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第5课 逍遥游(节选)学案 鲁人版必修5.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73073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第5课 逍遥游(节选)学案 鲁人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第5课 逍遥游(节选)学案 鲁人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第5课 逍遥游(节选)学案 鲁人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逍遥游(节选淡泊名利的庄子放弃了为相,你拥有了宁静。面对生命的困境,你淡然直视,然后在思辨的机智中超然解脱。你不去繁华中追逐名利,你在宁静中反思,在宁静中寻找自我,在宁静中品味人生。放弃了富贵,你拥有了清贫。清贫陶冶了你的情操,你可以“曳尾于涂中”做那只自由自在的鱼,你可以一天到晚做着“化蝶”的那个梦。你以极敏锐、极深刻的思想洞察力,看破了权势者之间所玩弄的战争游戏的险恶用心,强烈反对君主们攻城略地、涂炭生灵的战争行为;你怀着极大的悲悯,极热的心肠,关注饱受战乱蹂躏的人们,为在战火中呻吟、挣扎的芸芸众生指出了一条求生的出路。你以睿智的思想让我们把目光放得远一些,让生命恬淡成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你也告诉自己:水穷之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乐观人到世间,不是为苦恼而来,所以不能天天板着面孔。整日忧愁、悲伤、苦恼、失意,这样的人生没有乐趣。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这世界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心平气和,它就还你一个心平气和;你气势汹汹,它也还你一个横眉冷对。乐听赞美,不喜他人的批评,心欲名利,不欲失去它们,这种心态只会像锁链一样囚住自己。只有超越它们,才可体验自在与快乐。拥有一颗快乐之心,见到的就是一个值得欢欣的世界;心中满是忧伤,见到的则只是一个充满悲哀的世界。与其对不能得到的耿耿于怀,倒不如对你已经拥有的满足感恩。快乐不在心外寻求,只能在心内寻得,心中若满足快乐,哪怕身在牢狱茅厕,一样可以悠然自在。存好心,做好人,欢喜充心,愉悦映脸,乐观向上,这样就能站成一座丰碑,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人生苦短,与其事事张弓拔弩,不如学着“幽它一默”。所以,做人得要问问自己乐观了没有。微感言: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赏读:祸患的发生常常是由一些被忽视的、微不足道的失误积累而成的,智慧而又勇敢的人常常被自己喜好的东西所困扰。这就提醒我们只有时刻保持警惕,不玩物丧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染不积则人不观其色,行不积则人不信其事。徐干史论贵验赏读:染料没有一定的浓度积累,人们就看不出它的颜色;人没有一定的行为积累,人们也不会相信他所做的事。这说明,只有经过多次的行为积累,人们才会了解你,信任你。3.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积不辍,可成丘阜。淮南子说林训赏读:半步半步地走,一直不停止,即使是瘸腿的鳖也能到达一千里远的地方;不断地累积泥土而不停止,也可以堆出个小山来。这句话常用来激励人们做事要坚持不懈,最终就会取得成就。4.土之积也则为丘,水之积也则为河,行之积也则为圣。彭汝让木几冗谈赏读:泥土一点点地积累就可以成为山丘,水一点点地积累就可以成为河流,善行一点点地积累就可以成为圣人。所以,对于生活中任何细微的事,我们都应慎重对待。一、作者视窗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亳州蒙城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二、写作背景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当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空前残酷。孟子所说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提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无功、无名。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三、基础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1)鲲鹏()(2)榆枋()(3)北冥()(4)夭阏() (5)斥安鸟() (6)舂米()(7)晦朔() (8)泠然() (9)蓬蒿()(10)坳堂() (11)翱翔() (12)数数然()(13)蟪() (14)蜩() (15)决起而飞()(16)抟扶摇而上()(17)恶乎待哉()答案(1)kn(2)fn(3)mn(4)(5)yn(6)chn(7)shu(8)ln(9)ho(10)o(11)o(12)shu(13)hu(14)tio(15)xu(16)tun(17)w2.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_,意义_(2)小知不及大知通_,意义_(3)此小大之辩也通_,意义_(4)而征一国通_,意义_(5)旬有五日而后反通_,意义_(6)而御六气之辩通_,意义_答案(1)“溟”海(2)“智”智慧(3)“辨”区别(4)“能”才能,能力(5)“又”外加;“返”往返(6)“变”变化3.古今异义(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_今义:_(2)众人匹之古义:_今义:_(3)腹犹果然古义:_今义:_(4)之二虫又何知古义:_今义:_(5)穷发之北古义:_今义:_(6)小年不及大年古义:_今义:_答案(1)古义:虽然这样。今义: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2)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人,大家(3)古义:饱的样子。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4)古义:古代动物的通称。今义:虫子。(5)古义:草木。今义:头发。(6)古义:短命。今义:农历十二月为29天的年份;节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指果树歇枝、竹子等生长得慢、鱼鲜等产量少的年份。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指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如“好”,古义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今义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词义缩小。如“金”古义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词义转移。如“涕”古义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等。4.一词多义(1)辩(2)知(3)名(4)息(5)之(6)而(7)且(8)其答案(1)通“辨”,区别/通“变”,变化(2)动词,知道/名词,通“智”,智慧(3)名词,名称/名词,声名(4)名词,止息,这里指风/名词,气息(5)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它/动词,到,往/代词,这些/代词,他,指宋荣子(6)连词,表修饰/连词,就/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7)连词,而且/连词,还/副词,将要(8)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代词,它的/代词,它,指水5.