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教案附反思点评.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66303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教案附反思点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教案附反思点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教案附反思点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教案附反思点评一、教学内容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篇课文。本单元阅读教学的内容是宋词。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因其美妙的韵律与优美的意境深受读者的青睐。这单元选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宋词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词人代表,他们的词代表了宋词最高的艺术价值与美学理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赏析这些词作,让他们能初步感知宋词的特点与美感。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夜游赤壁的感怀之作,教学时主要让学生体会赤壁壮阔的意境、周瑜从容的儒将风度与词人壮志难酬的苦闷、清酒祭月的达观。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中国古典诗词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有一定的知识积淀,那音韵优美的旋律让学生津津乐道,那优美的意境令他们赞不绝口,可诗词中不同的表现手法与诗人复杂的情感往往令学生难于琢磨,真让他们赏析又感到力不从心。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越来越注重文化底蕴与文学内涵的考查,为此,古诗词鉴赏便成了高考语文命题组专家这盘文化大餐中的一道脍炙人口的美味佐餐。题型由原来的客观选择题改为现在的主观赏析题,从而加大了解题的难度,因而古诗词鉴赏题被学生喻为色香味俱佳而又难于采摘的葡萄。为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若能告诉学生一些鉴赏的方法与要领,也许就能让学生走进诗词美妙的意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三、设计思想中国古典文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而宋词又是中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奇葩。教师通过讲解这些经典词作,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与文学内涵。高中语文新课程越来越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现根据自己教学古典诗歌的一点体会,结合宋词教学,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感悟宋词的美学价值;教师通过讲解这些经典词作,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学生通过课堂与课外迁移练习,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赏析词中的“穿”、“拍”、“卷”等关键词语,体会赤壁壮阔的场景。2通过分析词中的人物神态与战争场景,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感悟周瑜的儒将风度。(二)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赏析,提高学生对古诗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2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精神,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方法。(三)情感目标:1通过赏析词中壮阔的意境与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品味本词的意境美与人情美,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2体会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初步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培养学生乐观的情怀。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词景物、人物、情感交融的手法,感受作品雄奇壮阔的意境。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复杂情感。六、教学过程设计 1激情导入,引发深思导入宋词中国古典文学浩如烟海,我们漫步在文学的百花园中采撷几朵艳丽的奇葩,宋词就是其中一朵耀眼的文学之花,让我们先听一曲班得瑞的微风山谷,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进入宋词那特有的艺术境界,去感受宋词的无穷魅力!导入课文古人云: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古代的文人雅士常投身自然,抒发情怀。被贬黄州的苏东坡曾夜游赤壁,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赤壁赋,当他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矶,感慨万千,高唱大江东去,书写了一曲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词,共同来感悟东坡居士的复杂情感。2简介宋词,整体感知词产生于隋唐,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因其美妙的韵律与优美的意境深受读者的青睐。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长调、中调、小令。词要按照一定的格律(平仄、押韵、句数、字数)来填写。古人把同一格律的词归为一个词牌。“念奴娇”就是一个词牌,同一词牌不同词作,用不同的词题来加以区分,“赤壁怀古”就是词题。3检查预习,了解背景韩愈说:“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文学是时代的反映,倘若鉴赏诗词离开了写作背景来解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请一位同学介绍他在预习中搜集到的写作背景。教师在让学生介绍完苏轼的生平情况及对其的认识和看法后,然后归纳本首词的创作背景: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但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于是有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词就是作者在此时写成的。4音画朗读,体会意境三国时代虽然离我们太遥远,但我们用心去聆听苏轼为我们描绘的滚滚长江,惊涛拍岸的场景时,我们又仿佛回到了赤壁之战的烽火硝烟中,感受了长江的广阔意境。教师展示配有滚滚长江的视频画面及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词那雄奇壮阔、气势非凡的场景之中。5集体朗读,感受气势同学们刚听完那震撼人心的音画朗读,也许已情难自已,下面就让我们饱含深情地集体朗读一遍。在学生直观感受了该词的壮阔意境之后,再用集体朗读去感受词的气势。从而进入鉴赏的氛围。6自由朗读,领悟美感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领悟美感,并思考如下问题:思考:题为“赤壁怀古”,本首词描绘了哪些赤壁景观,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归纳:这首词描绘了赤壁江水、故垒、乱石、惊涛、浪花的壮阔意境,写出了赤壁气势宏大、险奇壮阔的特点。讨论:词的上片,你认为哪几个词用得好?为什么?归纳:“穿”、“拍”、“卷”三个动词用得好,因为这些词语生动准确地描摹出了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水势之汹涌澎湃。思考: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诸多的英雄人物中,作者为何要选择周瑜作为歌咏的对象?你认为周瑜的身上体现了哪些美的特质与人生价值?归纳:因为周瑜婚姻美满、英俊潇洒、少年得志、功成名就,在作者心目中周瑜是一位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儒将,在周瑜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思考:你认为哪几个词语写出了周瑜的儒将风度与指挥才能?为什么?归纳:“谈笑间”生动地写出了周瑜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儒将风度,“灰飞烟灭”形象地写出了强大敌人在周瑜面前不堪一击的情景。7默读探究,分析情感读诗如品茶,只有用心去咀嚼,才能品出其中的真味,接下来请同学们再默读这首词,去体会词人的内心情感。思考:离开朝廷被贬黄州的作者面对那滚滚东去的长江水,站在沧桑的赤壁矶前,会产生哪些情怀?归纳:47岁的苏东坡此时不但毫无建树,反而被贬黄州。