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民版历史选修3《大战的新阶段》word教学参考.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67429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民版历史选修3《大战的新阶段》word教学参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人民版历史选修3《大战的新阶段》word教学参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人民版历史选修3《大战的新阶段》word教学参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民版历史选修3大战的新阶段word教学参考闪击战集中大量的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胜利。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先使用。闪击战的理论是基于诸多军事理论家的观点。诸如,德国军事家施里芬关于采取战略迂回和包围,实施速决歼敌的观点;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关于集中空军力量打击对方的重要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而取胜的观点;还有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关于组织几路强大的快速坦克纵队,在航空兵强有力的掩护下,深入敌军纵深,直捣敌军司令部,使敌陷于瘫痪的观点,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随着导弹核武器的发展,闪击战仍被超级大国视为一种有效的战争样式西线“静坐战”又称“假战争”或“奇怪的战争”。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后,在德国西部边境的英法联军与德军隔壕相峙,没有采取重大军事行动。据德军最高统帅部10月18日宣布,德军在西线的总损失是:阵亡196人,受伤356人,失踪144人。在此期间法国被俘者有689人。驻法英军到1939年12月9日才阵亡1人。战争爆发之初,西线德军只有20多个师,而法军则超过80个师。德军将领凯特尔认为:“假使法国发动进攻,他们所遇到的将是德国的一道军事纸屏,而不是真正的防御。” 由于英法没有放弃绥靖政策,指望希特勒会继续东进,加之军事思想陈旧,第一次世界大战阵地战的观念根深蒂固,迷信马奇诺防线,使波兰孤军奋战,也使自己坐失良机。正如英国军事家富勒所说:“世界上最强大的法国陆军对峙的不过26个德国师,却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背后静静地坐着,眼看着一个唐吉诃德式的英勇的盟国被人消灭了。”希特勒占领波兰解除后顾之忧,随即挥师西进,英法自食苦果马奇诺防线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防御体系。以马奇诺的姓氏命名。1929年12月马奇诺任法国陆军部长,经他努力,法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了沿东北部边境修建绵亘防线的巨额拨款。于是,防线即全面展开施工,至1936年基本建成。整个工程耗资达60亿法郎,土方工程量达1 200万立方米。马奇诺防线的位置自隆吉永至贝尔福,全长约390千米。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尔筑垒地域、下莱茵筑垒地域和贝尔福筑垒地域。整个防线由保障地带(纵深414千米)和主要防御地带(68千米)组成。工程构筑以梅斯和劳特尔两个筑垒地域最坚固。整个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5 800个,密度达到每千米正面15个。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均能抗420毫米臼炮炮弹两发直接命中。防线内的防坦克障碍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砦,并用地雷场加强。1940年56月,德军主力通过阿登山脉,从马奇诺防线左翼迂回,在蒙梅迪附近突破达拉第防线,占领了法国北部,接着进抵马奇诺防线的后方,使防线丧失了作用。北欧战役西欧战役发动前,为确保德军侧翼安全和瑞典的铁矿砂输入德国,并把挪威作为对英国进行海空进攻的基地,1940年4月9日,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丹麦半天就被占领。挪威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6个德国战斗群在挪奸、前国防部长吉斯林策应下,攻占奥斯陆、克里斯蒂安桑、特隆赫姆、卑尔根和斯塔万格。英国皇家海军在纳尔维克港外击沉德国驱逐舰10艘。此后,英军发动反入侵,从4月14日到19日在特隆赫姆附近的纳姆索斯和翁达尔斯内斯以及纳尔维克登陆。由于缺乏后援和制空权,两周后英军被迫撤退。挪威国王哈康在伦敦建立流亡政府在北欧战役中,出现了第一次伞兵作战和第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德国损失1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0艘驱逐舰、11艘运输舰、8艘潜艇和11艘辅助舰。英军损失1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和6艘潜艇。德国获得挪威的海空基地和北翼的安全,希特勒在胜局已定的情况下,不等战役结束即发动了西欧战役。因此北欧战役可视为希特勒的西进序曲。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1906年开始服役。1914年毕业于德国军事学院。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35年任陆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长。1938年任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1939年10月任A集团军群参谋长,提出使用坦克部队经阿登山区进攻法国的作战计划。此计划深得希特勒的赞赏并在执行中获得成功。1941年任第十一集团军司令。1942年8月任列宁格勒地区德军总指挥。1942年11月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试图解救被合围于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团军,未能得逞。1943年2月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1944年3月被解除职务。主张在作战中集中使用坦克摩托化部队,配合空军实施速战速决的闪击战。1949年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18年监禁。1953年获释。著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贝当(18561951)法国维希政府元首(19401944),民族叛徒。1878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指挥步兵旅、军团和法国第二军。因领导1916年凡尔登保卫战而出名,成为当时的英雄。1917年4月任法军总参谋长,1917年5月任法军总司令,1918年获元帅衔。1920年出任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22年起为法国陆军总监,19251926年指挥法军镇压摩洛哥起义。1934年211月任陆军部长。19391940年任西班牙大使期间,与佛朗哥交往密切。德军进攻法国后,1940年5月18日出任副总理,6月14日出任维希政府总理,推行投降主义路线。1940年6月22日与法西斯德国签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1940年7月1944年8月任维希政府元首,成为希特勒德国的傀儡。1945年4月被捕,同年8月因叛国罪被最高法院判处死刑,后改判终身监禁。戴高乐(18901970)法国政治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19591969)。