文言句式(1)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特点:(2)而莫之夭阏者句式特点:(3)奚以知其然也句式特点:(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句式特点:答案(1)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语气(2)“夭阏之”,宾语前置(3)“以奚”,宾语前置(4)“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文言文的否定句中,当代词作宾语时,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称为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种句式常用“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6.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名词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彼于致福者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答案(1)往南飞南行(2)使到来使投合,使满意使信任7.文句翻译(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译文:(2)之二虫又何知!译文:(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译文:(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译文:(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译文:答案(1)再说水汇积不深,那么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2)这两个小东西又知道什么呢!(3)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4)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因此更加努力。全社会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如此罢了。(5)至于能够顺应自然的本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来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的人,他还凭借什么呢!8.文白对照逍遥游(节选)一、文本助读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基本思想是: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结构图示】二、小组合作1.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答:答案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词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的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衷。什么苦衷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逍遥游”这种境界的呢?答:答案选文开篇以大鲲巨鹏展开想象,似乎是对鲲鹏大加褒扬,但随即笔锋一转,指出鲲鹏看似“逍遥”,实际还是“有所待”的。与鲲鹏的“大”相对应,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蜩与学鸠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接下来,作者列举了大年与小年对立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物有所待的观点,所列举的事物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随后作者借商汤和棘的问答,再次言及鲲鹏,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最后一段,作者列举宋荣子和列子的例子,指出尽管二人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但还是“有所待”的。然后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能做到“无所待”,才能达到“逍遥游”,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得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文章先述后议,先破后立,层次清晰,论证有力。三、师生探究读过本文,结合你对庄子的了解,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庄子的消极思想和积极思想?答:答案文章从高远之志、厚积之力、大小之辩到无待之游给人的启示是远大的志向应当通向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不应局限于“一官”“一君”的现实功利,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摒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文本审美(1)借用寓言说理鲁迅评庄子的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安鸟,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受到感染。(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第3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予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二、写法迁移庄子虽然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但他的内心深处却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得热烈,所以他才恨得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社会现实过于黑暗污浊的强烈觉醒。【我来练笔】请参考逍遥游一文,谈谈你对庄子的认识。(200字左右)答案示例我眼中的庄子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鸟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而香的泉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宁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的感觉。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到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念往昔,繁华竞逐。你依旧逍遥游于世外,参透自然的无穷。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你甚至了解了河鱼之乐,蝶舞之愉,螳螂之负。摇曳而去,穿梭于泥潭之中,何必在乎那权势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你在清风夜唳之中独自守望那明月,以至于在人们高枕无忧之时那皓白之月不会迷失只因你这颗平淡的心相追逐。世人笑你疯癫,你淡漠的眼神却慑人无语,你淡淡的泉水般的哲理如此深邃,你却早已悠然飘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