面对此景怀古思今,自然引发年岁渐老,功业未成的人生感伤。讨论:整首词除了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还有无其他情感?你认为该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归纳:苏轼是一位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的文人,自然思想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儒家“济苍生、报效国家”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又有道家、佛家“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思想。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所以苏轼在时空交织的宏大背景上抒发了人生失意的幽愤和惆怅,“洒酒入江,以酒祭月”的豪举又表现了作者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的痛苦之中解脱出来,把万古愁怀随江而去,从而体现了诗人超脱与旷达的胸怀。所以豪放旷达是这首词的感情基调。讨论:苏轼所游的是湖北黄州赤壁,而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地是在湖北蒲圻。那么苏轼知不知道他所见的赤壁并非真正历史的赤壁?如果他知道,为何还要这样感怀?归纳:从上片的“人道是,三国周郞赤壁”一句可以看出,苏轼知道这并非历史上的赤壁,至少他对此有怀疑,但文学与历史毕竟不同,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当他站在波涛汹涌的长江边,感受到天地的浩大与自身的渺小,再联想到当时的处境,已经情难自已,故此以景为依托,咏史抒怀。8课内迁移,比较阅读 诗人由于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由于社会背景与生活环境的不同,都将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下面请同学们对生活于两个不同时代,不同人生境遇的作者,面对同一历史事件,同一历史人物的不同看法,先品读杜牧的赤壁诗之后,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杜牧的赤壁进行比较阅读。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讨论:将杜牧的赤壁与本词比较,说说两首词都是凭吊三国古战场,缅怀三国历史英雄周瑜,选取的场景与评析人物的角度是否相同?为什么?归纳: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途经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怀古咏史之作,他认为赤壁之战周瑜等人之所以取得胜利,关键在于老天爷赐予了东风,给周郎以方便,否则,胜败双方就要移位。而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诗人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追怀三国往事时的即兴之作,他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极力称赞周瑜的指挥才能。这是因为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面对腐朽昏庸的唐王朝,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的诗人,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却不被采纳。杜牧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而苏轼是在被贬黄州,人生失意的情况下写成的,自然会抒发“年岁渐老,功业未成”的人生感伤。可见,面对同一历史事件,境遇不同,看法与情感也就不同。9课后迁移,巩固提高阅读下面一首苏轼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注释: 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贬所,甚或更早。 柳棉,柳絮。 悄,消失。多情,指墙外行人。无情,指墙里佳人。. 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并作简要分析。.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略加分析。布置学生课后自学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与江城子.密州出猎进行比较赏析,结合以前学过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而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以便加深对苏轼其人其文的体会与理解。读后写一篇题为“苏词之我见”的诗评。10深情结束,勉励进取人生犹如一次长途旅行,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品味,你会发现处处都有美景。同学们正处在人生最灿烂的美好年华,希望你们发奋努力,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最后,让我们笑看美好的景致,听着嘹亮的歌声走向美好的未来。祝同学们前程似锦!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产生隋唐,兴盛宋代 “乌台诗案”被捕入狱词 讲究格律,分为三调 背景 韵律美妙,意境优美 被贬黄州,感怀之作 大江 故垒 穿 山势之险要高峻场景 乱石 惊涛 气势宏大 拍赤壁 千堆雪 险奇壮阔 卷 水势之汹涌澎湃 周瑜婚姻美满,功成名就 豪迈奋发,失意惆怅对比 复杂感情 苏轼年岁渐老,功业未成 失落反差,超脱旷达七、教学反思 1. 单元教学是教学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单元都是一个知识版块,所以单元教学之前,教师要通读本单元的所有篇目,领悟编者意图,整体把握教材要点。这节课教师能从宏观上先介绍宋词知识与写作背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后面鉴赏宋词做好了铺垫。2诗词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情感教学。为此,朗读是诗歌教学的主线,是学生感悟诗情的主要手段。这堂课教师能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直接感悟诗情。3学生是舞台上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体,这堂课教师力求从思考讨论的角度引导学生赏析,符合新课程“主动、合作、探究”的精神。课堂练习注重比较,课后练习注重评析,做到了由知识到能力的提升。4古典诗词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教师好比一位舞台编导,要调动声光布景才能让“演员”进入“角色”,本堂课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所探索,但启发学生思维的角度与方法还不够。 八、点评本教学设计指导思想遵循新课程的理念,目标定位较准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课程资源丰富,强调朗读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可操作性较强。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紧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而展开。视频画面、配乐诵读,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场景之中。本设计较好地处理教学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在形象的画面中和美妙的音乐里感受雄奇壮阔的意境。集体诵读、自由诵读,心中浮现江水、故垒、乱石、惊涛、浪花的美景,品味人物情怀。本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体现了课标的“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要求,使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感悟。课内迁移,把杜牧的赤壁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探究对同一历史事件、同一历史人物的不同看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元解读作品的意识;课后迁移,把作者的蝶恋花介绍给学生,有利于对同一作者的作品作“深度”的探究。本设计环节,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纵向联系,拓展了教学的空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以“对比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这样有利于集中力量完成教学目标。如果在作业设计上能够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就可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的发展。因为苏词之我见这样的作文题,没有一定的文学研究作为基础,一般的中学生是无法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