P15) 形声字音、形、义的关系(语文园地四,P64)词: 描写色彩的词(语文园地三,P49 ) 由反义词构成的成语(语文园地五,P80) 词的多义现象(语文园地六,P98) 由联合式合成词构成的反义词(语文园地七,P114) 形容词ABB式的重叠形式(语文园地八,P131)句: 引用人物的话形式不同(语文园地二,P31 ) 放手让学生去“发现” (P64)草坪 评价 苹果分辨 辫子 花瓣干燥 急躁 做操俄国 嫦娥 饥饿 我们发现了好多 放手让学生去“发现”(P114)傲慢 懦弱 丑陋 愚蠢谦虚 勇敢 美丽 聪明 发现不会只有一个其他的练习中也可以“发现”匆匆地( ) 悄悄地( ) 轻轻地( )快活地( ) 拼命地( ) 好奇地( )语文园地三 我会填(P50)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又松又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语文园地六 读读记记(P99)在阅读中发现语言规律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盘古开天地在阅读中发现语言规律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互相抵着;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感受表达方法的多样性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花 钟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富饶的西沙群岛感受表达方法的多样性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师:“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几点种了。”这句话对吗?生:错,应该是“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种了。”是 不确定的。师:很会发现,这句话里还有什么问题吗?生:没有。师:去读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师:“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种了。”现在对了吗? (生还是说对)师:(范读第三自然段)发现了吗?生(豁然开朗):错,应该是“你只要看到花刚刚开放,就大致 知道几点钟了。”师:是呀,作者用词是非常确切的。 花 钟积累多种多样的表达方法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我们的民族小学2 鼓励质疑问难,主动解决疑难富饶的西沙群岛学生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2)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五颜六色?(3)海底怎么会有山崖和峡谷?(4)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5)海龟为什么四五月间来产卵? (6)为什么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三)明确课文类型,因文施教1、精读课文的学习。识字、写字。(1)初读课文,畅谈感受(精读课文教学流程)运用阅读期待,激起阅读兴趣放手阅读课文,留下“第一印象”交流阅读心得,摸清学生基础(2)合作探究,披文入情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筛选师生合作,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研读在研读中体验、感悟、积累 (3)梳理拓展,积累运用师生合作,梳理学习内容和方法适度拓展阅读,扩大学生视野做有创造性的综合练习,开展必要的实践活动花 钟 的重点研读方案 第1段:想办法展示“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同样说“开花”,课文的说法有什么不同?你还有别的说法吗? 第2段:你发现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吗?对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或疑问?你能用本段中的例子和你知道例子来说明吗? 第3段:你觉得“花钟”有趣吗?你理解“陆续”的意思吗?2、略读课文的教学 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 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教学流程(1)课文讲了什么? (2)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3)找喜欢的部分多读读。三、综合性学习的编排及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努力用好教科书 教科书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防止远离文本,过度发挥。综合性学习时间安排:课外活动,课内展示 教学步骤:准备阶段 / 实施阶段 / 交流阶段我们的课余生活意义:有趣、有益、有序方法:在内容、活动形式、呈现方式等方面的自主性教师的作用:布置、提示、组织交流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意义:提升情趣,学会合作方法:自主、合作指导要点:哪些是“传统文化”?用什么方式呈现效果更好?哪些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学:歌谣、谚语、传说、故事民族艺术:国画、书法、篆刻、戏曲、民 歌、民族舞蹈民间工艺:陶瓷、剪纸、刺绣、泥塑、编织风俗习惯、饮食文化、民族建筑(一)目标的确定要强调综合性。(二)过程的展开要发挥自主性。 (三)活动的开展要因地制宜。 (四)评价的实施要强调过程性。四、口语交际的编排及教学建议1、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2、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安排话题。(一)明确目标,确定话题1、口语交际目标的确定。“讲名人故事” 首先要选定某位名人做讲述对象,在讲述的时候,内容应该是确实无误的,以免误导听众。如果能选择这个名人最有代表性的事情,就更好。讲故事前,应该先熟悉该名人的故事,名人故事往往具有教育意义,可在讲述后略做总结,使讲故事的目的更清楚。2、话题的选择片段一:我们的画 学生经历了评画、改画、说画的过程后,教师指导学生举办画展。师:现在,我就是“一年级图画展”的主办人(挂“主办人”牌)。谁想参加画展,就把画贴在黑板上。师:我们将从这些画中选出“最受欢迎的画”。师:现在要成立评画组,谁想当评委就要先在小组中自荐,然后大家推荐一位说得最好的同学担任评委(挂“评委”牌)。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就是“副评委”。师:每小组在评委的带领下选出最受你们欢迎的画,可以是一幅,可以是多幅,并说出你们喜欢这些画的理由,最后由每组的评委总结大家的意见上台发言。 获奖同学上台谈感受,台下学生随机提问。(二)引向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三)体现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设计多个回合的交 流情境。 (四)落实口语交际的核心任务,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五、习作的编排及教学建议一、三年级习作教材的编排特点(一)语文园地中的习作1、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1) 我的课余生活(2)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3) 秋天的画(3) 一则观察日记(5)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6) 我去过的地方(7) 编个童话故事(4) (8) 自由写作2、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写实和写想象。3、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和展示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二)关于小练笔是引导学生从所读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中受到启发,练习写自己熟悉的事物。二是让学生通过练笔,写出自己阅读的感受。三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三年级习作教学建议11、 减低习作要求,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神秘感。习作:“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教师: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许多家长表示很想认识老师,但没有时间来学校。同学们愿意把老师介绍给你们的家人吗?你们准备把老师的哪方面情况介绍给他们呢?教师:老师还很想认识大家身边熟悉的人,能介绍给老师吗?想一想,你想介绍谁?介绍他的那些事情? 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个一个地听,请大家写下来交给老师,让老师更好地了解他,认识他,好吗?也可以写老师,写同学和其他熟悉的人,把他们介绍给你们的父母或者家里的其他人2、(二)习作前的指导应重在激发兴趣和开拓思路。“写身边一个熟悉的人” 我的同桌陈丹红是个胆小的女孩,一说话就脸红。我在背地里叫她“红毛丹”。她听说后翘起小嘴巴,说要告诉老师。我们相处得很好,学习上互相帮助,她说告我,那是吓唬我玩呢! (三)充分发挥习作讲评的激励和指导作用 (四)批改习作要尊重学生的表达,鼓励学生的进步。 片段:(1)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2)向日葵一天天长大了,有的比老师还高,有的比同学还高。(3)有一天,我下课的时候,到厕所里去小便,看见一个小朋友小便在外面,我就对他说:“以后不要小便在外面。”(五)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六)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多写。 学了听听秋的声音,教师可以提供一组声音的素材或实地带学生去野外聆听秋天的声音,写下自己所听到的和感觉到的,学了花钟后,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引导学生写写观察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