1912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在凡尔登战役中受伤被俘。19201921年任法国驻波兰军事代表团成员,回国后在圣西尔军校讲授军事史。1924年毕业于法国军事学院。19321937年在最高国防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其间发表军事著作,反对消极防御战略,大力倡导坦克战,但这些主张未被当局采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任坦克旅旅长。1940年5月升为第四装甲师师长,在前线积极阻击德军。6月任国防部副部长。法国战败后,在伦敦成立“自由法国”组织,任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6月18日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发表著名的六一八号召,呼吁法国人民在他领导下继续抗战。在伦敦领导自由法兰西(1942年改称战斗法兰西)运动,并逐渐建立起法国部队,引起国际上的重视。19411944年先后组织和领导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团结国内外抵抗力量,与盟国一起作战,为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1944年6月出任临时政府主席。由于在国家体制和宪法等问题上与3个政党组成的左翼政府意见分歧,于1946年1月辞职。1947年组织法兰西人民联盟,自任主席。1953年宣布退出政治活动,隐居乡间,从事著述。1958年6月1日在法国陷入由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触发的严重政治危机的紧急时刻,出任第四共和国末任总理。12月21日当选总统。经过修改的新宪法,削弱议会权力,降低总理和内阁作用,扩大总统权限,1959年1月正式付诸实施。自此法国从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改变为半总统制国家。1965年戴高乐再度当选。任职期间结束了阿尔及利亚战争,1962年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接着完成整个法兰西帝国的非殖民化。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大国控制,密切同联邦德国的关系,积极推动西欧联合,利用欧洲经济共同体为本国谋利。反对超国家欧洲,主张欧洲邦联制。坚持发展法国独立核力量,反对美苏控制,拒绝美国提出的多边核力量计划,抵制美苏签订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6年法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仍保留为大西洋联盟的成员。1964年法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戴高乐政府对内大力发展本国尖端技术和新兴工业,实现工农业现代化。1968年5月,巴黎大学生上街游行,得到各界支持,酿成五月风暴,戴高乐一度出走。1969年4月由于在两项有关社会改革提案的公民投票中受挫,他宣布辞职,后专心撰写回忆录。著有建立一支职业军、法国和她的军队、战争回忆录等。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首相(19401945,19511955)。出生在一个贵族世家。1894年毕业于桑德赫斯特军事学院。1895年从军,曾参加英国在印度、苏丹和南非的殖民战争。1906年进入下院。主张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关税政策。后历任殖民部次官、商务大臣、内政大臣、海军大臣和军需大臣、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殖民大臣等要职。在任海军大臣期间,大力加强海军实力,以回击德国对英国海上霸权的挑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英军在黑海海峡的盖利博卢战役中失利,同年11月丘吉尔引咎辞职。1919年1月丘吉尔出任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积极参与策划武装干涉苏俄。1922年,因不满自由党的政策而脱离该党。1924年任鲍德温内阁的财政大臣。1925年在英国恢复金本位制,企图恢复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1931年1月,因对保守党领袖的政策不满退出鲍德温的影子内阁。此后他被排斥在政府公职之外,专心从事写作。在此期间,他同保守党右翼一起,反对向印度独立的要求作任何让步。丘吉尔对来自德国的威胁不断发出警告,主张重整军备,反对张伯伦姑息德国侵略的绥靖政策,主张联合法国和苏联,依靠国际联盟来阻止德国的侵略。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丘吉尔任张伯伦政府的海军大臣,积极组织援助挪威的战役。1940年5月10日继张伯伦任首相,并兼国防大臣,立即把全国经济纳入战时轨道。丘吉尔政府拒绝德国的诱和,坚持对德作战,同时争取美、苏作为同盟者参战。为了保卫不列颠群岛,亲自视察海防、空防设施。他支持沦陷国家开展抵抗运动,支持沦陷国家的流亡政府。苏德战争爆发当天,丘吉尔庄严声明:“俄国人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就是美国的危难。”1941年7月12日签订英、苏在对德战争中联合行动的协定。8月9日,丘吉尔和罗斯福签署大西洋宪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丘吉尔与美国缔结一系列条约,其中包括联合使用两国的军事和经济资源、成立联合参谋部等内容。1942年以时机尚未成熟为借口,推迟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先后参加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在处置战败的德国、波兰的疆界变动和政府组成等问题上,极力维护英国的利益。1945年7月大选中,保守党失败,丘吉尔辞去首相职务。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这次演说揭开战后冷战的序幕。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在英国保守党年会上正式提出一个把英美联盟、联合的欧洲、英联邦和英帝国连接在一起的三环外交的总方针。但由于战后英国的衰落未能实现。19511955年,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执政期间签订1954年巴黎军事协定并缔结东南亚防务条约,继续对苏采取强硬态度。1953年,丘吉尔被封为爵士,获嘉德勋章,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5年4月5日正式退休,但直到1964年7月一直任下院议员。丘吉尔还是一位演说家、政论家和作家。著有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英语民族史等。隆美尔(18911944)德国陆军元帅。1910年开始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连长。后任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官、骑兵营长。1935年任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官。1939年任希特勒大本营卫队长。1940年任坦克第7师师长。参加侵法战争。1941年任驻北非德国远征军司令。指挥德军在北非击退英军,逼近亚历山大和苏伊士,他指挥的装甲部队行动迅速、机动,善于迅速突破对方战线,深入穿插,被称为“沙漠之狐”。1942年11月在阿拉曼战役中被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第八集团军击败。1943年7月调任驻北意大利陆军B集团军群司令。1943年12月1944年7月任驻法国陆军B集团军群司令,指挥诺曼底抗登陆战役。后因希特勒被刺事件受株连,被迫自杀。著有步兵进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