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73117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017年高考北京卷】例文略,参考9月6日典例部分。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B项中“皆封侯”在“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一句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第二,“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的活用。其中重点考查的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成分省略)、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的相关类型)、词类活用。 本考点设题方式灵活,既可专门设题,也可渗透设题。常见的有:(1)就考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独立设题;(2)与文言文翻译结合考查而设题。以第二种题型最常见,如典例,A项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B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是判断句式。文言句式几个常见的考查点: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3)用“者”表判断;(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6)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有标志:(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2)用“被”表被动;(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5)用“被”表被动;(6)无标志: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三、省略句(1)主语的省略;(2)谓语的省略;(3)动词宾语的省略;(4)介词宾语的省略;(5)介词的省略。四、疑问句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五、特殊句式(1)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2)宾语前置。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取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注释:瘳(chu):痊愈。招权顾金钱:大意是借重他人权势获得钱财。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 逊:恭顺B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C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 善:友好(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D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说:劝说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上默然惭B困于平城 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C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欲以为御史大夫D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为上客,厚送之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这一定是因为有人不符合实际地夸奖我来欺骗陛下B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河东是像我的大腿和臂膀一样重要的郡,所以特地召见你啊C布辞之官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D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我听说曹丘生不是年长之人,(有事)不必向他通报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季布认为秦王朝对匈奴用兵,引起了陈胜等人造反,带来了巨大创伤。B有人说季布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皇帝因此未晋升其官职。C季布反思了一个月,终于明白自己没有功劳却做了河东守,这是罪过。D曹丘生不听窦长君的劝阻,坚持让他给自己写介绍信,然后去见季布。5就文章内容来看,季布这个人物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贴,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巨盗卢十八剩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适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费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张淳传)【注】片晷(gu):片刻。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吏民素多黠( )(2)淳阳笑曰( )(3)淳验无实即坐之( )(4)汰则叵测( )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因呼为“张一包”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B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C辄以人命讼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荆轲刺秦王)D可为我缚来 旦日维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8下列选项中与“盗遁久矣,安从捕?”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B何陋之有(陋室铭)C沛公安在(鸿门宴)D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9把第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 10第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淳 劝 诚 备 至 贫 无 力 者 捐 俸 量 给 全 活 无 数11综观全文,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张淳的主要品质。 一1D【解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D项,“说”在此处是“喜欢”的意思。 4C【解析】C项,原文“留邸一月”非“反思一个月”;“无功窃宠,待罪河东”是谦虚的说法,不是实指。5刚直不阿:季布不阿谀吕后,当面批评樊哙;敢当面指出孝文帝的没有主见。见微知著:季布由孝文帝召他入京却不见他推测出背后的原因,且看出文帝没有主见。喜好声名:曹丘面谀,季布即转怒为喜,可见其好名。信守诺言:楚人谚语“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参考译文】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指刘邦)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再说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反。直到现在创伤还没有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因为有人不符合实际地夸奖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 楚地有个叫曹丘的读书人,擅长辞令,能言善辩,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等到曹丘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曹丘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的到来。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您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二6(1)平时、平素;(2)通“佯”,假装;(3)判罪、定罪;(4)不能。【解析】(1)素:平时、平素。句意为:官吏和百姓平时大多奸猾;(2)阳:通“佯”,假装、故意。句意为:张淳故意讥笑说;(3)坐:判罪、定罪。句意为:张淳查验发现不属实就定诉讼者有罪;(4)叵:不能。句意为:淘汰的话不可预测。7C【解析】C项中前一个是介词,拿、用;后一个是连词,来。A项两个“因”都是副词,于是,就。B项两个“乃“都是副词,于是,就。D项两个“为”都是介词,替。 8D【解析】D项属于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9(张淳)秘密召见那个县吏,用私通强盗应判死罪来责问他,又指示他请求用自己的妻子代替被关押,而自己出去筹集钱财来赎回。 10淳劝诚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解析】原文标点: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翻译为:张淳规劝非常耐心,贫穷而无力抚养的就捐献俸禄供应物资,保全性命活下来的女孩无以数计。本题注意两个名词“淳”“贫无力者”,前一个“淳”是劝诫的主语;后一个“贫无力者”是指贫穷无力抚养的人。这两个说的意思不同,应该断开。【技巧点拨】断句时应注意“四要”一、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了解大意。二、要把握重点词语,考虑句子成分。三、要记住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当断则断,不当断则不断。四、要熟练掌握虚词的用法,利用它作为断句的参考。11聪敏果断、心地仁慈【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文中几个语段可总结出这几件事情:张淳处理案卷清楚快捷;用智捕获大盗卢十八;规劝永地人抚养女孩,捐出俸禄保全救活人很多;用死囚假冒抢劫米的人;推测强盗因自己离职而返回,并抓获强盗等等。从这些事件中可总结出张淳这个人聪明能干,智谋非凡,心地仁慈。【解题指津】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特别是人物形象分析,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而考查中要正确把握人物的形象就离不开对文本事件的总结和文中与人物有关的细节。这个题型的解题方法为:一是结合具体的事件来分析。二是抓住作者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来分析。三是从文章整体内容上感知作者对人物所持的态度。【参考译文】张淳,字希古,是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被授予永康知县一职。(永康)吏民大都一向狡猾,接连上告罢免了七位县令。张淳到任后,日夜批阅案卷。诉讼告状的有好几千人,他都能判决如流,吏民非常惊骇佩服,因此告状的慢慢的减少了。凡是来告状的,张淳就告诉他审理的时间,双方都能按时来到,张淳很快的就把事情审理清楚,不拖泥带水。乡民准备一包饭就可等待官司结束,于是人们称呼他为“张一包”,说他就像包拯一样断案迅速明白。大盗卢十八盗窃了官库的钱财,十多年没抓到,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约定期限,三个月内一定抓到他,要求御史每月下十几道命令。等到命令经常下达后,张淳假装笑着说:“强盗逃跑已经很久了,上哪里去抓捕呢。”把檄文放置一边不去执行。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十八私通,这个官吏经常给他通风报信,听到张淳的话后就把它告诉了卢十八,十八思想上于是就放松了。张淳于是就让差役诬告那个县吏欠了钱财,把那个县吏关到监狱里。然后偷偷地喊来那个县吏,以他私通强盗应判死罪来责问他,又指示他可以请求用自己的妻子代替自己被关押,而自己可以出去筹集钱财赎回。十八听说后,急忙去看望小吏之妇,于是官府趁着他喝醉了酒抓住了他。等到上报御史,才仅仅过了两个月罢了。老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过节怨恨,常常夸大到拿人命来诉讼。张淳查证不符合实情就定诬告人的罪,从此没有诬陷诉讼的。永地人贫穷,生了女孩大都不抚养。张淳努力认真规劝,无力养活的,张淳就捐给自己的俸禄,保全救活的人数也数不清。年成不好,天下大旱,抢劫掠夺的事公然盛行,张淳下令抢劫掠夺的人将被处死。有个抢了别人五斗米的人,张淳假装着取来死囚用棍棒打死了他,却榜示他的罪说“这是抢劫米的人”,众人都被震慑畏服。过了一段时间,因政绩卓著被上掉而离开永地,刚刚上车,却回过头来对他的下属说:“某某强盗已经来了,距离这里有几里路,可以给我绑来。”手下人依据他的话去查办,强盗正在河里洗脚,捆绑来后,强盗服罪。永人对这件事感到惊骇,认为是有神明指点。张淳说:“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