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67367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定位1.会比较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熟悉它们的应用。2.根据焰色反应鉴别K、Na等。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氧化钠(1)物理性质:Na2O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2)化学性质:氧化钠是一种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发生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H2O=2NaOH;氧化钠溶于盐酸:Na2O2HCl=2NaClH2O;氧化钠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2.过氧化钠(1)物理性质: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状固体。(2)化学性质:与水反应把水滴入盛有少量Na2O2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现象为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手轻摸试管外壁,感觉试管壁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向试管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现象为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O2和碱性物质,同时放热,过氧化钠有漂白性。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Na2O2。氧化钠、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其不同点是Na2O2与水反应有O2生成,Na2O与水反应无O2生成。二者与二氧化碳反应具有类似的规律,试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归纳总结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名称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Na2ONa2O2氧的化合价21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主要用途漂白剂、供氧剂化学性质相同点都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都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不同点Na2O2与H2O、CO2反应有O2产生,具有强氧化性,而Na2O不具有强氧化性1.下列对于Na2O、Na2O2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A.Na2O2、Na2O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O、Na2O2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C.Na2O2在和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2、Na2O均可作供氧剂答案C解析Na2O2与水反应时除了生成碱外,还生成了O2,故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项错;Na2O2是淡黄色固体,故B项错;Na2O2与CO2和H2O反应时,是Na2O2中的氧元素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O2、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C项正确; Na2O反应中无氧气产生,不能作供氧剂,D项错误。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水溶性及酸碱性比较(1)实验探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约1 g)进行比较,它们外观的细小差别是Na2CO3为白色粉末;NaHCO3为细小的白色晶体。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约10 mL水,用力振荡,分别滴加23滴酚酞溶液,其现象是Na2CO3完全溶解,溶液变红色;NaHCO3部分溶解,溶液变浅红色。(2)实验结论水溶性:Na2CO3和NaHCO3都能溶于水,溶解度大小比较:Na2CO3溶解度大于NaHCO3。水溶液酸碱性:Na2CO3、NaHCO3水溶液都呈碱性。2.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快慢的比较(1)按上图要求完成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少量等质量的Na2CO3、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的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2)实验结论:_。(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离子方程式是_;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离子方程式是_。答案(1)两个气球均膨胀;碳酸氢钠与盐酸混合比碳酸钠与盐酸混合气球膨胀得快且大(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比等质量的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多且剧烈(3)Na2CO32HCl=2NaClCO2H2OCO2H=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HCOH=CO2H2O3.碳酸钠、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比较(1)如图所示实验为“套管实验”,小试管内塞有沾有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点燃酒精灯加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小试管中棉花球变蓝色,B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烧杯中有少量气泡冒出。(2)实验结论: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物中含有CO2和H2O。由此可知,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强。归纳总结1.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名称碳酸钠(纯碱或苏打)碳酸氢钠(小苏打)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细小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溶解度比Na2CO3小与酸反应能反应,有气体产生剧烈反应,有气体产生与碱反应能与Ca(OH)2、Ba(OH)2溶液反应与碱溶液都能反应热稳定性稳定、受热不易分解受热易分解可相互转化Na2CO3NaHCO3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依据原理结论热稳定性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受热不分解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NaHCO3,无变化的是Na2CO3与CaCl2、BaCl2的反应COCa2=CaCO3,COBa2=BaCO3;HCO与Ca2、Ba2不反应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生成气体剧烈的是NaHCO3,相对不剧烈的是Na2CO3盐酸逐滴加入时的现象COH=HCO;HCOH=CO2H2O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NaHCO3,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一会才产生气体的是Na2CO33.除杂混合物除杂方法及试剂Na2CO3固体(NaHCO3)加热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NaOH溶液2.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C.分别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D.分别取固体样品,滴加同浓度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答案A解析A中的石灰水与Na2CO3和NaHCO3皆能发生反应产生CaCO3沉淀;B中CaCl2与NaHCO3不反应,与Na2CO3反应产生CaCO3沉淀;C加热时,只有NaHCO3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产生的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用来鉴别;D中NaHCO3与盐酸反应速率比Na2CO3快。三焰色反应1.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用盐酸洗净,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后,若蘸取氯化钠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火焰呈黄色;若蘸取氯化钾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火焰呈紫色。2.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燃烧时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它是金属元素的一种特征性质。在节日时燃放的焰火会呈现五颜六色的火焰,是因为在焰火中存在多种金属元素(如镁、钙、锶、钡等)。归纳总结焰色反应的有关性质及操作(1)焰色反应产生的火焰颜色与元素的存在状态无关,如:灼烧钠的化合物和单质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几种常见金属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钙:砖红色。(2)操作(3)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该物质中肯定含有钠元素B.某物质的焰色反应不显紫色(未透过蓝色钴玻璃),说明该物质中肯定没有钾元素C.焰色反应不能用于物质的鉴别D.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焰色反应时,钠元素的黄光会干扰钾的紫色,可用蓝色钴玻璃滤去钠的黄光;焰色反应常被用于物质的鉴别。1.下面是比较过氧化钠和氧化钠性质异同点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所得固体产物相同B.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或水发生化合反应C.过氧化钠和氧化钠与水反应都有氢氧化钠生成D.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而氧化钠只是一种碱性氧化物答案B解析因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Na2OH2O=2NaOH;Na2OCO2=Na2CO3,故C项正确,B项错;置于空气中,最终都变为碳酸钠白色粉末,故A项正确;D项显然也正确。2.下表中,对陈述、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陈述陈述判断A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病NaHCO3可与盐酸反应对;对;有关系B滴有酚酞溶液的水溶液中加Na2O2,溶液变红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对;错;无关系C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对;对;有关系D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对;对;无关系答案A解析B项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溶液中加Na2O2,先变红,后马上褪色,陈述错,陈述正确;C项高压钠灯发黄光是物理变化,与金属钠具有还原性没有因果关系;D项陈述和有因果关系。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HCO3比Na2CO3易溶于水B.Na2CO3比NaHCO3稳定C.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A解析Na2CO3比NaHCO3更易溶于水;根据碳原子守恒,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4.为了验证NaH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2CO3,下列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是()A.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B.溶于水后加BaCl2溶液,看有无沉淀C.溶于水后加澄清石灰水,看有无沉淀D.取固体试样加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答案B解析对上述物质加热,只能证明有NaHCO3,而不能证明含有Na2CO3;NaHCO3与Na2CO3都能与石灰水反应产生沉淀,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而无法鉴别。5.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化学式:A:_,B:_,D:_。(2)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填写编号)。(3)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NaNa2O2Na2CO3(2)(3)2Na2H2O=2Na2OHH22NaHCO3,Na2CO3H2OCO26.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1)只根据图、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填选项序号)。(2)图、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与实验相比,实验的优点是_(填选项序号)。A.比复杂B.比安全C.比操作简便D.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不行(3)若用实验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填化学式)。答案(1)(2)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D(3)NaHCO3解析(1)图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因为无论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均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作用变浑浊;图可以鉴别,因为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同,可根据气球膨胀程度判断。(2)图、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实验的优点是可同时做对比实验。(3)试管B装入碳酸氢钠,试管A装入碳酸钠,这样直接加热的碳酸钠,温度高,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分解,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了碳酸氢钠很不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